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中華文化研究會

吉林大學中華文化研究會

活動時間:2010年9月 活動時間:2011年4月 活動時間:2011年5月

摘要

吉林大學是一個文化中心,而吉林大學中華文化研究會是吉林大學的文化中心。中華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07年,社團以“秉承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為宗旨;以“繼承推廣中華文化,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現狀、中西文化比較借鑑與交流”為核心。
中華文化研究會將以認知、理解、分析、普及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為目的,超越固化格式深刻理解我國文化的真正內涵,關照現實生活之中的文化現象,從各個角度、各種載體上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現狀、中西文化差異及融合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推廣。

協會簡介

本會是在我院黨政領導和學生工作辦公室指導下獨立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學生民眾團體,自創會以來在文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受到了全校師生的普遍好評,協會成員的優秀思想和文章也得到了教授、導師的讚賞。協會共設秘書部,活動部,宣傳部,外聯部,文化部五個部門協調日常工作,並與同為社、朔風文學社等校內知名社團建立了友好關係,我們將以發表文章、參與活動等方式繼續加深合作,共同進步。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學院自身的專業優勢,以理論聯繫實際,擴大社員知識面,使其關心和了解中華文化的發展及過去。以活躍學術氣氛,提高學術水平為目的,在帶領全院乃至全校同學關注中華文化,學習了解中華文化。本會主要致力於學術問題的討論、研究、宣傳、交流。通過舉辦文化經典、文化講堂、文化論壇、文化比賽、文化節、發行學術報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廣建對內對外聯繫,整合校內外學術資源,加強學術交流,來提高會員的學術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中華文化研究會將為大家提供一個自由發揮的舞台,讓大家能夠盡情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也為想得到鍛鍊的同學創造機會,在社團活動中學習,提高自己的獨立策劃、集體合作、動手和交際等多方面的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完善自我。同時也豐富了你的課餘文化生活。也吸引一些有著共同志趣的同學走進大學生文化研究工作室,共同學習,共同體驗文化探究的經歷。同時,使同學們認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濃厚底蘊,以此提升個人文化修養,也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並逐步熱愛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研究會期待有才華、有能力的你到我們社團來,為我們社團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就讓我們一起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遨遊和飛翔吧!親愛的同學們,中華文化研究會期待你的加盟!

協會會旗

協會組織結構

各部門工作職責:
1. 會長:
代表本社團的形象,代表本社團參加重要活動及會議,全面負責本社團的各項工作,把握社團的發展方向,處理社團遇到的問題,起到帶頭作用,向本社團負責。(管理組織各項活動經費)
2. 副會長:
協助會長處理本社團的各項工作,向會長負責,下對各部門具體工作做到幫助與指導,做好會長與部長之間的溝通工作,使得社團的各項工作能順利有效進行。
3. 部長職責:
負責本部的各項工作安排,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向會長,副會長負責。
4. 幹事職責:
協助部長的工作,完成部長分配的各項任務,向部長負責。
5.各部門職責
(1)秘書處
負責社團內部資料(會議筆錄,活動計畫書,調查報告,活動總結,照片資料,媒體報導)的管理;負責活動日誌的編寫,整理活動總結;負責社團資料以及社員檔案的管理,管理社團經費。
(2)外聯部
負責與領導機關、社會人士、新聞媒體及各項活動相關單位的溝通聯繫,保證日常工作及活動的正常進行,為社團爭取更多的支持,大型活動時社團內部人員負責聯繫合作單位及贊助資金的落實。
(3)宣傳部
負責社團對外形象設計;負責社團活動中對校內及校外的宣傳工作,擴大影響;負責歷次活動海報、宣傳品的設計製作。從中設立網路宣傳工作組,負責協會BLOG網路宣傳與維護、視頻與相冊資料整理工作,以及人人網宣傳。
(4)文化部
負責管理社團內部各個小組,負責整理組內討論結果形成文字稿件,為組內討論提供學術上支持,制定每次活動的主題及討論方向。
(5)活動部
負責社團活動的一切組織工作,做到通知到位,還有條幅的審批。加強橫、縱聯繫;提高合作意識,拓寬活動渠道,提高活動層次。
協會下設若干學習分組
文學詩詞組
歷史文化組(俠文化)
儒家文化組(周易文化)
道家文化組
禪佛文化組
琴棋書畫組
名勝古蹟組
民族文化組
語言文化組(相聲戲曲)
服飾文化組

