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開邗溝

其時吳國地處長江下游,河網縱橫,交通全靠水路,“不能一日而廢舟揖之用”,舟師是吳軍的主力。 吳國根據以往開河的經驗,決定從邗城開始,因地制宜地把幾個湖泊連線起來,開鑿一條貫通江淮的水道。 於是,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86年在邗城下開挖深溝,引長江水向北入淮河,從而溝通了江淮,以水路運糧運兵,此時,邗溝的開鑿完全為軍事目的。

基本簡介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即位以後,立志為父王闔閭報仇,於是南下攻越,當他認為無南方侵擾之憂時,便掉轉戈矛,北上伐齊,進軍中原和晉國爭霸。其時吳國地處長江下游,河網縱橫,交通全靠水路,“不能一日而廢舟揖之用”,舟師是吳軍的主力。但長江淮河之間無直接通道,北上代齊需由長江出發入海,再繞道入淮,航程過長,海浪過大,使之不得不想以人工河溝通江淮。

吳國過去連年攻楚,吸取了楚國發展航運的技術經驗,先後在國內開鑿了溝通太湖和長江的“堰瀆”和太湖通向東海的“胥浦”。吳國的造船技術也有很大提高,已能建造各式大中型艦船,舟師成了吳軍的主力。吳國根據以往開河的經驗,決定從邗城開始,因地制宜地把幾個湖泊連線起來,開鑿一條貫通江淮的水道。於是,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86年在邗城下開挖深溝,引長江水向北入淮河,從而溝通了江淮,以水路運糧運兵,此時,邗溝的開鑿完全為軍事目的。

新開鑿的邗溝,河道不寬不深,大型兵船仍難以通行,所以吳國代齊的舟師並沒有全從邗溝通過,有時還得走海路。不論怎樣,自此以後,從吳都出發,一路可入海北上,一路可從長江入淮河,南北的水上交通出現了新局面。西漢,吳王劉濞開邗溝文道。

邗溝對揚州地區經濟文化和航運交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至今揚州的螺絲灣至黃金壩一帶,尚存有古邗溝遺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