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武陵春圖卷

吳偉武陵春圖卷

《武陵春圖》卷,明,吳偉繪,紙本,墨筆,縱27.5cm,橫93.9cm。 此畫鈐“小仙”、“次翁”印2方。 ”鈐“舊王孫”、“溥儒之印”印2方。

吳偉武陵春圖卷

《武陵春圖》卷,明,吳偉繪,紙本,墨筆,縱27.5cm,橫93.9cm。
本幅無作者款識。
此畫鈐“小仙”、“次翁”印2方。引首近代溥儒書:“武陵春色,大千先生命題。溥儒。”鈐“舊王孫”、“溥儒之印”印2方。本幅有清洞徑居士題句,鈐張大千“不負古人告後人”、“大千好夢”等鑑藏印共6方。後幅有明徐霖書“武陵春傳”,近、當代葉恭綽、吳湖帆、向迪宗、羅惇暖、顧飛、溥儒、吳定山、謝稚柳等10家題記。共鈐印36方。
圖中女子武陵春的面部和衣紋均以細勻的淡墨線條繪成,只在眼眸、髮髻處用重墨點染,這種特殊的用墨方法不僅形成了生動的墨韻,同時也令畫面清雅秀潤,更貼切地表現出女主人的纖秀文靜之美。此外,吳偉在創作上還採用了借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以石桌上陳設的琴、筆、硯等文房用具揭示出武陵春內在的文化修養,以石桌左側的盆景梅花象徵武陵春心志如梅的高尚情操。以這些帶有寓意性的物品作為襯景點綴畫面,無疑在充實武陵春形象的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感受。吳偉憑藉其精湛的藝術造詣曾分別於明成化和弘治年間奉召進京供奉宮廷。他性情孤傲,不慕權勢,為朝廷內外的惡濁環境所排斥。返回江南後,他常以飲酒狎妓遣釋鬱悶的心境,所以,他對青樓女子的生活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當他聞知富有文采的武陵春身在青樓而不受所處境地的影響、對愛情忠貞不渝時,為之深深感動,遂援筆作此圖,以示對武陵春的同情與敬仰。清吳麒《圖繪寶鑑續纂》認為吳偉“畫人物落筆健壯,白描尤佳”。此幅便是吳偉晚期白描畫中的精品。吳偉的白描人物宗法唐代吳道子和宋代李公麟,強調線條自身婉轉流動的韻律感和塑造形象的精確性。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姜紹書《無聲詩史》、徐沁《明畫錄》、王肯堂《郁岡齋筆塵》,清謝堃《書畫所見錄》著錄。
撰稿人:李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