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臣

吳錫臣,1897年出生於河北獻縣,曾經是一位保鏢。

吳錫臣1897年出生於河北獻縣一個頗有名氣的武術世家。七歲起就隨祖父、遠程鏢局總鏢師吳老劍俠學藝,苦練童子功。吳老劍俠遍訪天下名師,鑽研武功六十餘載,道光年間設擂台會友,未逢旗鼓相當對手,人稱“單鞭壓倒河北銀頭叟”。
1907年,他又正式拜崑崙派無極門大師,後為其泰山的“雙刀蓋京南行義俠”張庭義為師。張庭義字英傑,藝由高堂張學敏嫡傳。張學敏乃清廷大內高手,乾隆御賜名號“神槍太保賽蝴蝶”。
1918年,張英傑見吳錫臣已掌握了“鎖連掌”、“龍虎掌”、“綿絲掌”、“陰陽掌”、“乾坤掌”五套名掌及四十三路名拳,精通十八般兵刃,決定讓他闖蕩江湖,並請武術名家王汝生(人稱“鐵塔王”,乃是打敗號稱“走遍歐亞無敵手”的俄國大力士傑力柴夫的吉萬山之恩師)和嚴保靈等來觀禮他表演“九節連環杖”、“肖月拳”。老拳師們對吳錫臣精湛的武技,讚不絕口,賜給他一個綽號叫“泥里金剛少傑士”。後來,吳錫臣在遠程鏢局保鏢出名,大家又尊稱他為“泥里金剛賽肖月”。
吳錫臣還擅長氣功,點穴。他說:“人身七十二道穴,穴眼跟小米粒那么大,手指運上氣,不管穿多厚棉衣,點上就甭想動了。”1927年冬,他背了百十兩銀錢去富錦,半道上遭到棒子手襲擊。他覺察背後有異物驟至,忙閃身躲過,見鑲嵌鐵頭的棗木棍將堅實的地面砸出個大坑,氣得伸出右手兩指,點了那歹徒的穴位。說道:“七個小時內,有人救你還可活命。否則,你是圖財害命,咎由自取。”言罷揚長而去。
1932年,東北武術競技比賽大會在哈爾濱九站舉行,吳錫臣雙手各托一塊鵝卵石登場獻藝。他兩手突然一翻,用力一握,鵝卵石俱成碎末,頓時全場掌聲雷動。接著,他表演功底深厚的“燕青拳”,又博得一陣喝彩。最後,他和江防艦隊武術教官劉志清、拳師徐立林分別奪得幾個項目的第一名。
1934年,吳錫臣在哈爾濱創辦“振升武館”,當時叫“撮竿子”,館址在道里安德街,後遷到斜紋十二道街。開館不久,拳師張老西子就來踢場子,吳錫臣輕輕撥開張老西子一記重掌,猛地一個臥心掌打得張老西子一連倒退十來步,接著一腳將張老西子踹倒,眼看只差寸許就要撞地,他又上前一把將其抓起。說:“張師傅,地太滑了,咱們再練練吧。”張老西子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只好施禮辭行。
1938年,吳錫臣在鐵路大廠子(現今哈爾濱車輛廠)做工,一個會柔道的日本把頭纏著他,非要同他比試比試。他忍受不了日本人對中國武術的污衊,一巴掌將這位自命不凡的傢伙打翻在地,半天爬不起來。他知道這下闖了大禍,被迫暫時避難吉林。
兩年後,吳錫臣在哈爾濱太陽島,看見八個白俄手持錘子棍棒等兇器,把一個中國人打得頭破血流,不由得義憤填膺,上前去制止,那伙人舞動凶器,又一齊向他撲來。他忍無可忍,走起九宮八卦步,先用龍虎爪在他們每人臉上留下五道傷痕,然後用乾坤掌把他們全部擊倒在地。眾目睽睽之下,這些身高體壯的俄人紛紛伸出大拇指說:“中國的武術比拳擊厲害。”他們非常佩服吳錫臣的武功,每天敬贈他一瓶啤酒,一連四十一天,天天如此。後來他們表示要學中國功夫。他說:“只要你們不再欺負中國人,咱們交個朋友是可以的。但武術是中國的國術,不能傳給外國人。”
解放前,輿錫臣先後在哈爾濱教了十一年武術,在武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表弟吉萬山及其他武術名家劉志清、曹德坤、祁樹興、劉振玲皆與之感情篤厚,常登門來訪。他的弟子徐有德,又名徐臣福,,代表長脊鐵路局隊,在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運動大會上,表演“肖月拳”,獲得全國第三名。
吳錫臣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武德高尚,以助人為樂。1957年的一天,他看見幾個打漁的網掛在江里,拽不上來。他即翻身潛入水中,二十多分鐘後,網被拽了上來,他卻未露頭。人們正擔心時,誰知他已站在松花江岸上,頻頻擺手,以示安全。人們這才知道他會底水功。吳錫臣配製的治紅傷的面藥和治腰痛的膏藥,十分靈驗,一劑即告痊癒,從來都是免費贈人。他一生還救過不少溺水的人和被瘋狗咬傷的人。
三十年前,他收我為入室弟子時,告訴我說:“武林有少林、武當、崑崙、崆峒、峨嵋五大派,而我崑崙又分無極、有極、太極、形意、八卦五門,無極門是長門。武術行話叫“掛子”,又稱“夜成行”。花拳繡腿是給人家看的,真正的武功是汗水換的。”或許因我練功頗為勤勉的緣故,恩師對我很是關愛,他還把祖傳的,用斑蝥、紅棗、冰糖、江米、白礬配伍的治瘋狗咬傷的秘方傳給了我,並教誨我要“仁者愛人,治病救人”。
1977年10月,81歲高齡的吳錫臣離我們而去了,每個熟悉他的人都非常懷念這位耿直廉潔的老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