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大學生講壇

社團簡介

哈爾濱理工大學大學生講壇成立於1998年,現隸屬於校團委,系哈爾濱理工大學三大學生組織之一。講壇始終堅持以“弘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為宗旨,推行“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已經舉辦了300餘期高品位,高質量的講座,贏得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講壇一直致力於活躍校園文化氣息,積累校園文化意蘊,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已成為弘揚人文精神的中堅力量。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已成為高校建設的重中之重。講壇講座以高品位高質量的原則,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名家名流以及各行業模範人物來校通過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向在校學生及時準確地提供各方面最新的有價值信息,普及學生專業、非專業文化知識,推動學術交流的開展。以主講人的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感染啟發學生,重點拓展學生的人文素質,從而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成材提供了新的機遇。贏得了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弘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也成為了講壇服務同學的宗旨。講壇人精益求精,為同學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講座。曾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大珩、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劉暾、著名作家梁曉聲、《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蔡智恆、速滑世界冠軍葉喬波、央視《正大綜藝》主持人謝佳勛、《百家講壇》主講人張望朝、科利華集團總裁宋朝弟等百餘位各界名人做客講壇。大學生講壇還開設了星光論壇,星星之約,名人對話等欄目。
大學生講壇的開辦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內涵、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促進了學風建設。“講壇一家親”的口號體現了講壇人團結進取的精神,代表了新一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
在風風雨雨的這十年中,講壇從一路泥濘中走來,帶著傷痛也同樣帶著榮譽。也正是這十年的風雨將講壇打磨成了一把鋒利的寶劍,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劍。在寶劍的背後,握住它的正是一屆屆具有不屈精神的講壇人。

領導班子

西區

指導教師:劉暢
主管: 馬濤
副主管:齊新竹、吳天強、馬凱強、高明明
辦公室部主任:李勤宇
辦公室部副主任:劉丹丹、孫桐、宋米傑、閆鵬
策劃部部長:崔貴海
策劃部副部長:胡秋雪、龐少亞、唐景新、王宇、翟宇婷
文學部部長:韓英帥
文學部副部長:陳丙揚、梁文靜、許曉雷
技術部部長:李樹鵬
技術部副部長:黃步瓊、董靜怡、金麗、李旺洋
主持人部部長:楊欣媛
主持人部副部長:曹雪、吳雨楠、孔苗
宣傳部部長:張孝雄
宣傳部副部長:趙夢楠、李歡、李晨嘉、胡濤

南區

主管:張翰超
副主管:張岩曹寧
辦公室主任:許莎
辦公室副主任:李夢迪、蘆博俊、王宇琦
策劃部部長:李彤
策劃部副部長:高娟、李依環、徐壯、閆存烽
技術部部長:仲啟超
技術部副部長:童一凡、楊建國、張雪
文學部部長:郭金悅
文學部副部長:醜樹婷、王宇珵、奚勁捷
宣傳部部長:王曉龍
宣傳部副部長:胡亮、吳帥、張寅
主持團團長:王珊珊
主持團副團長:魏琳、孟凡晨、林楓

