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十九

吳昊十九

吳昊十九:吳昊十九,姓吳,行昊十九,自號壺隱道人,浮梁景德鎮人氏,約生於明嘉靖前期,卒於萬曆後期。能詩善書;書法近元代趙孟頫體。畢生從事陶瓷工藝,所作色料精美,諸器皆佳,人稱“壺公窯”,是一代制瓷名家。善仿宣德、永樂名瓷,精美足以亂真。所造壺類非常雅致,壺底署“壺隱道人”款。他最突出的成就是發明了薄胎瓷,其中流霞盞和卵幕杯尤為著名。盞色明如硃砂,杯則潔白晶瑩,均薄如雞蛋之幕,一件只重半銖。一時瓷名大振,四方爭求。儘管能獲大利,他卻悉心研究工藝,並不好利,仍是房舍破舊,起居儉樸,過著清貧的生活。吳昊十九雖色“隱陶輪間,與眾作息”,但與當時名流如萬曆進士、太僕少卿李日華,萬曆進士、御史樊玉衡等,頗有唱和。李日華在所撰《紫桃軒雜綴》中,對他評價很高,並曾寄詩說:“為覓丹砂到市廛,松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去泛蘭亭九曲泉。”樊玉衡亦有贈詩云:“宣窯薄甚永宣厚,天下馳名昊十九,更有小詩情動人,匡廬山下重回首。”

他致畢生精力於陶瓷事業,所制薄胎精瓷,妙絕人間,自號壺隱道人。他所燒造的瓷器色料精美,諸器皆佳。最著名的有流霞盞,其色明如硃砂,猶如晚霞飛渡,光彩照人。又有卵幕杯,薄如蟬翼,瑩白可愛,一枚才重半銖(約合1.1克),四方不惜重價求之。他所製作的壺類,風格典雅,色淡青,無水紋,還造有帶朱色的紫金壺,壺底款為"壺隱老人"。因為他製作的瓷器別具特色,所以人們把他燒制瓷器的窯稱之為"壺公窯"。明代李日華贈詩云:"為覓丹砂斗市廛,松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去汛蘭亭九

昊十九畫像

曲泉。明代萬曆年間任御史的樊玉衡贈詩曰:“宣窯薄甚永窯厚,天下知名昊十九。更有小詩清動人,匡廬山下重回首。” "故宮博物院藏有昊十九所作壺公窯嬌黃凸雕九龍方盂,有銘文曰:"鈞爾陶兮文爾質,龍函潤珠旭東壁,萬曆吳為制。"

吳十九編輯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宣窯薄甚永窯厚,天下馳名吳十九;更有小詩清動人,匡廬山下重回首。”這是明代萬曆年間任御史的樊玉衡贈給吳十九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並高度讚揚了吳十九的制瓷技藝與文才。吳十九本姓吳,又名吳為,江西浮梁景德鎮人。生於嘉靖前期,卒於萬曆後期(公元1522一1620年間)。

•中文名

•吳十九

•別名

•吳為

•出生地

•江西浮梁景德鎮

•出生日期

•嘉靖前期

•逝世日期

•公元1522一1620年間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評價

1.

1人物簡介

2.

2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編輯

他是明代以製造高度精巧薄胎瓷器而極負盛名的制瓷名家。吳十九出身於數代以制瓷為業的家庭,家境清寒,性不嗜利,聰穎博學,工詩善畫。他致畢生精力於陶瓷事業,所制精瓷,妙絕人巧,自號壺隱道人。他所燒造的瓷器色料精美,諸器皆佳。最著名的有流霞盞,其色明如硃砂,猶如晚霞飛渡,光彩煥人。又有卵幕杯,薄如蟬翼,瑩白可愛,一枚才重半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四方不惜重價求之。他所製作的壺類.風格典雅,“色淡青,如官、哥器,無水紋”。還造有帶朱色的紫金壺,壺底款為“壺隱老人”。因為他製作的瓷器別具特色,所以人們把他燒制瓷器的窯稱為壺公窯。《景德鎮陶錄》有關於壺公窯的專門記載。

人物評價編輯

明代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曾記述吳十九的瓷器,並贈詩云:“為覓丹砂斗市廛,松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去帆蘭亭九曲泉”。清乾隆年間《陶說》的作者朱琰也題詩追贈“龍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總後塵,獨有流霞在江上,壺中高隱得詩人”。這些都說明吳十九所造瓷器為人所珍視。在故宮博物院,藏有吳十九所作的壺公窯嬌黃凸雕九龍方盂,口有銘文曰:“鉤爾陶兮文爾質,龍函潤珠旭東壁。萬曆吳為制。”1973年在景德鎮市境內,出土了一塊吳十九兄弟吳十的墓誌,這是一塊世所少見的青花瓷圓形墓誌,直徑22厘米,志文以青料盤書,共三百六十二字,從中可推知吳十九的姓氏與身世。

青花吳昊十墓誌
明萬曆 (公元1573—1620年) 直徑21.6厘米 墓誌以青料作盤香式書寫,總計359字。吳邦振,行昊十,江西浮梁人,是明代景德鎮窯一位技藝超群而名播瓷苑的制瓷巨匠昊十九的兄輩。這塊墓誌的出現,使得自清代以來一些文獻中對昊十九事跡所作的含混而錯誤的記載,不僅得到了澄清和糾正,而且還使得這位制瓷藝師的事跡成為信史,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志文為:“吳公諱邦振,行昊十,號近泉先年生,浮之景德人也。祖昺五公;父明四公,母蔣氏;三代皆不仕。承父業,頗勵志,然有大聞。惟公諄朴,亦仰其厚重,莫不敬且愛也。公生於正德戊寅年六月十五日子時,娶鎮市王升十二之女孺人曰蘭真,生男文博。孺人享年四十一而歸,文博亦早逝矣。公半百,續兄邦昌次子文翰,娶里村程氏,有孫矣。公復娶何氏,亦無出耶。又娶沈氏,得女引香,適南門程怡四四。又幸得子文光,娶樂邑洪氏,喜有孫與女矣。何氏生於嘉靖甲午九月初一日酉時,不幸於萬曆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申時,今擇歸焉。卜葬於朱墝塢海螺山曉一公之墓上左,寅山申向。且喜山環水饒,峰疊層巒,將公之窀,亦寄於何氏之右耶。是年公壽七十有九,敬擇於萬曆二十四年十月初八日寅時,與公金磚寄焉。戌時,何氏亦歸穸矣。銘曰: 天降厥精,地降厥靈。八方奠麗,四象鹹平。 淑人宅兆,萬載永貞。螽斯迭迭,孫子繩繩。 侄文魁書。男文翰,文光,媳洪氏引真。孫國珍,國瑞,國玲,國琇。孫女迎弟。養子招六,媳歐氏。孫汝貴。出嫁女引香。侍妾清香。”
吳昊十九 吳昊十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