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月煒

司月煒

司月煒,男,陝西省乾縣上官村人。創立三大學說並發現物能場定律。已出版《地擴鏇漂說》專著、《中外節日漫談》、《學生快速學習口訣》、《武則天陵傳奇》等科教文化著作。

陝西省乾縣職中教師,鏇漂學說的創始人,中國鹹陽鏇漂學套用研究所的所長.專家,作家,科普作家,發明家.
曾因創立三大學說(地擴鏇漂說,天擴鏇漂說,光的電磁波鏇說),並發現物能定律而名揚中外.曾三次到人民大會堂開會,向國家提出了"新的南水北調中,西線運河方案---西渝大運河;甘藏大運河;以及蘭州至新疆的'引黃濟新'灌溉引水渠;西部省界要調整;整治城鄉工作十點建議"等許多重要建議.曾出版過專著,科普,教普,文學等著作七八本,以及許多論文,散文,小說,科普等作品.曾任專家組首席顧問,獲得:當代青年優秀積極分子,陝西省十強等榮譽稱號.先後在西大,陝師大,地院,礦院,省教院,渭南師院,成都理工學院,中地大,中南理工大學等,許多高校作過事跡和學術報告.我的業績和著述,已載如《世界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大辭典》,《中國人才大辭典》等典籍中.
93年被省科委借調,出版專著,中科院張伯聲,陳國達,馬宗晉等院士,教授,專家題詞.中國科學報93年8月9日用特大號字標題報導:《司月煒創立地擴鏇漂說》,隨後全國40多家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予以報導.後來做公司常務副總;此間曾為三家弱小公司策劃成功,一舉成為省內著名大集團公司.94年到成都一公司當經理,出版著作;95年暫離商海,上西大研究生進修班;95年8月19日陝西日報(周末版)整版介紹;96年參加第30界國際地質大會,名揚中外;97年獲得"陝西省殘疾人十強" 稱號;98年鹹陽市政府接回,任專家組首席顧問,論證有關科技項目;1999--2000年回家任建材廠總經理;2001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經濟學家論壇;2002發現物能定律;2003年十月在北京參加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論壇;上呈"實施南水北調中西線工程,暫緩中東線後期工程的建議";並提出自己的新的中西線南水北調"三運一渠"世紀工程方案,又提出西部省界要調整的有關方案;2004年完善南水北調中線"京渝大運河方案",並提出"中國49個省級行政區規劃暫行方案".
司月煒在1985年創立地擴鏇漂說以後,2001運用該學說原理去研究地球球面物體運動時,引入了“同向異步運動”的概念,把一切的球面物體運動,統一歸納為自西向東的同一方向下的差異運動。把研究對象的環境和自然條件進行提純和簡化,再採用數學方法,地球物理的傳統公式進行推導演算,在求解其做功或能量大小時,自然把球面物體運動的動量與鏇移距的乘積,再除以時間的周期量,求解相互關係時,竟意外發現了物能場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從而進一步得出物場統一論
在描述我們的“愛因斯坦”——司月煒之前,必須先簡略描述那位已故的美籍德國人愛因斯坦。
在二十世紀的科學史上,愛因斯坦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物理髮現壓倒一切的重要性已被普遍承認。他發明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質能相對性,光量子論,以及布朗運動。然而英雄豪傑也有窮途末路。二十世紀開始一直到愛因斯坦逝世為止的三十多年裡,他一直在苦苦鑽研一個重大的物理問題——統一場論。
