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1902~1993)

1924~1926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並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1927~192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當研究生,從事廣義相對論方面的研究,1928年得博士學位。 1947~1952年在清華大學執教,曾任教務長。

周培源(1902~1993)

正文

中國現代物理學家、力學家。1902年 8月28日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2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4~1926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並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27~192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當研究生,從事廣義相對論方面的研究,1928年得博士學位。1928~1929年相繼在德國萊比錫大學W.K.海森伯領導下和在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校W.泡利領導下從事科學研究。 1929年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 1936~193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研究所A.愛因斯坦的領導下從事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1938年起在西南聯合大學帶領林家翹、張守廉、胡寧、郭永懷、黃授書、謝毓章等人從事流體力學湍流理論研究工作。1943年又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和其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47~1952年在清華大學執教,曾任教務長。1952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並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教務長(1952~1956)、 副校長(1956~1978)和校長(1978~1981)。 周培源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78~198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1964~1977)、代主席(1977~1980)、主席(1980年起);並長期擔任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的領導工作。他是國際理論與套用力學聯合會理事(1946~1952年;1978年至今)。1980年起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周培源主要研究廣義相對論和湍流理論。他在引力論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找到愛因斯坦的二階非線性引力場方程的嚴格解。他在宇宙論方面證明了:作為廣義相對論宇宙論的理論基礎的弗里德曼宇宙的度規張量表達式,是在宇宙的均勻性或各向同性的條件下引力場方程一個必然的結論。周培源是中國流體力學湍流理論研究的先驅。他早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提出的普通湍流模式理論,50年代以後在國際上得到不斷發展;從50年代起,又從事均勻各向同性湍流理論的研究工作,提出湍流流動的渦旋結構理論,成功地解釋並正確地預言了一些實驗結果。
周培源的學術論文有:《空間的球面對稱性與弗里德曼宇宙的基礎》、《關於雷諾近似應力方法的推廣和湍流的性質》、《關於速度關聯和湍流漲落方程的解》等27篇;專著有《理論力學》(195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