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誌

卷第十 卷第十四 卷第二十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黃山書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安徽歷代方誌叢書
精裝: 36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46100296
條形碼: 9787546100296
尺寸: 21.2 x 14.6 x 2.4 cm
重量: 567 g

作者簡介

合著者:(清朝)趙燦 含山縣地方辦公室

內容簡介

《含山縣誌(康熙)》內容簡介:康熙《含山縣誌》是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修鈔本,是含山縣誌第三次志本,它以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七月含山縣令牟蓁主修本為主本,以清順治八年辛卯(1651年)知縣朱長泰主修版本為佐本,兩本編纂參合而成。纂修始於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成於季夏。清入主中原,定鼎之初,天下太平,康熙特詔令各府州縣廣開志載。含山原屬和州,古歷陽界(今和縣),地處長江北岸,江淮要衝。三國時,曾為吳魏百戰地,是歷史兵家必爭之地。又與金陵隔江相對,也是明初定鼎金陵的京畿要地。縣境四面環山,山巒矗立,形勢險要,歷史名勝眾多。從《朱志》本到含山縣《康熙志本修鈔本》,經歷三十多年,其問戶口增損,田賦變動,社會衍化,歷史演變均需再修志書。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時任含山縣知縣的趙燦,屬當時科第名流,有中原耆宿美譽,掌縣誌主修,監修為儒學教諭林搏雲、訓導吳自立,延請含山貢生學士中之優秀者唐廷伯、王畿、鍾彝、張於甲、毛振華、唐廷對等,又以縣典史官李鈺為督修,因此含山縣《康熙志本修鈔本》內容基本完善,資料較為翔實。然含山縣《康熙志本修鈔本》因歷經戰亂,縣無存書,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特遴選本縣林頭鎮工於書法小楷的許業熙老先生按金陵圖書館藏書《含山縣康熙志本修鈔本》手抄,由於出自一人手筆,又未加以細校,訛誤疏漏在所難免,且多處有未解之疑。
康熙《含山縣誌》按舊志體例編寫,結構嚴謹,但文字艱深,語言晦澀,其序言及篇前小序為駢體文,成語典故較多,給斷句及理解句意增添了難度,錯漏之處,多採取理校、本校的方法予以解決,至於無法疏通者,暫付存疑。

目錄

含山縣誌序(趙燦)
再序
含山縣誌序(林搏雲)
含山縣誌序(吳自立)
含山縣誌序(許暢)
重修含山縣誌後序(唐廷伯)
朱志原序(朱長泰)
牟志原序(胡松)
牟志後序(牟蓁)
修志姓氏
舊修含志姓氏
凡例
舊志目錄
卷第一 圖考
卷第二 建置沿革
卷第三 星野
卷第四 疆域
卷第五 山川
卷第六 風俗
卷第七 城池
卷第八 戶口
卷第九 田賦
卷第十 物產
卷第十一 職官
卷第十二 公署
卷第十三 學校
卷第十四 選舉
卷第十五 祠祀
卷第十六 丘墓
卷第十七 古蹟
卷第十八 名宦
卷第十九 人物
卷第二十 孝義
卷第二十一 列女
卷第二十二 僑寓
卷第二十三 仙釋
卷第二十四 藝文詩
卷第二十四 藝文記
卷第二十四 藝文序
卷第二十四 藝文傳
卷第二十四 藝文頌
卷第二十四 藝文贊
卷第二十四 藝文祭文
卷第二十四 藝文碑文
卷第二十四 藝文續編
點校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