什麼是統一場論呢?我們已知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場,即引力場,弱力場,電磁場和強力場。統一場則是要揭示各種場之間的統一性,並最後能用一個最簡單,最恰當,最實用的物理定律來表述它。
用愛因斯坦自己的話說,這個“物理學定律必須只有這樣的性質,它對於無論哪種方式運動著的參考系都是成立的。”這個定律會像太陽和彩虹一般美麗,照亮和溝通整個物理世界,它還會像動聽的交響樂一樣,使人在不同的樂器鳴奏背後聽出那超越一切樂器個性的廣大恢宏的和諧。
然而愛因斯坦在歷經三十餘年曲曲折折的鑽研探索之後,卻壯志未酬,只留下一個終生遺憾。他在給好友索洛文的一封信中無限感傷地寫道:“我完成不了這項工作了;它將被遺忘,但是將來會被重新發現。”並且預言:將來,這項工作將會由一個非物理界的外行人發現並完成。因為內行人太囿於傳統和現成物理知識的局限了。
1955年,當愛因斯坦睿智高貴的頭顱交付給死神之後,地球和銀河系依然在等待中日復一日遲滯而又焦急地鏇轉,直至2001年中國農曆1月1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凌晨四點,當喜迎春節的鞭炮開始炸響的時候,中國陝西省乾縣某中學青年史地教師司月煒,從自家簡陋的火炕上翻身坐起,繼續鑽研他的“地球鏇漂說”。此時冷風透窗,冬寒侵衣,然而他絲毫不覺,只顧痴迷地在一疊紙上反覆驗算球面運動物體的能量問題,就在這時,腦海里忽然靈光閃現,竟推導出了愛因斯坦三十餘年研究未果的物能場基本定律。其一般表達式為:
△P·Scosa
△E= η·————— + η’δ
△t
式中:△E為總能量,物能場是標量,物能的單位是焦耳。△P為物體,粒子的動量,單位是千克·米/秒。S為鏇移距,單位是米。△t為初末狀態的時間量或周期量,單位是秒。cosa為力向與鏇移方向間的夾角,δ為場、波函式的統計解值。η為功效,通常情況下,η=1,在場波作用下,η+η’=1 。
1焦=1牛·米=1千克·米/秒平方·米
司月煒物能場定律(簡稱物能定律)不但包含了愛因斯坦所要求解的統一場定律,還包含了在量子物理學中所要求解的場波函式,其函蓋範圍比統一場定律更為廣闊。
物能定律是哲學領悟,物理直覺和數學技巧最驚人的傑作,它揭示了各種場之間的共同起源和共同本質,也證明了小到分子、原子、粒子,大到地面上各種物體運動以及行星、星系諸類天體運動同處於一個巨大的數學和諧之內。它還揭示了自然界的統一性和簡單性。它像火炬一樣,點燃了愛因斯坦在統一場研究領域那已經熄滅了的聖火,也點燃了物理新突破的璀璨曙光。
此定律其實無須某某權威人物的鑑定書——正如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所有定律從未領取任何鑑定書一樣。因為人們會在理論實踐和生產實踐中證明它,而且任何一個知曉物理知識的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用此定律推導出現存的勢能公式,槓桿公式,輪軸公式,歐姆定律,焦耳——楞次定律,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以及與物、能、場有關的一切物理定律。
為了慎重穩妥,筆者曾走訪過有關大學教授,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某師院講師。他們認為:物能定律結構方程科學,所用量綱值正確,推導過程無誤,意義十分重大。
此定律將會像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一樣,在物理界引起一場嶄新的革命。同時它也會迅速被引入實用,為人類獲取巨大的科技利益與經濟利益。我們的“愛因斯坦”——梁村中學史地教師司月煒,就這樣為我們摘取了一頂金光閃閃的物理王冠,並用這頂王冠向世界自豪的昭示,中華民族是最聰明最睿智最有創造力的民族之一。

