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南開中學作文箋評

周恩來南開中學作文箋評

南開中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2010年該校實行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以來,堅持以周恩來為人生楷模的教育主線,發掘南開校園的文化遺存,增強學校的文化軟實力,取得了一系列效果。本選題即在此背景下策劃並實施。遺存至今的周恩來南開中學時期的作文手稿頗具傳奇經歷。它們是周恩來1920年10月19日在旅歐出國前夕親自整理的。作文手稿共收52篇,一一訂正,裝訂成冊,並加封面,手書題寫《南開校中作文》之名,然後交由好友代為保存。新中國成立後,這些經歷了戰爭年代考驗的手稿,竟然由好友的後代完好地送回。周恩來逝世後,鄧穎超將這些作文手稿作為文物交由中國革命博物館保存,成為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周恩來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但是,由於周恩來南開中學期間的作文多用文言文寫作,且超出當今同齡人的思想和文化水平,致使這些作文深藏於南開史料堆,未能有效地傳播和利用。本選題收錄周恩來中學作文53篇,編著者力圖用現代漢語加以文字注釋和背景解讀,使青年周恩來的思想和文化成果走進當代青年的生活,為提升當代青年的綜合素養發揮示範、警策和促進作用。

內容簡介

《周恩來南開中學作文箋評》中南開中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2010年該校實行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以來,堅持以周恩來為人生楷模的教育主線,發掘南開校園的文化遺存,增強學校的文化軟實力,取得了一系列效果,本選題即在此背景下策劃並實施。

圖書目錄

序言
1中華民國三年一月開學感言(一九一四年二月下旬)
2一生之計在於勤論(一九一四年春)
3春假約友赴山海關旅行短札(一九一四年春)
4春郊旅行記(一九一四年春)
5羊叔子平吳疏書後(一九一四年春)
6愛國必先合群論(一九一四年九月)
7生人最寶貴者,無過於光陰。況今日為急進時代,片刻尤未可虛擲,諸生求學應識此旨。暑假五十日,當早暑,天氣清爽,猶克惕厲自勤乎?試各述所為,勿隱(一九一四年)
8擬劉厚傳(一九一四年冬)
9勸校友勿曠功課從速銷假啟(一九一四年)
10勸友人慎重飲食免致時疾啟(一九一四年)
11本校始業式記(一九一五年二月下旬)
12約友人足球隊啟(一九一五年三月上旬)
13論名譽(一九一五年三月)
14尚志論(一九一五年四月)
15與友人預約春假旅行啟(一九一五年春)
16廣募救國儲金致友人書(一九一五年六月)
17本校秋季始業記(一九一五年八月下旬)
18《校風》報傳(一九一五年九月中旬)
19答友詢學問有何進境啟(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20本校十一周年紀念新劇《一圓錢》記(一九一五年十月)
21子輿氏不言利,司密氏好言利,二說孰是,能折衷言之歟(一九一五年秋)
22海軍說(一九一五年冬)
23或多難以固邦國論(一九一五年冬)
24送劉蓉生先生出仕山西序(一九一五年)
25申包胥安楚論(一九一五年)
26陳涉亡秦論(一九一五年)
27征蒙論(一九一五年)
28伯夷叔齊餓於首陽山論(一九一五年)
29說報紙之利益(一九一五年)
30國民宜有高尚思想說(一九一五年)
31共和政體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於人論(一九一五年)
32試各述寒假中之事況(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33論強權教育之無益(一九一六年二月)
34老子主退讓,赫胥黎主競爭,二說孰是,試言之(一九一六年三月上旬)
35稟家長書(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36以自治自愛勵友啟(一九一六年春)
37讀孟祿教育宗旨注重人格感言(一九一六年八月下旬)
38致同學餞友啟(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九日)
39本校開演說大會說(一九一六年十月)
40觀本校新劇《一念差》感言(一九一六年十月)
41避暑記(一九一六年秋)
42今之憂時者,僉謂國匱民貧由於世風奢靡,然泰西學者研究奢靡問題界說不一,波利比阿謂奢靡由於習慣,紀夏井謂奢靡由於性質,二說然否,試探本言之(一九一六年十一月)
43組織冬夜學術研究會啟(一九一六年冬)
44書曾滌生《送謝吉人之官江左序》後(一九一六年冬)
45孫陽識馬駁義(一九一六年)
46駁友人論時事書(一九一六年)
47項羽拿破崙優劣論(一九一六年)
48讀杜牧之《阿房宮賦》感言(一九一六年)
49讀《教育要旨》第六條《戒貪婪》感言(一九一六年)
50方今政體維新,治術繁賾,擬諸孫嘉淦《三習一弊疏》,不維其跡維其心。時既不同,法亦各異,吾人居今思昔,貴由跡治心,斯足以杜魯尤而增道德,能闡發其義歟(一九一六年)
51息有居學,載之禮經。人貴惜時,傳於宋史。諸生於舊曆年假中欲事何事,盍預言之(一九一七年)
52梁任公先生演說記(一九一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編撰感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