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是一個常見人名,在我國各個地區及職業領域均有分布。本詞條是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淼。

簡介

吳淼,1958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

履歷

1982年山東礦業學院(現山東科技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畢業,

1985年碩士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

1992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礦山機械(現為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

1995~1996年作為教育部公派訪問學者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墨爾本大學進修。

碩士畢業後分配至中國礦業大學工作至1998年,後一直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從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至今。

職務

曾擔任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科研處副處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院院長兼書記、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1998年5月~2012年5月)兼書記、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自然基金第五屆委員會顧問、煤炭行業機械與電氣專家委員會委員。

教學與科研

曾作為負責人或主要研究人員承擔先後承擔過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煤炭科學基金、教育部和煤炭部歸國人員基金、國家科技型企業創新基金、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985創新平台建設"等項目。現主要研究方向為 “礦山設備機電一體化技術”、“高濃度粘稠固廢管道輸送與處置利用”、“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測試技術與智慧型化儀器”,為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講授的主要課程為“聲學理論與噪聲控制”、“信號分析與數據處理”、“現代控制工程理論與信號分析”、“機械振動”、“設備故障診斷學”、“現代感測技術”、“創新思維與個性發展”等課程。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主要科研項目:

十一五國家863重點項目“煤礦井下採掘設備遙控關鍵技術”課題1“煤礦井下綜掘設備可視化遙控關鍵技術研究”(負責人);

十二五國家863計畫重大項目“智慧型化超重型岩巷掘進機研製”子課題“動態定向電場約束法超前探測的研究”(負責人);

十二五國家973計畫項目“深部危險煤層無人採掘裝備關鍵基礎研究”課題6“無人採掘裝備自主巡航原理與實現方法”(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濃度固體廢棄物流變及管道輸送特性研究”(負責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礦綜掘懸臂式掘進機行走、糾偏及截割精準智慧型測控原理與方法”(負責人 );

博士點基金2項;

“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井下機器人化採煤設備關鍵技術研究實驗平台建設”(負責人);

橫向課題若干項。

自1993年開始指導研究生,已有97名研究生畢業(其中碩士68名、博士24名、博士後5名)。從2011年起有12篇學位論文被評審校級優秀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其中博士3人、碩士9人),2012年起有6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博士生2人、碩士生4人)。目前招收“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博士生以及“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碩士生,所招收的研究生可來自機械、電氣、電子、計算機、儀器儀表等專業。

成果

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煤炭工業部“業務拔尖人才”等榮譽;獲得省部級科技和教學獎勵14項,如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和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等。參編《中國機械大典》約10餘萬字,出版《中國現代採煤機械》《中國現代煤礦掘進機》、《中國煤礦輔助運輸》等4部專著,在《機械工程學報》、《煤炭學報》、《儀器儀表學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Minerals Engineering》、《Lubrication Science》等學術刊物和國際、國內會議上發表論文230餘篇,其中被EI、SCI、ISTP收錄約100篇。授權專利8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40餘項),授權軟體著作權3項。參與組織研發的設備“粘稠物料輸送新技術—煤泥管道輸送系統(MNS-20/16)”被列為2004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 。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吳淼[博士生導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