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春[作家]

周明春[作家]
周明春[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明春,四川省九龍縣人,2009年參加中國教育部“現當代中國教育學術論文”獲全國二等獎,其次個人學術論文《論中國當代教育》獲中國教育部一等獎,2009年11月,中篇小說《清風物語》獲得“馮牧文學獎---文學新人獎”。小說《再見,最後一屢春風》、《媽媽》分獲2008.200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周明春,四川省九龍縣人,2009年參加中國教育部“現當代中國教育學術論文”獲全國二等獎,其次個人學術論文《論中國當代教育》獲中國教育部一等獎,2008年9月發表第一篇小說《再見,最後一屢春風》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以後陸續在各大刊報發表中、短篇小說多篇,2010年他參加 四川省作家協會,從2010年12月起,即為西部散文作家協會,後為西部散文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二級作家職稱。2009年11月,中篇小說《清 風物語》獲得“馮牧文學獎---文學新人獎”。小說《再見,最後一屢春風》、《媽媽》分獲2008.200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文名:周明春 國籍:中國 民族: 彝族 出生地: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 出生日期: 1991年1月1日 職業:作家 主要成就:獲多次文學獎項 代表作品:短篇小說《再見,最後一屢春風》中篇小說《清風物語》

個人介紹

從小生活艱苦的周明春,幾乎沒有享受過什麼溫暖,因此造就了他獨立和決絕的性格。!”他是特立獨行的那類人。即使成為了一位名人作家,他仍然和別人斗歐,仍然打架罵人,仍然獨立不羈。關於自己,他說:“你們說我是個什麼東西,我就是,如果你認為我是個壞蛋,我就表現成個壞蛋。如果你說我厭惡世俗我就是個世俗憎惡狂。你們說我痛恨你們那我就攻擊你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只不過這次輪到了我。” 有時我感覺自己站在世界的頂端,而有時我又感到全世界都在壓迫著我。”“總有人在我身邊陰魂不散地轉悠,以為我欠了他們的錢,要向我討債。” “我想說什麼想要做什麼,即使被起訴,即使被人揍,我卻無所謂,沒人能讓我停住思想,停住我的筆。你們想愛我的將來就愛吧,想恨我的,隨他去吧!”我都不會害怕。”
小時候的他一直過著那種拮据貧苦的生活,他和弟弟兩人曾為讀書去撿過垃圾,受過別的孩子沒受過的苦,因此在他的生命里,我們同時也能看見他的一絲脆弱和孤獨 。周明春從小家境貧寒,5歲左右父親便拋棄他們母子三人,至今未見一面,母親一人帶他和弟弟艱難生活,他和弟弟從小營養不良,長得比同齡人瘦小,常常成同學欺負、凌辱對象,所以在他幼小心靈里看到這個世界就是暴力。“我的父親他能被稱為父親,稱為男人嗎?他根本一點也不配。從小到大沒有給過一分的學費和生活費,最起碼的連一個書包也沒有買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周明春倔強的成長。築建了他的文學蘊底。

作品特點
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在表現方法上追求現實主義和象徵手法的結合,在真實反映生活的基礎上注意吸收現代小說的表現技巧,從成名作《再見,最後一屢春風》到《媽媽》,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技巧都顯出異乎尋常平淡而拙樸,屬意蘊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這就是我》以一種獨立不羈 ,莊嚴深邃,冷峻熱烈的一種獨白的方式表達著他的精神哲學,以一種自信堅定的姿態捍衛著一種神聖價值觀,哲學的複雜形態創造著“美文”。他那種具有燃燒性和震撼力的新語言和新思想,顯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獨創性魅力。極富想像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見悲憫,寄託深遠,筆力豐富。

作品簡介

《再見,最後一屢春風》

《再見,最後一縷春風》以一個少年尋求自己的夢想故事,折射出當今社會青少年在現實社會衝撞中的自我抉擇,以及為夢想的掙扎和吶喊。文章結尾:“再見了,那個充滿純真的自己,再見了自己懵懂的思想,再見了,昨天,再見,最後一縷春風,今天過後明天又是怎樣的呢?”總訴出了當今青少年的奮鬥目標,明天,明天有是怎樣讓我們來迎接,又來安排?

《媽媽》

《媽媽》這是一部獨特的,耐人尋味的現代情感小說。周明春用潔淨優美,富於詩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寫母愛,追溯母愛的本原,探尋母愛的無私和意義。文章那些情節糾纏,苦與愛的排演,那些孤獨的感動和溫情的撫慰,那些柔軟的故事和堅硬的哲理,無不給人以情理之中的體驗和意料之外的啟示。

《清風物語》

《清風物語》 小說講述一對中學早戀學生的故事和經歷。小說內容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少男少女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後的少男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情感,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主要作品總目

《再見,最後一縷春風》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稻草人》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媽媽》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清風物語》獲馮牧文學獎---文學新人獎。
《這就是我》 獲《小說選刊》最佳短篇小說獎。
《第一封信》 獲《人民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
《信仰》獲《人民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
《生命線》獲《小說月報》百花獎
《春天》 獲《中國作家》優秀作品獎。
《夜殺》詩歌 獲中國作協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她,女孩》 獲《中國作家》優秀作品獎。
《你在哪裡》 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名家評價

賈平凹;“他的作品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命運的關注,同時還兼有對生活的回憶。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於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小說創作上,他的作品大多都呈現出以小說合併哲學的傾向,表現了對於生活哲學化的思索。”
蔣子丹;“將深具洞察力和敘述和不受世俗侵的探索融為一體,迫使我們去發現被壓抑歷史的真實存在。”
陳村;“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理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是花季少年還是蒼季老人,都能從他的文字中獲得智與美的啟迪、啟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