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效應[流行新詞]

周末效應[流行新詞]

在醫療領域,人們發現周末入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死亡率與工作日入院的患者死亡率之間有所差別,這被稱為“周末效應”。

病例

小姑娘16歲,是因為少尿、血肌酐升高而收入腎內科病房的,而那時候恰巧是春節放假前夕,所以科里的人包括一些實習生都忙著準備回家過年。入院時小姑娘的一般狀況還不算差,科里就按照“急性腎損傷”進行救治。

接下來的春節假期使得醫院裡的一切都“慢”了下來,而這“正常”的公共假期卻成了小姑娘的“夢魘”,因為在這一星期里,一些檢查不能做,檢查結果又推遲出報告,而對病人的關注也不可避免的減少,原因就是醫院裡只剩下值班的了。但沒想到小女孩的病情竟進展的如此迅速,經過一個春節假期,等醫務人員回來時,她已經不能起床,也不能進食了。

等到再過幾天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儘管迅速轉到血液科,還是沒過幾天人就沒了。科里進行病例討論時大家紛紛感慨“如果小姑娘不是春節那段時間患病入院,而是正常的工作日,那是不是診斷與治療的能及時一些,又會不會有不同結局?一個醫生說:“只能說小姑娘生病生的不是時候啊!”

病人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入院,結果真的會有那么大的不同嗎?原來這樣差異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它還有一個名字“周末效應”,所以小姑娘的經歷可能就是因為醫院的“周末效應”在作祟。

原因

周末效應周末效應
周末病房裡通常由經驗較少的醫師(住院醫生)值班。因此,醫院的服務到了周末就像是突然從工作日的“全力奔跑”變成了“昏昏欲睡”。而國外也早就有關於周末入院病人死亡率與工作日比較的相關研究,2015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的一篇研究更是指出每到周末,確實“死”的更多。

該研究是英國NHS的研究小組調查了2013到2014年的醫療記錄。根據報告結果顯示,30天內醫院共接收了1億5900萬名病患,其中最後去世者達到29萬,總體死亡率為1.8%。但每到周五的死亡率會上升至2%,周六到10%,到周日則達15%,而周一又會下降至5%。

綜合來看,多達1萬1000名病人的死亡或許都是受到了“周末效應”的影響。似乎周末真的不是去醫院看病的合適時間。

因此,至少從之前研究人員給出的一些解釋來看,“周末效應”與醫院醫護人員人手更少、專家人數更少、一些影像檢查及介入性治療無法立即進行有關,而這些醫療資源在工作日時間均可儘快獲得。

如何削弱影響

沒人告訴答案。因為要想削弱周末效應的影響,就必須調整醫院周末和節假日的服務體制,要增加周末值班醫務人員的數量,還要使得周末與非周末護理服務水平無差別,但這著實會增加醫務人員的負擔以及醫療業的經濟支出。

在當下中國醫務人員普遍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目前來看並沒有實施的可能。

也許醫務人員所能做的只是把病人的問題都儘量在工作日處理好,並把剩餘的問題向值班醫生交代好,讓病人平穩的度過周末。至於其它的,還是建議病人儘量在工作日去看病吧,儘管人很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