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會通

周易會通

元董真卿撰。真卿字季真,鄱陽人。嘗受學於胡一桂。斯編實本一桂之《纂疏》而廣及諸家。初名曰《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纂注》。蓋其例編次伏羲、文王、周公之《經》而翼以孔子之《傳》,各為標目,使相統而不相雜。其無《經》可附之《傳》,則總附於六十四卦之後,是為《經傳》。又取程子之《傳》、朱子之《本義》夾注其下,是為《集解》。

古籍簡介

《周易會通》·十四卷(內府藏本)

四庫提要

其程子《經》說、朱子《語錄》各續於《傳》之後,是為《附錄》。又取一桂纂疏而增以諸說,是為《纂注》。其後定名《會通》者,則以程《傳》用王弼本,《本義》用呂祖謙本,次第既不同,而或主義理,或主象占,本旨復殊。先儒諸說,亦復見智見仁,各明一義,齗齗為門戶之爭。真卿以為諸家之《易》,途雖殊而歸則同,故兼搜博採,不主一說,務持象數、義理二家之平,即蘇軾、朱震、林栗之書為朱子所不取者,亦並錄焉。視胡一桂排斥楊萬里《易傳》,不肯錄其一字者,所見之廣狹,謂之“青出於蘭”可也。惟其變易《經》文,則不免失先儒謹嚴之意,可不必曲為之詞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