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

同舍,所棄相同。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tóng shè ㄊㄨㄙˊ ㄕㄜˋ
同舍

詞語釋義

所棄相同。《韓非子·奸劫弒臣》:“人臣之所毀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謂同舍。”
(1).共居一舍。舍,館舍或官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宋 曾鞏 《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治平三年夏,得洪君於京師,始契約舍之士,聽其琴於相國寺之維摩院。”
(2).住同一館舍的人。《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時有滄州人茅焦,適游鹹陽,寓旅店,同舍偶言及此事,焦憤然曰:‘子而囚母,天地反覆矣。’”
(3).指同僚。 唐 杜甫 《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詩:“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輝光。”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予在館中時,盛暑中傅崧卿給事以冰餽同舍。”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同舍展歡謔,失語輒面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