社團活動

“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迎校慶系列講座之一
2010年3月28日,新華社著名戰地記者,多次前往危險地區和艱苦地區工作進行新聞報導,被稱為戰地玫瑰的洪曼老師做客哈爾濱理工大學大學生講壇。在一號樓0220報告廳召開了以“戰爭與人性”為主題的校園講座。校團委曹石老師,後備軍官學院劉迪老師也蒞臨講座現場。 洪曼老師非比尋常的經歷吸引了大家,講座還沒開始,報告廳就已座無虛席。18點30分在兩名主持人的開場白之後,講座正式拉開了序幕。洪曼老師向大家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出生入死的驚險瞬間。在戰火紛飛的中東巴以和伊拉克,她不畏懼那讓平常人不可想像的危險,用文字、聲音和圖像將戰爭記錄下來,向世界真實傳遞著戰爭的殘酷。洪曼老師說的很平靜,但是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被她動人心魄的經歷和幻燈片上那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深深的吸引感動著。面對死亡她從未退縮,面對同事的不幸罹難她也未曾放棄。那份對事實的尊重和對職業的熱愛令所有人為之動容。當被問到是否後悔過從事戰地記者這種與死神並肩而行的職業時,洪曼老師說道,戰地記者是非常獨特的一個群體,他們將戰爭濃縮成文字,把生死相交的瞬間定格。他們隨時待命,隨時出沒在最危險的地方,風險是他們職業的一部分。如果連他們都不敢勇往直前,那么真實將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這對世界對人民都將是一種悲哀。
最後洪曼老師與同學們合影留念,本次講座也接近了尾聲。她那非比尋常的勇氣,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將激勵著每一個人。相信同學們也會從中明白很多人生道理。祝願洪曼老師能帶來更多更真實的戰地報導。也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大學生講座的到來。
“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迎校慶系列講座之二
2010年4月8日18:30,校團委大學生講壇於西區一號樓0220報告廳舉辦了以“悟人際交往,解心靈奧秘,溝通從‘心’開始”為主題的講座。本場講座的主講嘉賓是曾榮獲“世界歷史學士”稱號的心理諮詢專家張大生老師。我校主要學生組織中的學生幹部應邀出席此次迎校慶學生幹部文明禮儀培訓講座。
講座以訪談形式進行,講座開始張大生老師針對大學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學會寂寞,煩惱也是一種力量,別跟煩惱較勁這一觀點。隨後,張大生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先後就親情、友情、愛情三個方面做出精彩全面的解答,張大生老師整個講座過程穿插了對哈佛大學教授給學生的21條忠告的解讀,解開了大學生與同學、父母之間的溝通之鎖。
說到如何人際交往,張大生老師巧言利辭,為大家講解了聽的技巧:聞大於言,並為大家帶來一個“soffen”的交流方式,指出廣泛的、開放的交流才會更吸引別人。還舉用“一”“丁”“十”三字交友法等生動的事例,闡述了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同時為大家講述了許多趣聞:講到握手禮儀,大家從中感受頗深;說到語言征服力,他親自示範,教在座的觀眾如何練就一腔有魅力的聲音。講座讓學子們大開眼界,找到溝通的新視野。
整場講座氣氛熱烈,張大生老師幽默詼諧的語言引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在這次講座中,同學們重新審視了自己,更深入的了解了人際交往的要點:溝通要從“心”開始。此次講座極大改善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為本校大學生更好的從事學習生活注入了良好的推進劑。
“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迎校慶系列講座之三
2010年5月5日晚,校團委大學生講壇在西區0220報告廳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汲名師經驗,悟勵志之道,激勵與成功同行”的講座。此次講座邀請了心理學專家、中國勵志教育首席講師、被譽為“勵志大師第一人”的趙一博老師為大家傾情演講,為同學們點燃了追求成功方向的明燈。
講座以個人演講的形式進行,伴著大螢幕上精彩的短片,趙一博老師闊步上台,他鏗鏘有力的聲調立刻令全場為之一動。緊接著趙老師用一連串的提問激起了同學們的熱情,隨後講述了自己的成功歷程,為大家總結成功方法。趙老師指出成功五大必要條件:堅定的信念,明確的目標,制定詳細的計畫,馬上行動,失敗後進行自我檢討。
趙老師反覆強調有目標的人才會成功、達成目標比如何達成目標重要一萬倍、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張通行證,趙老師這些意味深長的話語,使講座達到一個又一個高潮。
隨後,趙老師與現場學生進行了互動,簡短的對話讓同學們心中對自己、對成功有了更多的認識。講座最後,趙老師告訴同學們機會只青睞於有準備的人。鼓勵同學們不達目的不罷休。最後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拉下了帷幕。
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認識到“自信,積極,主動,堅強”對成功的重要性,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全新規劃,相信同學們會用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去面對今後遇到的各種問題,並且取得輝煌成功!
“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迎校慶系列講座之四
2010年5月12日晚,校團委大學生講壇在一號樓0220報告廳舉辦了迎校慶“青春勵志同行”系列講座之四——“一個理想者的創業故事”。本場講座主講嘉賓是老羅英語培訓學校校長羅永浩。
伴隨著精彩的視頻,羅永浩老師開始了一如既往的幽默詼諧地演講。羅老師講述了自己的經歷:“牛博網”的四開四關、《我的奮鬥》一書的出版。隨後羅老師講解了進入創業行列面臨的行業競爭,在他創業期間,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查,學習了商業管理,消費心理及商業廣告設計,嘗試各種創新的宣傳方式,不斷地充實自己。
在講座即將結束時他談及自己的創業感悟:“進入陌生領域,學習必不可少,不僅要有耐心,更要勇於學習探索,動腦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段話無疑體現了一位理想主義者的實幹精神,引領同學們用務實的角度去客觀分析創業的需要。講座最後羅老師耐心細緻地以獨到角度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贏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特別是在一位同學請羅老師給大學生創業者提一點忠告時,他回答道,一定先要有工作經歷,以便創業時能儘快處理好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羅老師在講座過程中反覆強調:“所有細節都要自己去面對”。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創業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相信羅老師的演講會為大家今後進入社會工作或創業有所幫助。