一個大科學家的產生並非易事,他往往需要一個民族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氛圍的久久醞釀。他的誕生往往是一個開明時代的先兆,他也是上蒼對一個優秀民族的最豪華的施予。
大科學家和平庸科學家不同,他必然具有非同尋常的精神氣質,諸如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幹勁,勤奮的工作態度以及對科學極高的穎悟力和想像力等等。國中史地教師司月煒便是這樣,人微位卑,卻壯志如虹;身不滿五尺,卻心雄萬夫;他像一個開拓者一樣,富有極強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以及勇於冒險、勇於迎接挑戰、獨行獨立的內在素質。
1981年秋天。在普希金眼裡,秋天是“金色的創作季節”。而這年秋天對司月煒來說,確是如此。只不過他創作的不是一般的詩篇,而是更宏偉瑰麗的地學詩篇。
有一天,當他剛寫完一部中篇小說,輟筆小憩,目光無意識地溜過牆上的世界地圖的時候,偶然發現南極洲遠漂南極。這種現象和李四光,魏格納學說中關於陸塊由於受慣性離心力和水平分力的影響,必然要發生由高緯向低緯的離極運動理論有違背之處。因為眼前的南極洲實際上是由低緯向高緯的向極運動而並非離極運動。
和常人不同的是,司月煒沒有輕易放過這個偶然發現,而是順水溯源,窮根究底,繼而發現過去收集的衛星勘測資料也分明顯示出世界七大洲中有六大洲都是向極運動,而非離極運動。
重大科學發現往往來自一次對傳統理論的疑問,以及神秘的直覺和洞察力。從此,一個巨大的奮鬥目標在司月煒心中迅速形成,並付諸實施。
然而實施的過程中如同煉獄一樣,其艱難困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發現問題——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司月煒像任何新學說的創造者那樣,經過無數個辛勤勞作的日月和不眠之夜,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學說《地擴施漂說》的基本框架。在完成後的那個晚上,這位不滿五尺的漢子激動不已,反覆吟誦著學說中表達核心內容的幾句話,就像享受一場精神聖餐,就像背誦一首意境優美的詩篇,每一句都那么雅致,和諧,對稱,優美,如朗月當空,如春風拂面,如湖光瀲艷,如山花盛開,如雨後山景,如彩虹掛天。在終極之處,美和真、科學和藝術、理論與詩篇已經渾然一體了。
“地擴鏇漂說”是探索大地構造、地殼運動規律的新學說,司月煒繼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之後獨樹一幟,採取了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地質地貌與數理論證等方法,建立了自己的理論新體系。其內容可以歸納為:大陸塊由西向東以水平方式作同向異步運動;漂移方式為螺鏇式(鏇升或鏇縮)的向極運動;其驅動力是來自地球內部的擴張力,它使陸塊作垂直升降運動;運動形態呈波浪式一波套一波向前遞進的循環運動;動力來源來自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擴張力與鏇漂力。地球自轉的力源來自星系演化。另外,地殼的水平差異運動和垂直升降運動並非以哪個為主,而是共生共存,相輔相成的;主次上呈現階段性,即在時空上以水平運動為主階段和垂直運動為主階段;運動中呈現周期性,即水平運動時期和垂直運動時期。總之,擴張力使地殼升降,鏇漂力使其螺鏇漂移,呈波浪式前進的循環運動形態。
