唐·馬特里克

唐·馬特里克

唐·馬特里克(Don Mattrick)是互動娛樂部門總裁。互動娛樂部門的職責範圍包括零售業務、OEM 業務等。2013年7月,他宣布離開微軟互動娛樂部門,出任Zynga執行長。

簡介

2007年,唐·馬特里克離開EA加入微軟。2013年7月,他宣布離開微軟互動娛樂部門,出任Zynga執行長。

經歷

馬特里克是個遊戲界奇才。他曾在兩家公司任職:EA和微軟,都創造了可觀的業績。在EA時,他對原先的《模擬人生》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原來這款遊戲只是個模擬蓋房子的工具,直到他提議,才轉向以玩家為中心。同樣被他動手改造的遊戲還有《勁爆美式足球》和《FIFA足球》。他剛到微軟時,Xbox幾乎是個燒錢的無底洞,他將它變成最熱賣的遊戲設備,引入了Kinect體感設備,讓Xbox成為適合整個家庭娛樂的設施。
“他跳槽的歷史顯示了他喜歡入主那些出了問題的公司。”美國Gartner公司的分析師說。媒體也喜歡把他塑造成救世主,他跳槽的訊息一出,“Xbox英雄能否挽救Zynga”,“沒有了Mattrick的Xbox會走向何方”等標題充斥媒體。華爾街更是翹首以盼,Zynga的股票在他宣布跳槽後大漲11%。

玩家

馬特里克很喜歡遊戲。直到現在,
哪怕他作為一位49歲的職業經理人,看到新遊戲面世仍會興奮至極。他在微軟的同事費爾·斯班塞說:“如果你想看見他眼睛放光的樣子,帶他進遊戲研發中心吧!”
馬特里克從小在溫哥華郊區長大,沒上過大學。他曾去應聘過一份電腦零售店的工作,被拒絕了,但這不影響他每天跑去店裡,學習如何操作軟體,看顧客都點擊什麼。“觀察顧客對什麼感興趣以及最後買了些什麼非常有意思。”馬特里克在接受《快公司》採訪時說。
1982年,17歲的馬特里克和朋友傑夫·索博一起創建了一家名為DistinctiveSoftware的遊戲公司。這家公司在80年代後期製作了一系列優秀遊戲,代表有《硬式棒球》和“4DSports”系列。1991年,DistinctiveSoftware被EA以11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成為EA加拿大工作室。有一次,馬特里克在溫哥華街道上超速行駛被警察追緝,這激發了他做一款駕駛遊戲的靈感,後來就有了“極品飛車”。
在“極品飛車”之前的許多賽車遊戲,所有的車輛都共享簡單並且單一的物理系統,“極品飛車”藉助了專業賽車雜誌的數據,透過獨特的物理系統賦予每輛車不同的駕馭感受,將車輛性能拉開了檔次。你可以真實地享受開著法拉利、保時捷或蘭博基尼的不同感受,畫面在當時看來也令人目眩,連遊戲中賽車換擋時,都會有一個擋桿動作的“畫中畫”特寫。
誰也不知道馬特里克是否為了複製現實中的飆車樂趣而將這種體驗複製到遊戲,他在20歲之前就給自己買了輛法拉利,並養成收集名車的習慣。
在EA期間,他還主導了另外幾款著名的遊戲。《模擬人生》原本只是個讓玩家蓋房子的小遊戲。他堅持認為“房子裡的人比房子本身更重要”,將遊戲設定為以人為中心,遊戲裡的人,都擁有各自不同的行為、姿勢、外觀甚至聲音和情緒。
他將同樣的第一人稱視角帶入了《勁爆美式足球》和《FIFA足球》,和他在1980年代一起共事過的夥伴保羅·李如此評價他:“現在你可以不僅身在遊戲中,像上電視那樣,還能成為遊戲裡的英雄。”
2007年7月,馬特里克加入微軟,成為互動娛樂事業部副總裁,負責Xbox產品線。那時,微軟的Xbox陷入窘境,在日本市場幾乎沒有銷量,任天堂的Wii憑著身臨其境的遊戲感覺銷量超過Xbox360,更要命的是,Xbox360的研發成本很高,每賣出一台虧損200美元,幾乎就是個燒錢的無底洞。有個故事是,他剛到微軟參加會議時,在白板上寫下“一億美元”的字樣,並向部門員工宣稱,“這是我們今年的盈利目標”。而早先外界預計Xbox當時的營收預期是“虧損5億美元”。
在馬特里克的帶領下,Xbox360成為北美市場銷售冠軍,XboxLive會員數從600萬增長到了4800萬。他讓索尼的獨占遊戲《最終幻想13》跨平台至Xbox360,成功打入日本市場,狠狠扇了索尼一個耳光。
不過,他最重要的成就應該是推出Kinect,使體感遊戲風靡全球。如果沒有馬特里克的推動,體感技術可能至今仍被微軟關在實驗室里。當時整個公司的人都在玩體感遊戲,有一個房間裡展示著體感技術的demo,“每個玩完遊戲從房間裡出來的人,都笑得如此開心。那為什麼我們不把這個demo變成真正的產品呢?”2010年秋季,Kinect發售,4個月內賣了100萬台,迄今已賣出2400萬份,成為全世界銷售最快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馬特里克也因此升職,成為微軟互動娛樂事業部總裁,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的直屬下級。
馬特里克有一群名人朋友,喬治·盧卡斯、史匹柏、里德·赫斯廷斯(Netflix創始人)等,他會不經意地說起:“史蒂夫常常會路過EA和他一起玩遊戲”,“和史匹柏及盧卡斯同為USC電影學院董事”。不過,他們在一起恐怕不僅是玩樂。2008年,微軟宣布和Netflix合作,為Xbox360一部分用戶提供Netflix的電影租賃服務。今年,史匹柏會執導由Xbox上著名的《光環》遊戲改編的同名電視劇。
《快公司》評論,馬特里克對Xbox最深刻的改變是,這不再是孩子們的遊戲機了。他往Xbox中引入的Netflix、HuluPlus、ESPN、YouTube以及Kinect外感設備,將Xbox徹底變為適合整個家庭娛樂的設施。