迎校慶“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系列講座之五
校園戀愛在如今大學生生活中已不再神秘,為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愛情觀,校團委大學生講壇於2010年5月18日18:00在西區一號樓0220報告廳舉辦了主題為“引導大學生正確愛情觀——路之‘漫漫’與愛同行”講座。
本場講座的主講嘉賓是享有“文字女巫”之稱的青春文學作家饒雪漫,講座開始前報告廳內已座無虛席。講座在饒雪漫的簡介短片中拉開帷幕,講座以訪談的形式進行。
講座伊始,雪漫女士根據自己書中的故事闡述了她對大學生戀情的看法,鼓勵同學們相信真愛,努力去爭取愛情。隨後,她用平實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創作靈感以及創作經歷,她說閱讀是她創作靈感的來源,而閱讀還包括讀書和讀人。並且雪漫女士建議大學生應該樂於讀書並且進行廣泛的閱讀。講座的最後,雪漫女士特別請上了她的金牌編輯方悄悄、小九與同學們進行互動交流,結合她們的自身經歷,對同學們提出的文學創作以及情感等方面問題做了精彩解答。整場講座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雪漫女士告訴大家在青年時代應該合理的捨棄容易讓自己迷途的東西,才能輕裝前行,要擺正戀愛與學習的位置。此次講座引導大學生全面地、正確地、理性地看待戀愛問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迎校慶“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系列講座之七
在我校60周年校慶之際,為了讓我們與校友有個良好的交流平台,2010年6月10日下午,管理學院和團委在南區圖書館報告廳聯合主辦了主題為“積極人生”的講座,本次講座主講嘉賓是管理85級校友饒陸華先生。饒先生現任深圳市科陸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講座由管理學院院長王宏起主持。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綦良群、團委書記肖慶生、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副院長王宇奇、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祥榮參加了活動。大學生講壇承辦了此次講座,有近300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迎校慶“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系列講座之八
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帷幕。儒雅的饒先生親切的說“今天回到母校辦講座是在與家人們交流,倍感親切啊!”饒先生以睿智幽默的語言講述了他的創業神話和他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並且,饒先生根據他的親身經歷為同學們提了幾點寶貴的建議:第一,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要培養自學能力,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第三,一定要抓住機遇,就算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第四,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業,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有興趣才能更好地創新。最後,饒先生告訴我們成功是可以模仿的,我們不僅要模仿成功人士的行為,更要在學習工作中學會創新。講座中,饒董事長還回答了學生們關心的問題。本期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本次講座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與優秀校友交流的機會,讓我們懂得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從前輩的經歷中學習,在寶貴的建議中思考,這是寶貴的一課,為同學們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迎校慶“青春 勵志 同行”大學生講壇系列講座之九
為了迎接大一新生的到來,幫助他們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2010年9月14日,校團委大學生講壇於西區一號樓0220報告廳舉辦了以“為人為學,置事致仕——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為主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特邀中國教育行政學院特聘講師《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書作者——覃彪喜先生為大家解讀大學生活。
講座伊始,覃彪喜老師通過對“投資”兩個字的分析解釋,引出同學們的思考“時間的分配利用”以及“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在“知識”與“技術”的比較後,覃老師反覆強調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他從巨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剖析總結:大學生要培養訓練自身批判性、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知識不等於能力”大學生應該從日常生活中見微知著,通過一些生活小事提升思維能力。覃老師還通過自身經歷和生活實例提出“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區別,告訴大家要多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
隨後,覃老師針對求職,提出中心詞“核心競爭力”。任何商品、品牌要成功,都要知道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何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哪個能力體系。覃老師還告訴大家: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是優秀的職業生涯規劃;並鼓勵在場觀眾確定目標,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講座最後,覃老師熱心地回答了在場同學提出的問題。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拉上了帷幕。
