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慶喜

人物介紹

和慶喜(1857年~1936年),字福棠,和潤芝長子。河南溫縣趙堡鎮人,趙堡太極拳第八代宗師和兆元之孫,趙堡太極拳第九代宗師

人物生平

和慶喜生活在一個封建軍閥混戰的黑暗年代,少年時期開始跟隨祖父和兆元學習趙堡太極拳。苦練數年,拳術純正,技壓群雄。窮文富武,在那戰亂黑暗的封建社會,因家庭生活所迫,32歲被迫棄武經商,踏上了日夜奔波走南闖北的養家餬口之路。
在經商的艱苦歲月中,和慶喜始終牢記祖父的臨終教誨:“福棠(和慶喜乳名),福棠,日後與人交手,挨打也不要改拳架 ,挨打怨你沒功夫,為啥挨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滄桑歲月,衣食為天,和慶喜為了全家老小生計把太極拳一丟就是四十個年頭,實令人揪心。民國十七年 (1928年)國家提倡發揚國術,和慶喜時年已七十二歲。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僅用八個月時間把趙堡太極拳套路全部恢復。 他靠“拳拳”愛國之情以暮年勃勃雄心奮力延續趙堡太極拳香火,終於於亂世保全了趙堡太極拳,並將其發揚光大。
和慶喜為人和善,德高望重,1928年起開山收徒,因材施教,從學者如流。在短短數年內,教出了一大批如鄭伯英、鄭悟清、郭雲、郝玉朝、和學信、柴玉柱等身懷絕技的門徒。1931年七十四歲高齡的和慶喜躊躇滿志滿頭銀髮白須紅顏精神矍鑠,親自率徒去開封打擂,以趙堡拳太極拳之精湛拳藝,技壓群雄,威震武壇,其弟子鄭伯英獲得此次五省國術擂台拳王稱號。

主要傳人

鄭伯英鄭悟清、郭雲、郝玉朝、和學信、柴玉柱

著作論文

《耍拳解》
《習拳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