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棺

哨子棺

哨子棺是指棺材外用生鐵封棺,棺身上面有一個孔,類似於巨大鐵哨子的外型,被人們稱為“哨子棺”。

來源

根據小說《盜墓筆記》中的敘述片段:“哨子棺”是解放前傳下來的說法,據說那時候湘西一帶,有一路軍閥,手下有一批發斗的能人,為首的名叫張鹽城,此人據說是曹操手下發丘將軍的後人,神通廣大,他的左手五個手指奇長無比,且幾乎等齊,能平地起丘,嘗土尋陵,盜墓功夫煞是了得。此軍閥跟孫中山北伐,張鹽城受命籌集軍餉,便以古法盜墓,一路北上,也不知道多少隱秘的古墓被他翻出來,名聲很大。當時湘西民間有“鹽城到,小鬼跳,閻王來了也改道”的說法,一方面被民間神話,另一方面也說明鹽城盜墓活動的猖獗。

精選內容

此人盜墓,有一套特別的套路,就是如遇到血煞陰邪之地啟出的棺槨,都會用牛血淋棺,觀察棺槨的反應,如果棺中有異響,則棺主可能屍變,士兵會將棺材拖出古墓暴曬後啟棺;如果棺中無異動,就要看棺材的表面,大部分情況,牛血不會凝結,順棺身流至棺底,這說明沒事情,開棺無恙。

但是還有一種相當特別的情況,就是牛血淋上之後,猶如淋於沙石上一般,血液滲入棺身之內,這是比屍變還要不吉利的大凶之兆,這說明棺中的東西,可能不是人屍。

棺中不是人屍,那是什麼東西?答案是,無法言明的屍體。在中國,這種東西被統稱為妖

此時張鹽城便會命人就地掘坑,將妖棺沉於坑中,塗上泥漿後燒熔兵器,鐵水封棺,只在棺材的頂部,留下只容一隻手通過的孔洞,等鐵水凝結,他就以單手入棺,探取棺中之物,相傳這就是他祖傳的發丘中郎將雙指探洞的絕技。

而探洞之時,他會命人用三尺琵琶剪卡住自己的手臂,一邊將“叩把”拴於馬尾上,以便感覺不對,旁人可立即抽馬,馬受驚一跑,拉動機栝,鋒利無比的琵琶剪就會立即旋切,斷手保命。

這樣處理的棺材,因為上面有一個孔,最後會變成個類似於巨大鐵哨子的東西,所以被人們稱為”哨子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