本次講座中,覃老師發人深思的話語為同學們指明了前方奮鬥和自我規劃的道路,同學們對大學以及自己的未來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相信有方向的努力,會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真正地做到“去木取貝”,成就輝煌!
世界五百強企業求職過程大揭秘——大學生講壇第337期講座
2011年4月22日晚18:00,在南區3號樓106教室,過來人共同創始人兼CEO,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學碩士王邁先生做客大學生講壇,為我們進行一場以“世界五百強企業求職過程大揭秘”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王邁先生幽默詼諧地問到“你迷茫嗎?”開始了他精彩的演講。王邁先生為我們列舉了一些我們所謂的迷茫的理由,他詳細解讀了大學生目前最迷茫的事是:找什麼樣的工作?”接著王邁先生開始分析當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他認為,無論本科畢業後選擇考研或是報考公務員抑或是求職,殊途同歸,都是找工作。他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如何才能成功得到名企offer,如何在大學期間為理想的求職做好準備,如何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形象地把個人的能力分為兩個部件——硬體和軟體;王邁先生說:“如果你想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那么“硬體”必須夠硬,而“軟體”必須達標,這樣才能夠給企業一個要你的理由。”針對軟硬體的說法,王邁先生通過身邊人求職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在500強企業獲得實習或全職的機會,不僅要成績優異,專業基礎紮實,還要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分析能力、領導潛質等條件,關鍵還要在大學四年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爭取由普通企業向名企再到500強企業的實習機會,獲取更多的實習經驗和培養自身實踐能力的機會,也為未來求職獲得更多的籌碼。王邁先生還提到,作為“硬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項便是英語,進入世界知名的大企業,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必可少的前提條件。王邁先生對軟硬體的闡述又引出了“為什麼要從今天開始行動?”的問題,對此他進行了深刻的解說,告訴我們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改變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所有的改變都需要堅持,他還通過身邊的例子詳細的說明了“貴在持之以恆”的道理。隨後他用“金字塔”型來闡述了環境對自身的影響,並且以自己為例,通過名企的工作環境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深刻剖析了要想成為優秀的人,就應該與更優秀的人相處,有條件的選擇自己的生活交際圈,讓優秀的人來影響和引導自己,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優秀。最後講座在現場觀眾的踴躍提問中達到了最高潮。
通過這期講座,讓我們對世界企業五百強如何選拔人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們能更好地把握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更注重眼下的努力與奮鬥,對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大學四年時間有著重要意義。
發揮綠色力量 共建美好龍江——大學生講壇第338期講座
如今生態環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威脅,海嘯侵襲、地震頻發、海平面上升、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時下大家最關係的問題。為此,大學生講壇與化工學院合作舉辦了一場以“團結綠色力量,共建美好龍江”為主題的講座。特邀請到“綠色龍江”董事長張亞東先生與理工學生面對面共談中國的環境情況,通過他的講解,廣大學生認識到應該共同攜手,用行動去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講座伊始,在主持人簡短的介紹後,張亞東先生以風趣的家鄉話向大家問好,使講座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拉開帷幕。在歌曲《Earth song》中,張亞東先生展示了一系列“綠色龍江”組織在世界各地進行公益宣傳及環保活動的圖片,並介紹了“綠色龍江”是非營利性的環境保護組織,在被一幅幅圖片所吸引的同時,也讓在場的同學意識到“團結綠色力量,推廣綠色理念”的重要性。張先生告訴我們,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高校學生組織也應該致力於生態環境和公眾環境保護,為自己生存的家園貢獻一份綠色力量。
張先生針對黑龍江流域濕地生態保護區現狀作了具體分析,並以我們生活的家園——龍江為例,對龍江環境保護的現況進行了細緻解說,並呼籲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綠色環保活動,關注自然,節約資源,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張先生為在場的同學們介紹了許多自己在其他國家進行環保活動的所見所聞,讓同學們了解了各國所開展的環境保護工作,使我們對綠色環保公益事業有了自己的見解。最後,張亞東先生為在場同學提出的日本核泄漏是否對龍江造成影響等我們非常關注的環境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講座也在活躍的氣氛中進入了尾聲。
本次講座提升了大學生對龍江乃至整個世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深刻的認識到了生態環境對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社會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並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綠色環保觀念。這次講座的成功舉辦還要感謝工化工學院學生會對本次講座的舉辦所給予的支持。大學生講壇也通過這次講座,呼籲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家園,關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活動中來,為共建美好龍江,美好世界獻出自己的一份綠色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