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橋鎮

和尚橋鎮

長葛市和尚橋鎮位於河南省長葛市郊,轄區呈U字形分布於市區東、西、南三面。半包圍城區,有22個行政村,4萬口人。總面積40.72平方公里,耕地3.8萬畝。

基本信息

概況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和尚橋公社,1962年改區,1966年復改公社,1982年改城關鎮,1987年更名和尚橋鎮。1997年,面積64.9平方千米,人口13.5萬,轄八七、橋北、王莊、賀莊、橋南、秦公廟、坡岳、金莊、南坡楊、大范莊、英劉、張營、關莊、於井、任莊、杜村寺、蘇菜園、南韓莊、灣張、溝李、崗劉、段莊、樓張、秦莊、蔣莊、樊樓、張固店、崗楊、太平店、西趙莊、劉麻申莊、西嶽莊32個行政村。 1958年建和尚橋公社,1962年改區,1966年復改公社,1982年改城關鎮,1987年更名和尚橋鎮。

行政區劃

1997年,面積64.9平方千米,人口13.5萬,轄八七、橋北、王莊、賀莊、橋南、秦公廟、坡岳、金莊、南坡楊、大范莊、英劉、張營、關莊、於井、任莊、杜村寺、蘇菜園、南韓莊、灣張、溝李、崗劉、段莊、樓張、秦莊、蔣莊、樊樓、張固店、崗楊、太平店、西趙莊、劉麻申莊、西嶽莊32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和尚橋鎮地理區位優越。轄區內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省道彭花公路、長(葛)禹(州)公路橫穿東西,市道、鎮道星羅棋布,清溢河流經全鎮。北距省會鄭州5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30公里;南距魏都許昌20公里;東距京港澳高速長葛站1公里,交通便利,一馬平川,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

歷史傳說

和尚橋位於長葛市區東南部的清溢河上。和尚橋的名氣,並非因為橋本身有什麼特殊之處。論年代,並不久遠,論結構,也是很一般的石拱橋,且並不建在大江大河上。它的名氣,皆因附會到它身上的故事。這故事被人們概括為簡練的一句聯語:修浮橋為母行孝,殺和尚替父報仇。說某人之母與隔河而居的和尚有私情,和尚寒冬臘月涉水過河,觸動此人孝心,他修橋為母行孝。其母去世後,他殺了和尚為父報仇。關於這座橋,民國十九年(1930年)《長葛縣誌》載:“在縣西南15里(原縣治在今老城鎮),為邑衝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縣蔡紹先創建,因昔有和尚募化,原名和尚橋。萬曆十年(1582年)鄉民李惟臣,謝科募資重修於上流,改名濟眾橋,兩旁石欄石荀俱用鐵扣,有碑記。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劉濤奉分憲沈公(沈全,江蘇華亭縣人,順治進士,時任巡憲之職)捐俸倡眾重修,建河伯廟於北岸,並建沈公祠,有碑記。”從這些記載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明萬曆十年之前,這座橋就叫“和尚橋”,是因為“和尚募化”而得名。萬曆十年後,改名的原因不得而知,想必那時已有了上述的附會,“鄉民”感到不雅而改之。自改名迄今,已有400多年,知橋名曰:“濟眾”者甚少,反倒是“和尚橋”越叫越響,以至於後來京廣鐵路上所設的這一站站名就叫“和尚橋”,現在的長葛市區近郊所設鎮的鎮名也叫“和尚橋”。其實,和尚募化而修橋,在過去是常見之事。據說,全國叫做“和尚橋”的橋有17座之多。這個附會的傳說,究竟起自何地何時,恐怕很難考究。是因橋演義出來的故事,還是故事附會在橋上,這也很難說清。其實在封建社會裡發生這樣的故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那悲劇完全是一個社會的悲劇。長葛的和尚橋,只是許多普普通通的和尚橋中的一座,那故事也並非這座橋的“專利”。“和尚橋”之所以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是因為這是一個複雜的人文現象。

經濟

和尚橋鎮產業集群突出。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著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轄區內治安穩定、民風淳樸、環境寬鬆,為非公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平台。目前全鎮規模企業達到了208家,形成了以陶瓷、鋁型材加工、機械加工、化工、紙品、板材、建築機械、物流等八大經濟發展支柱,其中陶瓷產業已初步形成規模,全鎮現有規模以上陶瓷廠4個,總占地面積350畝,年創產值1.5億元。三輪車製造企業5家,年產各類農用三輪車5萬多台,年創產值2.6億元。建築機械加工企業達到100餘家,年創產值1.2億元。轄區內長葛市於井鋼材市場及九鼎美達物流園目前已開始試營業,總占地面積2200畝,可容納商戶2600餘戶,總投資3.2億元,年成交額預計可達130億元,成為河南省最大的鋼材、建材交易市場。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8.58億元,同比增長36.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同比增長37.8%。被長葛市委、市政府授予“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優秀鄉鎮”、“明星鄉鎮”。

發展

城鄉一體化推進區建設穩步推進。許昌-長葛城鄉一體化推進區是許昌市委、市政府規劃的以西至京廣鐵路,東至京港澳高速,南至許昌市區,北至長葛京港澳高速引線為區域,以建設城在村中、村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態新城為目標的新興經濟發展帶。我鎮有12個行政村處在城鄉一體化推進區內,共有18017口人,20611畝土地,是許昌市城鄉一體化推進區建設重點鄉鎮。我鎮轄區總體規劃“兩園兩帶一區”,即“工業園、物流園、沿清溢河景觀帶、城際快速通道景觀帶、市委、市政府遷駐的行政新區”。2006年各項開發建設啟動以來,清溢河景觀帶,於井鋼材市場、九鼎美達物流園已初具規模,以107國道為骨架的許長城際快速通道、行政大道、外九路、張良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正在緊張施工,其它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改造如火如荼開展,發展機遇難得,蘊涵商機無限。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規劃科學、設施完備、產業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新興城區將以其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