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撂鑼

合陽撂鑼

是黃河文化中的奇葩以鑼鏗鏘有力的聲音和節奏,給視覺以和諧與整齊感、渾然一體,餘味無窮。梅花鼓緊湊、流暢而動聽,與饒、鑼形成回應,強弱分明,剛柔並濟。

基本特徵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撂鑼自形成以來,經過發展,具有以下特徵:

..

1、以鑼鏗鏘有力的聲音和節奏,給視覺以和諧與整齊感、渾然一體,餘味無窮。
2、梅花鼓緊湊、流暢而動聽,與饒、鑼形成回應,強弱分明,剛柔並濟。
3、九圓鼓舞姿優美,泛音動聽,獨居一格。

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撂鑼以鑼為舞具,展示舞蹈動作,用於行進或廣場表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2、研討價值。撂鑼把戲劇中的“擂鼓”用於梅花鼓,與舞蹈結合,對於研究民間舞蹈、民樂與風俗習慣有一定的研究借鑑價值。

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

大鼓:1個或4個
小鼓:梅花鼓12個,打九圓8個
..

大鐃:50副
中鑼:50個

主要作品

行進撂鑼、梅花鼓、打九圓

瀕危狀況

1、表演人才出現斷層。如打九圓僅只有王貞祥能夠熟練表演,隨著老藝人的謝世,出現了人才嚴重缺乏的問題。
2、陣容不齊,行當不全。撂鑼是屬於集體表演藝術,要求整齊、協調,因藝術上差異,使表演質量受到影響。
3、資金短缺,加之扶持不夠,撂鑼存在著自生自滅的隱患。

保護計畫

目前投入資金情況:
..

投資一萬元購置設備(集資)。
投資5000元培訓新手。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成立了部門、鄉鎮、村級三方保護組織,制定了保證方案。
2、注重隊伍建設,選拔人才,充實表演隊伍。
3、建立專研機構,從理論和技術上給予指導。

保護內容:

l、確定傳承人,給予補助。
..

2、建立撂鑼錄像、檔案資料庫。
3、扶持“打九圓”不使失傳。
4、從資金上給予資助,扶持發展。

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合陽西中雷撂鑼是分布在合陽縣馬家莊鄉西中雷村、南吳仁村的一種民間鑼鼓。據考,公元1522年,
..
此村居民由合陽坊鎮中雷村遷居,因位於中雷村以西而得名,西中雷位於馬家莊鄉3公里處,北緯35°01′,東徑110°13′,面積1.65平方公里,人口1156人,西中雷東臨黃河,悠久的黃河歷史文化,孕育了西中雷撂鑼的產生與發展,這一民間藝術獨特的表演形式,深受民眾喜愛,且延續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