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馬村

咬馬村

咬馬村是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河道鄉最西邊的一個村子,東鄰河道鄉田南村、皇西村,北靠乾縣蒲家村、武功縣貞元鎮東川村,西接武功縣貞元鎮中川村、桃園莊村,南倚貞元鎮法牛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種植蘋果樹、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飲食以麵食為主。

隸屬

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河道鄉

鄉鎮駐地

咬馬村地圖 咬馬村地圖

河道鄉皇新村

村莊又稱

咬馬村衛星地圖 咬馬村衛星地圖
咬馬國小 咬馬國小

咬馬寨、馬寨子、咬馬堡

村名由來

該村歷史宏厚,有如下兩條歷史版本:

版本一:

相傳,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帶領“百騎”善射能手巡幸武功,用冬季圍獵這一活動,來鍛鍊士兵意志,增強防禦敵入侵能力。他要求所有隨從不得干擾百姓,踐踏莊稼。結果大軍一到現今的武功縣河道鄉咬馬村境內時,萬馬齊鳴,響徹天際,怎么都止不住。於是太宗興致之餘,賜名“樂馬寨”。後經多朝,更名為“咬馬寨”。建國後又稱“咬馬村”。

版本二:

唐武德二年(619),駐紮在扶風縣城(今長寧鎮)以北,李家營的軍中參事長孫德順,奉太祖李淵旨意,將前來換防的劉文靜以謀反罪逮捕,後在河道村以北的莽原之上將其處死。

貞觀三年(629),太宗李世民追念文靜功勞,給予平反昭雪,恢復官爵。又令文靜改蘇姓的次子樹義復劉姓,承襲其父魯國公爵位,加以重用。並在李家營部隊以北擇地,重新厚葬劉文靜。李世民仿照漢朝故例,將墓築成三座山的形狀,向後人昭示文靜一生“陳策反隋,舌戰突厥,奪取關中”的顯赫戰功。浩闊的北莽原上才出現了“巍巍三冢秀,朝朝碑樓森”的壯麗景觀。

幾年後,劉文靜的舊部段志玄和常遇春告老還鄉,舉家遷至三冢旁居住,和劉家族人一道為其主子守墓。他們除了晚上在墓地輪流巡邏外,白天在三冢以北開墾荒地,培植奇花異卉。並協助縣府積極推行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的政策,很快使這裡的經濟得到復甦,外地居民也大量遷入。

貞觀十六年(642),李世民巡幸三冢,祭祀已經去世二十三年的開國故臣,被這裡爭奇鬥豔,香氣怡人的花草樹木吸引得難捨難分。他在重獎了兩位老臣後,遂將這裡的花卉苗木定為皇家苗圃基地。打這以後,這裡的花草生意就非常火爆,慢慢地人們就把這裡叫成皇甫村。

貞元四年(788)三月,神策將軍馬燧率部駐紮三冢古鎮以東,防守羌人入侵。馬燧因仰慕劉文靜英名,曾多次投資整修三冢墓地,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陵冢墓園。

據《武功地名志》曰:“樹義為激勵劉氏族人不忘先祖,把先父劉文靜當年被捆綁的地方,起名綁王村。而劉文靜落馬被殺的地方,舊部段志玄等人則叫它落馬栽,後人諧音叫成樂馬寨(即如今咬馬村)。原先羈押劉文靜的李家營,如今也叫成李家窯。而當年馬燧隊伍駐紮的地方也留下了東馬、西馬、三馬村和馬(伍)嵬鎮。”

村莊概況

咬馬村東臨河道鄉皇西村、田井村;南靠河道鄉西坡村、貞元鎮法牛村;西有貞元鎮桃園村;北望貞元整西川、中川、東川等自然村。全村共有364戶,1623口人,耕地2261畝。

八個行政隊,由北街、后街、南莊、南堡、北堡、南街、城邙等街道組城。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近些年來,為了改善經濟結構和增加收入,大部分村民開始經營蘋果、梨、桃等果園。

村子辦有木器加工廠,奶牛廠等小型民營企業,村民中以從事房屋建築人員居多。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村中常年在外從事的務工人員逐年增多,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村中住房結構主要包括:二層小樓、大房、平房和卅子房,主要以二層小樓和平方為主。

主要姓氏

郭、趙、宋、王等,其中村中建有郭氏祠堂,郭姓和趙姓占本村人口70%以上。

主要集會

1.古會,即村部交流會,起會一天,時間每年農曆2月23日,這一天村莊裡會擁來許多外村人在此擺攤賣貨,主要的交易地點從該村咬馬國小開始一直占到南莊,南堡大部分地方,這一天各家各戶會邀請許多的親朋好友來自己家過會,主要招待食品有:哈水面、麵皮、涼粉等,有時村里還會在這天敲鑼打鼓並唱大戲,好不熱鬧;

2.廟會:村中的廟會有:城隍爺廟會、送子娘娘廟會和八觀爺廟會,其中最為隆重的則屬:每年農曆八月初二的城隍爺廟會。

村莊習俗

1.飲食:基本以麵食為主,主要吃哈水面(以前採用手擀方式,將麵條切的如韭菜葉般,用鍋燒湯,放入肉臊子,雞蛋旗花薄餅,韭菜,大蔥,黃花菜,麻花等,每碗一筷頭面。正常人能吃二十多碗。這是來客人的最高招待食品),biangbiang面,湯麵,麻食,老蛙頭,攪團,糊塗,拌湯和米湯。

2.紅事:即喜事,嫁娶都要請客吃飯,嫁姑娘基本在出嫁前一天請自家(即祖上親屬吃飯),而娶妻則是在當天進行,邀請村里人和男女雙方的親朋好友和自己祖上子孫。娶妻時本地有規定必須早上三四點就去接新娘,為的就是趕早,新娘子接回來以後接新娘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吃飯的順序是先請村里人吃,接著是新娘子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後來才是男方的親朋好友。早上吃哈水面,不過對新娘子的親朋好友好友還要上一桌酒席,以示敬重。接新娘的車隊要在每個回來的路口放爆竹和灑紅紙片,中午十二點開始交鑰匙,發手帕,然後才入席吃飯。到了晚上,娶家村裡的同齡青年、小孩等會去鬧洞房(俗稱:耍媳婦),以此來表示對一對新人的祝福。

3.白事:即喪事,一般停喪一周,守喪期間會演電影和戲,如今已經改為歌舞基本在埋人的當天晚上進行。埋人也要趕早,早四點多由自家人敲鑼叫醒村人幫忙,聲稱“請您喝酒”。埋完人以後才吃飯,早上吃粉湯,中午吃炒菜或者燴菜。

村部交通

咬馬村距離鄉鎮駐地3.5公里,距離武功縣長寧鎮駐地6公里,距離武功縣貞元鎮駐地6公里,距離武功縣縣城普集鎮駐地15公里。該村交通便捷,每天有定時來往縣城普集的11路公車和開往西安的中巴車。村部道路水泥硬化面積80%以上。

郵政編碼

712202

電話區號

029

電話號碼前綴

37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