在司月煒的“地擴鏇漂說”之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曾提出“大陸漂移說”,美國科學家赫斯曾提出“海底擴張說”,另有美國科學家摩根、拉皮順、麥肯齊等人曾提出“塊板構造說”,中國科學家李四光、黃汲清、陳國達、張文佑、張伯聲等人也曾分別提出“大陸車閥說”,“多旋迴構造說”,“地窪學說”,“斷塊構造說”,“波浪式鑲嵌構造說”。可謂異彩紛呈。司月煒的新學說繼承了上述各學說的合理部分和精華部分,並予以發揚光大。“地擴鏇漂說”不同之處在於:上述學說認為陸塊是離極運動,而此學說卻認為陸塊是向極運動;上述學說認為陸塊的運動形式為水平漂浮,大陸塊前傾後仰,由中脊向兩側推移,相互仰沖或俯衝等等,而此學說認為陸塊是波浪式前進的螺鏇漂移運動;上述學說認為陸塊運動的驅動力來自外星球的引力,地幔對流,轉動慣量變化等等,而此學說認為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向外產生的擴張力,以及隕星撞擊地球時產生的動能。地球鏇轉的力源來自星系演化。
思維繼續在火熱的激情中發酵,擴張,許多新奇的想法,美妙的靈感,驀然一現的頓悟紛至沓來。司月煒在發現並完成“地球鏇漂說”之後不久,又將其原理推而廣之,繼而創立了“天擴鏇漂說”與“光的電磁波鏇說”。並稱為“ 司月煒三大學說”。
天擴鏇漂學說簡而言之;宇宙是一個動態閉合的球形的內外空廓的天穹,空間上無邊有限,時間上無始無終。一團團星雲,在其間永恆不息的運動,場、粒子,星際物質瀰漫充斥其間,各天體在宇球中心附近漸漸形成,在宇球半徑面上向外逐步擴展,鏇移,在宇球殼層內運動鏇轉,在表層上鏇升,又在宇球黑洞處鏇縮沉沒。
“光的電磁波鏇說”簡而言之:光是從光源體(光母)發射出來的高速能量粒子流。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光所產生的電場和磁場,以橫波形式向外波動鏇進傳播,由電磁輻射能量組成的振動相位相同的點構成波陣面,其任意一點即光子,可以看作是次級波(子波)的發射中心,次波形成的包絡面又形成新的波陣面,一級一級以橫波的形式向前波動鏇進傳遞,直至傳播中能量減弱,逐步消失。
1993年8月,司月煒克服重重困難,於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自己《地擴鏇漂說》專著。期間曾致信副省長范肖梅,並得到支持,獲得省自然科學出版基金資助的出版費用,並於1996年5月再版了這本專著的修訂本。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西安地質學院名譽院長張伯聲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張宗晉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陝西地理學會理事長張遠廣教授,均在書前為此書寫了熱情洋溢的賀詞,並對司月煒的學說給於了中肯的評價和鼓勵。
這一部寫於秋天的詩篇,終於了十二年後的另一個秋天成熟了,並散發出了無比的科學馨香。

現在回到司月煒的“物能定律”。
事實證明了愛因斯坦五十年前的預言,他的一敗塗地的滑鐵盧——統一場論定律,果然由一個物理界的外行人,而且是一個中國人——國中史地教師司月煒發現了。
愛因斯坦這一世紀天才的失敗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在走到成功的大門口時忽然走錯了方向,忽視了如太陽月亮等實有的物質,而一頭鑽入狹隘的時空世界,採用黎曼幾何的方法求證統一場定律,結果是誤入歧途,一去不返。二是因為當時物理界關於弱力場和強力場正在探索,還未有正確的定論,所以愛因斯坦的研究就缺少了全面系統的理論支持,難免一偏概金,遺憾收場。
