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盆地

吉隆盆地

中國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層位發現地。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希夏邦馬峰北側,馬拉山南,吉隆縣境內。北窄南寬,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吉隆藏布由北向南流經盆地,入尼泊爾後匯入恆河。吉隆是通往尼泊爾的重要口岸。吉隆盆地發育了一套以上新統為主的河湖相地層。1975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在沃馬組地層中發現了大批三趾馬等動物群化石。主要有吉隆三趾馬、西藏大唇犀、狍鹿、小古長頸鹿、葛氏羚羊、吉隆短耳兔、鬣狗等化石。這一化石群和中國北方三趾馬動物群相似,其發現說明青藏高原自上新世以來的1000萬年間,上升幅度約3000米。

正文

中國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層位發現地。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希夏邦馬峰北側,馬拉山南,吉隆縣境內。北窄南寬,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吉隆藏布由北向南流經盆地,入尼泊爾後匯入恆河。吉隆是通往尼泊爾的重要口岸。吉隆盆地發育了一套以上新統為主的河湖相地層。1975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在沃馬組地層中發現了大批三趾馬等動物群化石。主要有吉隆三趾馬、西藏大唇犀、狍鹿、小古長頸鹿、葛氏羚羊、吉隆短耳兔、鬣狗等化石。這一化石群和中國北方三趾馬動物群相似,其發現說明青藏高原自上新世以來的1000萬年間,上升幅度約3000米。

吉隆盆地位於希夏邦馬峰西北坡,為一南北向斷陷盆地。吉隆盆地系統主要由吉隆坳陷、吉隆沃馬間坳陷、沃馬坳陷及沃馬南坳陷共同組成。盆地的發育主要受藏南拆離系和南北向斷層共同控制,盆地基底為特提斯喜馬拉雅岩系侏羅紀灰岩板岩所組成的褶皺系統,盆地南邊界為藏南拆離系的分支體系,盆地東部邊界為南北向裂谷系統的南北向正斷層,盆地北側為馬拉山穹窿,盆地西部為自然邊界。吉隆盆地控盆構造的演化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盆地基底地貌和控盆構造形成期(大於7.2Ma):在盆地沉積以前,中上地殼岩石熔融產生的岩漿侵位導致藏南拆離系(STDS)的形成以及拆離繫上盤北側一系列東西向鏟式正斷層的發育,形成盆地先期的東西向半地塹構造及地貌特徵,但此時盆地東西向上沒有大的地形高差。後期的東西向伸展作用導致盆地東邊界南北向正斷層的發育,切割了先期形成的掀斜斷塊,上盤地塊下降並產生牽引構造,並於兩盤間大量發育斷層角礫岩。此時各坳陷東西剖面上西高東低的箕狀地貌開始形成,盆地形態整體上從東西展布轉換為南北齒梳狀。後期盆地北緣在晚期垮塌作用下形成盆地北邊界正斷層並發育次級滑塌褶皺。盆地沉積期(7.2Ma~1.8Ma):在此期間,雖然在青藏高原有過多次隆升事件,但相對於盆地沉積範圍內,大都以整體抬升為主,控盆構造整體上趨於相對穩定階段。盆地內及邊界未發現同沉積構造活動的跡象,這一穩定期也為湖盆沉積、發育,古生態的繁衍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南北斷裂重新活動期(小於1.8Ma):最早在早更新世頂蓋礫岩沉積末期,盆地東邊界南北向正斷層重新開始活動,將發育於兩側的頂蓋礫岩沉積切割開來,根據最新的地震資料顯示,盆地東邊界斷層可能到現在仍在活動中。自盆地邊界形成後,其演化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7.2~5.8Ma):初期封閉湖盆,主要由與藏南拆離系相關的東西向掀斜斷塊所控制。在溫濕的灌叢草原-森林氣候環境下,形成盆地底部粗粒的扇三角洲沉積。6.9~5.8Ma間,構造和氣候趨於強烈振盪期,形成數套近濱相沼澤相沉積旋迴。在盆地周圍出現了三趾馬動物群及其生態系統。第二階段(5.8~5.4Ma):溫濕封閉湖盆,形成一套青灰色近濱相沉積。後期蒸發量加劇,沉積環境漸趨氧化,形成淺黃色-灰黃色近濱相沉積。第三階段(5.4-3.9Ma):氣候趨向相對乾冷,盆地開始衰退萎縮,由封閉湖盆向開敞型湖盆轉變,辮狀河道體系和紅色氧化鐵帽廣泛發育。第四階段(3.9-1.7Ma):伴隨3.6Ma左右青藏高原又一次大規模快速隆升,盆地氣候進一步變冷,開敞性盆地再次成為封閉湖盆並接受三角洲-湖相沉積,可能的南北向裂谷作用使各盆地連為一體形成統一的吉隆湖盆。後期喜馬拉雅山南部水系切穿喜馬拉雅山,吉隆河橫穿湖盆與喜馬拉雅山南部水系匯合,湖盆消失。在原湖相沉積上發育一套第四紀山前河流相頂蓋礫岩沉積。研究區氣候及沉積環境等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活動的控制。不同的構造背景產生不同的沉積相組合規律及相應的氣候背景,而氣候因素會影響到地貌、水流補給方式等反作用於相應的構造活動。

配圖

11

相關連線

http://www.digest.sc.cn/2008/01/08/20080108130294440014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1844.htm#sub10118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