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是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投拍,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制的電影。該片由導演徐耿執導,尤勇、鄭昊等主演。 影片以華西村吳仁寶老書記的生平事跡為原型,集中展現了吳仁寶老書記帶領華西人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歷程, 於2012年10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20世紀60年代,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投身華西村的建設中,平整土地,買石磨,辦廠。與吳仁寶一起長大的老張失去了唯一的兒子,為了解除張家夫婦的喪子之痛,吳仁寶把小兒子阿四送進了張家大門。20世紀80年代,吳仁寶沒有按照中央指示實行分田到戶,而是依據華西村情況選擇“宜統則統”的路線。華西村工業發展進入了騰飛階段,經濟產值飛躍。20世紀90年代,華西村上市。吳仁寶領著華西人走出了一條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致富之路。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尤勇吳仁寶(早年)
吳仁寶吳仁寶(晚年)
鄭昊小鄭
張建新吳妻
高強王書記
李迎新縣領導

職員表

導演徐耿
編劇唐宇 / 徐耿
攝影尚志強
配樂鄒野
美術設計張成明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

角色介紹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早年) 演員尤勇
華西村黨委書記(早年),從20世紀60年代起,投身於華西村的建設事業中,平整土地,買石磨,辦廠,帶領全村人踏上了一條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之路。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晚年) 演員吳仁寶(本人出演)
華西村黨委書記(晚年),在20世紀80年代時,依據華西村情況選擇走田地“宜統則統”的路線。20世紀90年代,見證了華西村上市,工業發展騰飛的歷程,幫助華西村實現了經濟產值的飛躍。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同名電影]
小鄭 演員鄭昊
吳仁寶的秘書,為華西村的建設事業奮鬥近50年,從“小鄭”變成“老鄭”,見證了華西村的風雨巨變。每當吳仁寶有關於建設華西村的新想法,他都會叫小鄭幫他畫下來,他也是華西村的藍圖設計師。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仁寶[同名電影]
吳妻 演員張建新
吳仁寶的妻子,初時對丈夫吳仁寶一心撲在工作上,忽略了自己而有所埋怨,後被吳仁寶的奉獻精神所打動,對吳仁寶的事業選擇給予了理解,並在生活上默默支持丈夫。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1、與演員尤勇以往塑造的硬漢形象不同,這次他需要塑造的是一位華西村村支書形象。需戰勝時間跨度大的挑戰,刻畫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近40年時間裡的吳仁寶形象。

2、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在片中本色出演晚年的自己,成為影片一大亮點。

3、在拍攝一場村民們挑燈夜戰的大場面時,演員鄭昊與200多位民眾演員反覆拍了28遍。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吳仁寶》是一部人物傳記片,以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支部書記吳仁寶的生平事跡為原型,採用紀實手法,以吳仁寶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為主線,展現他老當益壯、退而不休的一面。同時,以昔日的回憶為輔線,展現吳仁寶的奮鬥經歷,從而塑造了一位敢想敢做、全心全意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村幹部形象。

拍攝過程

影片經過幾年精心籌備,於2012年3月正式啟動,面向全國遴選電影主創,在廣泛比較、深入研判的基礎上,選擇曾經導演過《豆蔻年華》、《警察有約》、《小兵張嘎》等作品的導演徐耿執導,由主演過《錢學森》、《有話好好說》、《風和日麗》等作品的演員尤勇擔綱主演,編劇唐宇深入華西採訪,撰寫劇本。影片於5月10日開機,6月14日殺青。經過反覆修改後,於8月16日一次性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查,獲得放映許可證。

影片評價

電影《吳仁寶》可以說是一部先進人物的心靈史,是一部中國農民的奮鬥史,是一部改革發展的探索史。據悉,該片作為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精品力作,對於激勵廣大觀眾特別是黨員幹部學習先進、爭做先進必將產生強大的正能量。 (網易網評)

通過學習影片,從平凡中看到了崇高,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深刻體會到作為黨員幹部,必須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時刻服務民眾,時刻為民眾排憂解難,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新華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