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台村志

出版背景
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打造“密雲綠色國際旅遊示範區”,在司馬台長城增建旅遊設施,司馬台村全體居民整體遷移。
呂偉忠出生司馬台,呂氏家族在此傳承了20多代人代,與司馬台長城、司馬台城堡有相同的歷史。司馬台的自然景色、人文風光深深地刻在了司馬台人的骨子裡,融化在呂偉忠和全體司馬台人的血液里,對這個即將消失的山村有著刻骨銘心的深愛。
因為這份愛,加上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呂偉忠覺得有必要記錄下司馬台曾經擁有的一切,於是發起了編撰《司馬台村志》的倡議,得到了密雲縣古北口鎮黨政領導的支持,也得到了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單位有關專家學者的支持。隨後由呂偉忠個人出資編纂出版了這部《司馬台村志》,希望給司馬台留下永久的記憶。
內容簡介
司馬台村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古北口鎮東部,司馬台長城腳下,小湯河穿行其中,自然風景優美,人文風貌豐實。
司馬台村現屬密雲縣管轄。司馬台的發展歷史與密雲的歷史息息相關,也與長城的歷史息息相關。正是駐兵在司馬台城堡,才使得司馬台村逐漸形成。司馬台村屬於密雲縣古村落之一。司馬台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形態。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司馬台村的發展較快。
司馬台村雖然不大,卻是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山村。這裡不僅有令人叫絕的司馬台長城,也是羅教(羅道教)創立者講經及埋葬的地方。司馬台有“東塔、西寺、南樓、北真武”之說。東塔為羅家祠堂的塔林,西寺為佛教寺廟,當地人亦稱大寺。南樓建立在南山之上,與北面真武廟遙相呼應。司馬台城堡內還有大府、城外有花園、老爺廟、戲樓、娘娘廟等,東邊為東關、西邊為下街子,均為市民交易之地。
司馬台村人口不斷繁衍,姓氏分布不斷變化。歷史上,司馬台村曾有“呂半城、徐半街、上河有個羅大爺”之說。如今,呂、徐、張、王等姓氏人口較多,羅姓不知什麼原因,在司馬台村已經不存在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司馬台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司馬台人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展現了風采。在計畫經濟時期,司馬台人為改變山區的農業發展落後狀態戰天鬥地,為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力發展農副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司馬台人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山區特色種植,退耕還林,並大力發展農村工副業,而且,利用毗鄰北京的地緣優勢,積極外出務工。這讓司馬台人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毗鄰司馬台長城是司馬台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優勢。20世紀90年代司馬台長城旅遊的開發,進一步推動了司馬台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大大改變了司馬台人的生產生活狀態。司馬台村,從一個不富裕的山區小村,轉變為一個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民風淳樸、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解放以來,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和生產力的發展,司馬台村的人民民眾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吃穿住行的結構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農村面貌的變化更為顯著。人均收入在1988年達到600多元,是解放前的十倍以上,與1978年相比還增加了6.5倍。1992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農村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隨之大大加快。
人們的衣食住行條件與舊社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農民吃“探頭糧”、“借支糧”、“糠菜半年糧”的歷史一去不復返,現在是家家戶戶糧滿倉,吃的從過去的只求吃飽,到現在的只求吃好,主食中的細糧從過去的想都不敢想到現在的占吃糧比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上所有的農戶都是一天三頓大米白面,副食中的肉、蛋、禽的消費量也大量增加。穿的由過去的補丁摞補丁轉變到現在的款式新穎、美觀大方、高檔講究,帶補丁的衣服絕跡了。
住的條件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是低矮陰暗的土房、石頭房,現在是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交通條件也與過去大為不同。司馬台過去由於山水相隔,交通極為不便,沒有直接去密雲的車,也沒有快捷的交通工具。解放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道路條件逐漸改善,交通工具逐漸豐富,人們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
解放後司馬台村的文化事業發展也是喜人的。從解放前的文化生活貧乏,農民一年也看不到幾場文藝節目,發展到現在的電視機普及,體育器材的普及。最近幾年來,為了活躍村民文化生活,電影又重新走入了司馬台村。司馬台村還舉辦了多場的文藝比賽和體育比賽,目的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水平。
解放後司馬台村的教育事業也有了顯著的發展。村民的文盲率大幅度降低,幾乎人人都識字。孩子的入學率是百分之百。每一個家庭都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
司馬台村的衛生醫療和社會保障在解放前後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司馬台村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衛生醫療條件和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參加新農合的比例為100%。
2010年,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與密雲縣共同啟動了北京密雲古北水鎮國際休閒旅遊綜合度假區的項目建設。該項目位於密雲縣古北口鎮,依託於古北口鎮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司馬台古樸的長城風貌,建設江南水鄉風格的休閒旅遊度假區。司馬台村實施了搬遷工程。2012年底,司馬台人全部入住司馬台新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