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的一生:噩夢與美夢

第1章 第2章 第5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55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3664525
條形碼: 9787503664526
尺寸: 21 x 14.6 x 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作者:(英)妮古拉·萊西
妮古拉·萊西,倫敦經濟學院刑法和法律理論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會與政治理論兼職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內容簡介

《哈特的一生:噩夢與美夢》主要內容“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法學家,哈特被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所追尋乃至追隨。在這部關於哈特一生的傳記中,作者妮古拉?萊西利用哈特以前未曾公開的日記和信件中,以哈特一生所經歷的事件為線索,為大家展現出一個真實的哈特。
赫伯特?萊昂內爾?阿道弗斯?哈特,生於1907年,系約克郡的第二代猶太移民。在牛津大學就讀期間,他因成績優秀獲得了獎學金並最終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1932年至1940年,哈特在倫敦從事事務律師工作,期間雖然他拒絕了擔任牛津大學哲學講師的邀請而選擇留在實務界工作,但也正是這段經歷促使其日後法律理論對於實踐的貼近。1940年他因身體不合格被宣布不能服兵役,卻被軍事情報部門MI5徵召,並在那裡一直工作到1945年。在MI5期間,哈特與MI6的同事、牛津哲學家斯圖爾特?漢普舍爾和吉爾伯特?賴爾關於哲學的討論進一步激發了他對哲學的興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哈特返回牛津並擔任哲學研究員,成為法理學教授。
哈特憑一已之力徹底改造了法哲學,並且影響了英國社會對於墮胎與同性戀的法制化思考,也影響了人們對於廢除死刑的觀念。他汲取奧斯丁和邊沁的洞見,並結合J.L.奧斯汀和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新語言分析哲學,致力於闡明一種可適用於所有法律形式的法律概念,無論這些法律出現在什麼時期或什麼地方。他的《法律的概念》一書在世界各地已經暢銷了數十萬冊。
然而,在取得卓越的公共成就的背後,哈特的內心卻深受折磨:猶太出身、與珍妮弗?威廉斯不合常規但卻地久天長的婚姻、性取向乃至間諜指控,這些甚至導致了哈特對自己的懷疑。
在妮古拉?萊西的筆下,哈特的一生充滿了噩夢與美夢。本傳記不僅勾勒出哈特一生的主要生活經歷,同時揭示了在這表面成功的生活經歷背後所掩藏的哈特複雜的內心生活;不僅總結並評價了哈特在法哲學領域內的主要學術成就及貢獻,亦深入分析了哈特思想的種種淵源——其所具有的深度和衝擊力遠遠超過了我們許多人的想像。

媒體評論

書評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複雜而精彩的人物的引人入勝的傳記。萊西的敘述
生動地重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牛津大學的哲學與法理學風氣。該書以敏感
、機智及權威的筆觸,描繪出哈特在大學內外的完整人生。”
Simon Blackburn,劍橋大學哲學教授
“本書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成就。妮古拉·萊西的闡述精彩紛呈:不僅展
現了H.L.A.哈特這個人,包括他的生命、婚姻、戰時工作、性取向、自
我懷疑以及反猶太主義經歷,而且展現出牛津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及70
年代的面貌。她表明,哈特在劍橋、麻薩諸塞、紐約、耶路撒冷及世界各地
廣交朋友,在與這些朋友的砥礪之下,他發展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對法理
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更讓人讚嘆的是,萊西在生動重現哈特家庭、朋友圈子
及個性的同時,並沒有削減哈特思想的力度,也沒有低估他作為法學家及公
共知識分子的持論。掩卷之後,我們既理解了哈特所提出的法律的衍生規則
,也了解到戰爭期間的間諜活動。這本傳記文字清新,讓讀者在品味哈特學
術與人生的同時,度過了一段趣味盎然、獲益匪淺的經歷。”
Jeremy Waldron

目錄

愛這個世界:哈特和法律實證主義的關懷(譯序)
致謝
傳記作者對於本書方法和材料的說明
緒論 一個生活在局內的局外人
第一部分 北方和南方
第1章 哈羅蓋特、切爾滕納姆、布拉德福德
第2章 一個牛津學者
第3章 從失敗走向成功:倫敦與律師業
第二部分 變動與延續
第4章 珍妮弗
第5章 從律師會館到軍事情報部門:M15,婚姻生活。為人之父
第6章 牛津的另一面
第三部分 黃金歲月
第7章 向法學家推銷哲學:法理學教授
第8章 英國人眼中的美國法理學:1956—1957年在哈佛
第9章 哲學視野中的法律:《法律中的因果關係》、《法律的概念》
第10章 西方和東方,加利福尼亞和以色列:《法律、自由與道德》;探訪凱爾森;刑法的道德性
第11章 紀律、懲罰與責任
第四部分 教授職位卸任之後
第12章 老小孩和小老頭:邊沁與布雷齊諾斯學院
第13章 噩夢與美夢
注釋
參考文獻
H.L.A.哈特
其他作者
訪談
本書中相關人物的生平簡介
索引
翻譯致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