協會章程及成員權利義務

一、 協會名稱:中華文化研究會
二、 協會宗旨:弘揚中華文化,以認知、理解、分析、普及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為目的,超越固化格式深刻理解我國文化的真正內涵,關照現實生活之中的文化現象,從各個角度、各種載體上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現狀、中西文化差異及融合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推廣。
三、 協會章程:
第一條 本會全稱為吉林大學中華文化研究會。
第二條 本會是在我院黨政領導和學生工作辦公室指導下獨立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學生民眾團體.
第三條 本社團的宗旨充分發揮學院自身的專業優勢;以理論聯繫實際,擴大社員知識面,使其關心和了解當中華文化的發展及過去,以活躍學術氣氛,提高學術水平為目的,在帶領全院乃至全校同學理論修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四條 本學會主要致力於學術問題的討論、研究、宣傳、交流。通過舉辦學術講座、沙龍、發行學術刊物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廣建對內對外聯繫,整合校內外學術資源,加強學術交流,來提高會員的學術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四、 檔案歸檔制度:
由秘書部負責整理、蒐集社團的日常活動情況。各部分工合作,組織活動,最後由秘書長負責整理。
五、 財務制度:
具體由第一副秘書長掌管社團財務,舉辦活動項目經費主要由學院撥給和社團自有資金。
六、年度工作總結及計畫:
(一)、 協會活動。 1、換屆大會 2、社團納新
3、文學講座 4、文化論壇
(二)、與本學院諸位名師取得了聯繫,將組織多次講座沙龍。
(三)、未來的一年,我們將不辜負學院老師的期望,一如既往的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為學院的同學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
協會成員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
1.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對學會工作有建議、批評監督的權利
3.參加學會學術交流、培訓活動,享有作品或創作成果推介展示權
4.因創作或研究成績突出獲得的學會獎勵或榮譽
5.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申請學會代理申訴、辯護等維權服務
6.有權參與各項調研、實踐活動,經批准獲得助學、調研等相關支助
7.會員有退會自由,會員多次無故不參加學會活動,作自動退會
義務:
1.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關心本會工作,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2.積極從事學術研究,經常撰寫學術論文
3.積極完成本會委託的調研、創作等工作或任務
4.協助學會組織活動,積極為學會創收、引入捐助等方面提供努力

