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教育廳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實施意見
(吉林省教育廳 2007年3月19日)
按照國家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部署,經教育部批准,自2007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學校全面開始進行新課程實驗。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03〕6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切實加強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領導
省政府決定成立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負責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日常工作。
省教育廳組織成立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專家工作組,對新課程實驗的決策、實施、監控提供諮詢和科研支持,在課程管理、教學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全程跟蹤指導,保證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順利進行。專家組由高校課改專家、教研室教研員和普通高中一線骨幹教師組成。
各地均要建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保證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順利進行。
二、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
省教育廳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實際,研究制定《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試行)》,並從2007年秋季起,從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實施。各地要嚴格執行新課程方案,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三、研究制定考試評價制度配套改革方案
省教育廳組建專項工作組,按照“從我省實際出發,堅持有利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高校科學公正選拔人才”的原則,在廣泛調研論證、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我省聯考和高中會考改革方案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方案,經省政府同意,報教育部審批後實施。
四、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順利進行
(一)加大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經費投入。
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所需專項經費,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確保各項實驗工作的順利實施。
各地要切實採取措施,整合現有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加快改善普通高中整體辦學條件,保證學校基本教學設備和設施滿足新課程教學的需要。
(二)切實加強普通高中教師隊伍建設。
省教育廳會同省編辦、省財政廳,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吉林省普通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核定深化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吉政辦發〔2004〕65號)要求,結合新課程實驗的實際需要,合理調整普通高中學校教師編制,充實專任教師隊伍。要保證新課程中新開設學科任課教師編制,開齊科目,開足課時。
(三)認真開展高中新課程實驗培訓工作。
省教育廳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統籌規劃,由省教育學院等院校具體組織培訓,從2007年至2009年分階段進行。在教師繼續教育基礎上,重點開展新課程通識培訓、學科培訓和教材培訓,做到相關教育行政幹部、校長、專任教師全員培訓。要充分依託“教師網聯”加快教研、培訓網路和教學資源庫建設步伐,逐步形成面向我省所有普通高中的現代化教研培訓網路。加強業務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及時解決學校和教師在新課程實驗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統籌規範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建設工作。
按照教育部要求,統籌確定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用書選定工作,保證教學需要。規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選修課程等課程資源建設,建立課程資源共享機制,合理安排普通高中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特別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和現代化教育網路建設。高度重視新開設的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提高高中現代化教學水平。
(五)建立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聯繫制度。
選擇各層次具有代表性學校作為實驗基地,重點加強新課程實驗的指導和監測,研究突破校本教研製度和校本課程開發難點,形成在學校層面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機制,使新課程實驗過程同時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並通過樣本校的探索為全省高中新課程實驗提供經驗,逐步建立健全與高中新課程相適應的學校管理制度。
(六)加強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專項督導評估。
各級督導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督導評估制度,把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納入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專項督導評估工作,監督檢查學校新課程實驗工作,推動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健康發展。
(七)做好輿論宣傳與發動工作。
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廣泛宣傳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深遠意義、目標和工作安排,做到人人皆知,在全社會營造有利於新課程實施的良好氛圍。建立社會、家庭、學校有效參與課程改革的新機制,確保和諧穩定局面。
附屬檔案: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