如果說愛因斯坦求證統一場定律的方法是正面進攻,那么司月煒便是在愛因斯坦研究基礎上的斜刺里突襲。他並非是在直接研究這個課題時完成這個課題的,而是在研究地面高山升降,火山溶岩噴發的地球動力時,自然追溯到能量問題。根據他的“地擴鏇漂學”原理,兩物體間的各自動量不同,力向與鏇移方向的夾角不同,才產生了地面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如果以地球上某一經線為準,以某物體的運動動量乘以鏇移距離,夾角,再除以鏇轉周期,便會求得能量值,由此自然推導出了關於統一場的“物能定律”。真是“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突破物理界這一高城深池,森嚴堡壘,竟是在彈指一笑之間。
當然這“彈指一笑之間”的背後,卻有司月煒幾十年的含辛茹苦,對人類截止目前全部地理物理概念成就的精熟把握,以及他聰慧的天賦和超常的穎悟力。
司月煒認為:在球形宇宙中,自然界是由巨觀物體和微觀粒子構成。物質具有兩種基本形態,即實物和場波。物體是物質的凝聚態,粒子是物質的彌散態。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是描述巨觀物體的低高速運動規律,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粒子的光速運動規律。我們只有把凝聚態物體和彌散態粒子結合在一起,去求證自然界的統一性、簡單性,我們就不難發現物質、能量、場波是同處一起,也就必然會找到引力場和電磁場,弱力場和強力場這四種場相互作用的結構定律。能夠用一種場的存在描述另一種場的本性,既能描述電磁效應,引力效應,又能解釋弱力場、強力場的存在理論,便是我們曾苦苦探尋的統一場論以及表述它的物能場定律。
以上理論描述也許有點生澀,但對我們已經被娛樂文化、搞笑文化吃膩了的胃口,也許是一餐別開生面的佳肴。

任何理論都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而只有被實踐證明的理論才會是正確的有生命力的理論。
司月煒根據他的《地擴鏇漂說》,僅在1995年一年,便成功預測如下地震:
1995年10月哥倫比亞大地震。
1995年7月,我國滇南7級地震。
1995年10月,印尼7級地震。
1995年1月,日本阪神7級地震。
1995年12月台灣蓮花地震。
1995年4月雲南昭通地震。
1995年夏永登7級地震。
在這些地震之前,司月煒都曾經將上述地區的地震預報報告了有關地震部門,並讓他們記錄在案。可惜的是有關地震部門對這位“小人物”的預報根本不重視,更談不上上報國家地震局以及通知即將受災地區的民眾做好防災準備。結果卻是司月煒的地震預報都準時發生了。在人員慘重傷亡的巨痛之後,一位地震部門的官員才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傢伙大概是冒碰上的吧?”
繼次年預測之後,司月煒又成功預測了國內國外近20餘次大大小小的地震。
另外,他還利用自己創立的“三大學說”成功預測了多次氣象。
1995年7月8日,陝西氣象局有關專家預測此年“將持續乾旱一年”,省上立刻召開全省抗旱工作會議,要求做好抗旱保苗工作。但司月煒認為此年根本不可能發生乾旱,並在陝西日報周末版發表了《對持續高溫乾旱新解說》一文,文中預計:7、8、9三個月東北有大雨。陝西關中在7月20日——9月20日前後將陰雨連綿,秋糧豐收在望。陝南、安康地區還將有大暴雨,需做好防洪準備。此後的事實證明,司月煒的預測又完全準確。
2006年5月,中國測繪隊 準備登珠峰測量珠峰高度,司月煒又根據其學說在網際網路上發表預測:珠峰只會變矮不會長高,高度將在8843——8845米之間。後來中國測繪局宣布:珠峰實際高度為8844·43米,其結果證實了他的預測。
以上事例,其實只是他的“三大學說”的牛刀小試。真正的大用途還在航天、航空、探礦、工程建築、軍事工業、科技發明等等方面。回想一下愛因斯坦相對論對世界的巨大用途,就不難想像司月煒物能定律對世界的巨大用途了。

造物主造就大人才的方式往往是奇特的,他用十字架造基督,用宗教迫害造就哥白尼,用人頭落地造就金聖歎,用貧病交加造就曹雪芹。他施於英國科學家霍金一副最聽使喚的大腦,卻又同時施予他一副最不聽使喚的軀體。
造物主施予司月煒的命運是什麼呢?