協會活動介紹

在去年一年中,我協會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在9月,中華文化研究會舉行了換屆大會。新一屆社團組織籌備好之後,我們承辦了“文化認知”系列沙龍中以“國學與幸福人生”為題的第一場沙龍會(總第五場)。之後又邀請吉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孟兆臣開展了文學講座:漫談紅樓夢主。 在校內舉辦的活動:
中華文化研究會換屆大會
活動時間:2010年9月
活動目的:為進一步明確社團宗旨,增強社團成員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並且進一步了解自己肩上的傳承歷史文化的重擔,進一步在文化的海洋中探求,從而為中華五千年的炫目文明曾光添彩。同時,本次大會也完成了08和09級成員的職務交接,進一步明確了社團的發展方向。
活動過程:09級成員魏娉主持會議,會上前任社長勾文章介紹了社團的目的和宗旨,公布了09級成員的職務安排,新社長09中文李鵬雲同學以及所有新上任的09級成員都做了發言,大家表達了通過自己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以使中華文化研究會越走越好的決心和美好願景。在場的每一名成員都深受震撼,表達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之情。
社團納新
活動時間:2010年10月
活動目的:為擴大社團影響力,吸收2010級新同學中熱愛中華文化,有志投身於傳承中華文化的積極分子加入到中華文化研究會的大家庭中來,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研究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成果:作為一個校內社團中的新星,中華文化研究會以其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和熱情坦誠的態度,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吸引了百餘名新成員,通過納新活動,使中華文化研究會獲得了新鮮的血液,更有利於社團今後的進一步發展。
滿語學習班
活動時間:2010年11月--12月
活動地點:經信教學樓
活動目的:時至今日,這個人口總數達一千萬的民族,其語言卻行走在消失的路上。滿族人民在嘉慶朝以後懂得滿語的人數銳減,雖然歷代統治者使用了很多方法企圖拯救滿語,但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至清末滿族懂得滿語的人已經很少了,在辛亥革命以後大多數滿族人民已經改用漢語。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目前能夠掌握滿文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只有黑龍江省少數偏僻鄉鎮的老人和部分語言學專家還能使用這種語言。如果不儘快進行搶救,幾十年後,我們只能面對著浩如煙海的滿文史料望洋興嘆;只能無助的看著這種語言的消亡。面對這種嚴峻的情況,我們行動起來,以自己微薄的力量阻止滿語逝去的腳步。我們沒有專業的老師,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沒有成體系的完善的教材,沒有固定的教學場地。但是我們憑藉著自己拯救民族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克服了種種困難,開辦了吉林大學第一個滿語學習班。
活動成果:引起了校內外媒體的強烈反響。吉林大學新聞網報導了此次學習班,而後新華社發出了專題通訊,搜狐、網易、振興東北網和香港文匯網等十幾家報社、網媒進行了報導,並且受到吉林教育電視台的關注。
《蘭亭序》研討會
活動時間:2010年11月
活動地點:新食堂
活動內容:對王羲之的《蘭亭詩》,歷代文人或批評家們都有過諸如“清拔超邁,標新越俗”之類的字眼,對於蘭亭修禊之事,大多數人用:“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來形容魏晉知識分子的達觀和瀟灑,但是透過歷史的迷霧就可以看到:縱情山水的背後,是血與淚的悲歌。
倉央嘉措研討會
活動時間:2010年11月
活動地點:新食堂
活動內容: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在詩中得道……
文學院社聯社團推介會
活動時間:2010年11月
活動地點:三教一階
活動內容:為活躍校園生活,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周易》探討會
活動時間:2010年12月
活動地點:新食堂
活動內容:《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中華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現代生死學”主題討論
活動時間:2010年12月
活動地點:新食堂
活動內容:人一生出來就是一直在趕一直漫無目的一直毫無目標的往前沖,說到底為了什麼自己也不知道,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且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下一秒在你身邊的人會不會還在你身邊。
講座《漫談傳奇中的愛情故事》
活動時間:2010年12月
活動地點:東榮大廈10樓會議室
活動內容: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愛情一直是千古不移的文學主題,其中既有花鬼狐妖的異類情感,又有才子佳人的恩愛纏綿,更展現了普通民眾的真情實感,“傳奇”取得的藝術成就,是中國古典小說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由興波)
解讀《追憶似水年華》
活動時間:2011年4月
活動地點:新食堂
活動內容:作品細膩刻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上流社會、文人雅士,從單純地描寫人類社會轉向對人類心理情緒的分析,完成了在文學作品中對人類情感的第一次成熟地剖析,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成為文學史上新的文學形式發軔的標誌。
講座《網路詩詞十年》
活動時間:2011年5月
活動地點:經信F2階
活動內容:馬大勇教授講述了近十年網路詩歌的特質,其一是具有悲憫凝重的人文情懷,其二是自由多元的思想取向,還有就是守正開新的藝術追求。馬教授結合近十年的網路詩詞佳作,如胡僧、李子、孟依依噓堂等網路著名詩人的作品,分析了網路詩詞的新詩與古典的融合。並指出網路詩詞在發揚和創新古典詩詞的作用,並說明網路詩詞為古典詩詞融入了新的生命。馬教授同時說明網路詩詞中充斥著99.99%的垃圾作品,但無可否認有精品佳作的出現,看網路詩詞要從其中的最高成就來評價,這是對當代文學史負責。最後馬教授引用網路著名詩人李子的詩“種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作結尾說明網路詩詞的發展會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
講座“魅力漢服”大講堂
活動時間:2011年5月
活動地點:經信F2階
活動內容:邀請愛好漢服的同學試穿上十餘件精美的漢服,逐個展示了不同款式的漢服,講解了漢服的名稱、風格和特色等知識。隨後講到了近年漢服興起以及全國各地開展的漢服運動。漢服社的負責人著重強調了漢服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如成童禮、成人禮、 樂藝、射藝,還有傳統節日活動如重陽登高、上元燈會、中秋拜月、七夕乞巧等。並說明漢服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服飾,漢服的宣傳是為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明和推動中華文化復興。
活動成果:很多愛好漢服的學生表示聽了此次講座收穫很多,以前覺得漢服只是傳統的服飾,聽了講座後深入了解到漢服不僅僅是表面的精美,漢服背後的傳統節日和文化更是精彩。
中華文化研究會在過去的一年裡,經歷了換屆選舉、經歷了納新、送走了很多老面孔、迎來了不少新笑臉,人事變更常有,但不變的是信念。中華文化研究會的成員一直致力於傳播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讓同學們從中華文化中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思想、觀念及人生道路,幸福並快樂地度過這一生!

結束語

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思,在文學的激情中飛揚。兩年的風風雨雨、兩載的歷經磨難,現在,看著當初創辦“中華文化研究會”的學長們要離開校園,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我們心裡有些許的忐忑,但更多的是一分責任、一份承諾。
“中華文化研究會”是由一批對中華文化有著共同熱愛的年輕人組成的,他們青春、富有激情、有超強創造力,他們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一起探討中華文化,吸收傳統文化中值得借鑑的精華。
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年輕人,我們“中華文化研究會”才會迸發出蓬勃的生機。在過去的一年裡,社團與校外媒體、學校、省電台和校內其他社團一起合作,完成了換屆選舉、納新、還成功舉辦了多場講座、組織同學觀看電影、戲劇。讓國學的芬芳灑滿吉大校園,讓文化的氣質注入每個吉大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