作風

為什麼跳槽?《經濟學人》的一篇熊彼特專欄評論,“有一種可能是馬特里克不想讓自己陷入微軟出爾反爾的決策危機中,也有可能是他早就在尋找新職位,讓自己遠離微軟這一波內部換血,也可能他只是想創造下一段傳奇事業。”
今年E3展上,微軟宣布XboxOne將實行嚴厲的限制二手交易的政策,訊息一出,全球譁然,尤其是中國玩家可能無法享受XboxOne服務。玩家群起而攻之,微軟不得不在幾天后宣布取消二手交易限制政策。馬特里克作為領軍人物,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在中國的問答網站知乎上,在“如何看待XboxOne負責人馬特里克從微軟離職後加入Zynga?”問題下,有一個獲得33票贊同的回答如此剖析:“馬特里克大叔是一位作風強硬果斷的‘獨裁者’,他迫不及待地為微軟建立業界新標準。”
他的強硬作風業界皆知。馬特里克在EA工作的同事亨努·勒蒙克(HannoLemke)評論:“他毫不留情地逼著自己的員工往前走,把他們遠遠推出舒適區。”他總能保證遊戲如期上市,如果有人無法執行分派的任務就得走人。
他對自己的產品高度自信,口無遮攔。有時候,他也得為他的狂妄和偏執道歉。今年的E3展會上,他被問到關於XboxOne的聯網問題,馬特里克回應:那些不想要聯網的人,還是回去玩那台老掉牙的Xbox360吧。此話一出,激怒了眾多遊戲玩家,迫於輿論壓力,馬特里克只好出面道歉,微軟也在一周后將XboxOne調整為不受限聯網。
馬特里克即將入主的Zynga目前深陷泥淖,社交網遊熱潮退去後,Zynga一直在移動網遊門外摸索而不得入內。人們在社交網路上頻頻談論King公司旗下的一款社交遊戲“CandyCrush”,而Zynga的王牌“Farmville”“Mafia”已經逐漸式微,紅極一時的“你畫我猜”被Zynga高價收購後也銷聲匿跡。這家公司在6月剛剛宣布裁員520名,關閉旗下洛杉磯、達拉斯和紐約辦事處。Zynga已經損失了自2011年首次IPO以來約70%的市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