1957年11月20日,他降生於陝西乾縣漠西鄉陳家莊。後因母親有病,生父將他送給乾縣王村鎮上官西村司家,一次持續高燒,使他未及成年人便成了小兒麻痹症患者。
八歲那年,小司月煒坐在自家的土門洞邊,看見一群一群的小夥伴走過身邊去學校上學,他羨慕極了,他那充沛的穎悟力在他內心陡然呼喚起強烈至極的求學欲望,他於是“哇哇”大哭。可當時家裡窮,連一元五角錢的學費都交不起。後來還是父母親多次請求村政府照顧才獲得上學機會的。
中學畢業後,他和同學們一起,回響黨的號召:“到邊疆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回家務農,投身“農業學大寨”。記過工、平過地、磨過面、打過糠、彈過棉花、修理過農機具。總之什麼活都乾過。
有一段時間,他遠離村莊,在一處叫南嶺的荒僻無人的地方作物蔬菜。由於在此處孑然一身,無家務拖累,自然便有了空閒時間。他開始閱讀大量書籍,諸如氣象學、植物栽培學、動物學、病蟲害學、力學、電學、天文學、光學等等自然科學書籍。他像夸父似的,恨不得飲盡所有知識的江河海洋。他的異常強大的求知慾同時伴隨著異常強大的志向。他的熱血天天為科學為創造而燃燒,內心躍動著一種基督式的為整個民族獻身的激情。
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後,他上學深造自己的機會到了。他開始複習功課。炕沿,門板,案板,鍋台是他的桌凳;別人不用的舊書是他的課本;草稿紙是撿來上墳的黃表紙,廢舊報紙,水泥袋;沒有筆,用刀子削竹尖用;沒有墨水,就買五分錢一包的藍水晶,用水稀釋後用;用不起電燈,就點煤油燈。夜以繼日,刻苦用功。這種狀況持續了數月時間,待到跨出村口上縣考試,看到一望無際的莊稼地,才恍然大悟似地感嘆一聲:“哇,小麥都黃了!”他的考試成績無疑是前幾名高分之一。但命運的惡作劇卻仍在持續,縣招生辦竟有人坑害他,在他的政審表“身體狀況”一欄里填了三個字:“沒有手”。
落榜後又是一番絕望的掙扎,激情地奔走,最後終獲上級有關部門的同情。澄清是非後,他被錄入乾縣師范彬師班。時間是1978年10月。
1981年,司月煒26歲的時候,創立了《地擴鏇漂說》。30萬字的理論著作,是在自家簡陋的土屋裡完成的。
其時他已經在乾縣梁村中學任教。住在學校一個樓梯下的小空間裡,完成了這部理論著作的修改定稿。這小空間簡陋之至,僅能容一張床一張桌。床上一伸腿,腳已到了門外;床上一抬頭,頭便撞了樓板。一部寫偌大地球的書,竟是在如此偌小的地方畫上了最後一個句號。
2001年,繼《地擴鏇漂說》,《天擴鏇漂說》,《光的電磁波鏇說》三大學說之後,他又發現了物能場相互統一而又相互轉化的物能定律。
然而時至現在,我們的“愛因斯坦”司月煒仍然是乾縣梁村中學一名無人問津的史地教師,每月工資拿到手僅600餘元。而且連一間辦公的房子都沒有,甚至連一張小小的辦公桌都沒有。
最傷感的是妻子離異。妻子是內蒙敖漢旗人,是一位草原一樣漂亮的女人。她年輕時也曾充滿理想充滿純潔的詩意。她只所以愛上了司月煒並毅然決然和他結婚是因為她欣賞司月煒的智慧和創造力。然而婚後漫長的日月畢竟是很現實很冷峻的。她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後,丈夫的寒微以及生活的困窘,最終熄滅了這位內蒙女人的熱情。她提出了和他離婚的要求。司月煒雖然還摯愛著她,但他充滿科學智慧的頭顱卻難以給她帶來她渴望中的金錢和富有。
她離開了他,回到了自己那遙遠的草原。
但愛情的烈焰仍在我們的“愛因斯坦”胸脯里熊熊燃燒。1992年春節,他思妻心切,去了內蒙。一路塞外朔風,撲面冰雪。他拖著病腿,在雪地、沙丘中顛躓前行。好容易才趕到敖漢旗長勝鄉岳父母家,結果被幾個壯漢趕出了大門。後來又被另一個壯漢攔住去路,將他掀翻在地,一頓拳打腳踢,直至血染雪原。然而悲慘中也有詼諧——當他從昏迷中清醒時,看見了一群又一群晶瑩潔白的雪花,仿佛為了證明他的人生價值和以及他的學說,從天空呈螺鏇狀燦爛耀眼地鏇飄而下。他一下子又興奮起來,頓時連全身的傷痛都忘卻了……
從此,他變成了一位年輕的鰥夫,帶著自己的兒子,住在上官西村家僅有三間破房的小院子裡,過著不為人知的清苦生活。“狗吠深巷裡,雞鳴桑樹巔。”倒也不失田園況味。

雖然司月煒也曾於1996年應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過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2001年應邀參加過中國經濟工作會議,2003年應邀參加過關於“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峰會”,他的三大學說在國內外已經得到科技界屆許多同人的認可和讚賞,並在繼續產生著影響力。省政府也曾授予他“陝西省殘疾人才十強”稱號。他的事跡也陸陸續續被各種媒體報導。但他還是原來的他,還是原來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的環境。今年兒子考上了大學,由於交不起高昂的學費,也只好讓兒子重讀一年了。
讓我感慨並心痛不解的是:我們的“愛因斯坦”為何如此持久的蒙難?
我認為,對科技頂尖的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慢待和漠視,是對民族利益最不可容忍和饒恕的犯罪!
司月煒的成就對地質物理界來說,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是人類科學走向未來所獲得的一個新的階梯。
一個科技雄才的出現是十分稀有的現象,試想上世紀整個一個世紀,如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能有幾個呢?
事實上,對科技人才的尊崇就是對人類渴望進步的尊崇,也是對民族不斷進取興旺發達的尊崇,也是對我們祖國在與世界強國的競爭中不甘落後志在必勝的愛國情懷的尊崇。
但我們一些人現在主要尊崇並成為興奮點的東西是什麼呢?是金錢,是酒綠燈紅,是膚淺的娛樂和滑稽的搞笑,是女明星的吃喝拉撒和點點滴滴不值一提的緋聞!又有多少人去真正重視關係國計民生,關係民族命運,關係科學進步的重大課題呢?
難道我們中的一些人人還需要一次八國聯軍入侵,或者還需要一次甲午海戰,才會重新喚起危機意識嗎?
司月煒的“三大學說”公布於世已有13年之久,他的物能定律公布於世也已有5年之久。然而可悲的是他得到的仍然是輕視、冷視、漠視,甚至鄙視。如果說他的學說和定律能浮出輿論的水面引起爭議,如果有人站出來指出他的理論體系的謬誤並證明他根本錯了,那倒不失為一種生機勃勃的聲音。但可惜連這種聲音都沒有,有的只是一片惰性的灰暗的沉默。
然而這種冷漠和沉默是要付出高昂代價的。僅就地震一項來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地震機構能夠準確預報地震,如果我們重視他在《地擴鏇漂說》中關於地震的論述,並在地震單位重用這位奇才,那么我們民族以至整個人類在過去十三年里將會避免(至少是減少)多少萬生命的死亡啊!
這裡要說明的是,我們的政府和科研機構也曾有不少人支持過他。例如前國家人事部人事科學研究院王通訊副院長,曾推薦他去省高校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陝西省前副省長范肖梅,原科協主席徐任,原鹹陽科委主任呂存祥等人,都曾熱情支持過他,也要求過有關科研單位破格調入他。然而這些要求均被一一受阻,阻撓者提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司月煒學歷不高,職稱太低。他們是一些按慣例和常規辦事的人。他們並不知道當年的牛頓和愛因斯坦也照樣沒有高學歷和高職稱。他們更不知道許多偉大的發現其實都是些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們創造出來的。他們忘記了愛迪生曾是報童,法拉第曾是印刷工,而愛因斯坦當年也不過是一個在專利局供職的小職員。
目前,美國的一些科研單位已通過網際網路向司月煒發出邀請,邀請他去美國工作、生活和學習 ,並答應給與他綠卡和優厚的薪金。而我們是讓司月煒這樣的人才出走呢?還是以一顆愛財惜才用才之心溫暖他留住他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