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頭鎮[天津市靜海縣地區]

台頭鎮[天津市靜海縣地區]
台頭鎮[天津市靜海縣地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台頭鎮位於靜海縣西南,與河北省霸縣,文安縣接壤。據京滬高速天津段十幾華里。海河的主要支流大清河流經此鎮,地理條件十分優越。主要生產棉花,西瓜等經濟作物。尤其西瓜馳名津冀兩地。有津冀兩地最大的西瓜交易市場。工業主要是以腳踏車,電動腳踏車,機車的零部件加工為主,另外還有發達的服裝加工業。所產的西裝都遠銷俄羅斯。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台頭鎮台頭鎮

台頭鎮地處呂梁山脈南麓,面積10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11°02′至111°12′,北瑋36°03′至36°09′。東西長13。6公里,南北寬7。7公里。民國前稱圪台頭

轄二區,曾設主村、編村;解放後設行政村,1953年設鄉,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建鎮,下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63個自然村。人口8863人。該鎮民風淳樸,村民為人熱情,好客。現有二堡鄉已劃入台頭鎮。乾隆下江南途經此地,曾修建行宮一座(現已拆除)。有乾隆親筆題寫郝家祠堂存世。靜海,台頭,西瓜。大清河。

地貌氣候

台頭鎮屬石山森林區,地面呈長方形,中間縱貫豁都峪河。境內山嶺重迭、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梁峁交錯,海拔最高1809米(後神角村西北部梁頂)、最低842米(幸福河村與光華鎮交界處),相對高差967米,平均坡度20-30°左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9。0℃左右,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4。6℃,7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2。1℃,極端最高氣溫30。0℃, 極端最低氣溫-20℃。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日照2600小時,無霜期150天左右,初霜期10月下旬,終霜期在5月中旬。風向多偏東北風、西風和西北風。

自然資源

(圖)鐵礦石鐵礦石

森林資源
山西省呂梁林區台頭林場設於此。已實施了1500畝退耕還林工程,並完成了荒山造林1萬畝,栽植地埂核桃30萬株,高嫁換優10萬株,栽植刺槐120萬株,林業經濟效益初顯。完成了襄台路、台孔路、台神路等6條公路的通道綠化工程,實施了豁都峪河道一期、二期綠化工程和沙坪礦區綜合治理工程,栽植漳河柳18萬株,塔松7萬株,雪松1萬株,風景林建設取得突破
礦產資源
台頭鎮地處河東煤田中心腹地,地下資源豐富,有煤、鐵礦石、石灰石、石膏、粘土等,以煤為最,含煤面積98%,探明儲量40億噸,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灰分低,含硫量小,發熱量高,傾角小,易開採,為稀缺煤種,是中國2#優質主焦煤生產基地。
物種資源
台頭鎮地上資源種類繁多,以森林資源為最,森林覆蓋率達68。6%。多樣化的植物群落,喬、灌、草漫山遍野,各種植物有86科267種,遮天閉日的遼東櫟,冠形優美的油松林,珍貴奇特的白皮松,500年的五角楓,稀有的野生核桃林,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有獸類約30種,鳥類120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山西省的省鳥——褐馬雞,也有中國珍稀二類保護動物金錢豹和青羊。

經濟

(圖)西瓜西瓜

糧食生產
2007年,台頭鎮全鎮糧食產量達到2900噸,其中小麥1630噸,秋糧1270噸,油料20噸。
畜牧業
台頭鎮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西抓花椒東抓畜調產戰略,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建成了幸福河、高家河、橋上三個示範養羊場,湧現出了九龍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欣源養殖合作社、滿勝養豬廠、冬蓮養雞廠等一批龍頭企業,全鎮規模養殖戶達到48戶,截至2007年底,全鎮豬存欄達到4492頭,牛存欄達到3903頭,羊存舍6306隻,雞存舍46900隻,養殖業已成為當地民眾重要的收入來源。特色養殖勢頭強勁,西圪塔春成養鹿場、橋上海林特種野豬養殖場數量分別達到了80頭和1000頭。
水利
台頭鎮以人畜飲水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鎮區集中供水工程為重點,共實施引水工程28處,提水工程7處,解決了加村、東紅峪、前後神角、桃花山、西圪塔、山頭、井家凹等36個自然村4600口人、3000頭大牲畜的飲用水問題。投資200萬元,完成了鎮區集中供水工程,打深井1眼,採用兩級提水,修建蓄水池2個,安裝了水淨化處理設施,徹底解決了鎮區30餘個單位、120餘個商業門店、3000餘口人的吃水問題。
工業
台頭鎮工業經濟以煤礦開採、洗選為主,經過運輸系統改造、關井壓產、採煤方法改革、資源整合,全鎮鎮村辦煤礦由原先的23座,縮減為的16座,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明顯提高,一改過去老鼠打洞式的採掘為機械化壁式採煤,實現了皮帶運輸、雙迴路供電、通風質量標準化。新建了鎮辦洗煤廠、高家河宏達洗煤廠、賈罕洗煤廠、裴家河坑口洗煤廠、鄉寧縣台頭順通洗煤有限公司等14個洗煤企業,煤炭加工轉化能力大大增強,煤礦產業鏈條進一步拉伸,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鎮年產原煤80萬噸,年入洗30萬噸。鎮辦神角煤礦、村辦前松山煤礦成為在縣鎮村辦煤礦中獨樹一枝。

公共事業

(圖)文化生活文化生活

交通運輸
台頭鎮鋪裝了蘆溝溝口至西圪塔、圓子溝至口子河、石灰窯至孔家、台頭至神角、峰嶺景區、幸福河至桃花山等11條58公里的通村油路,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拓寬硬化了柏山、東圪塔、范家山、前後神角等16自然村道路,交通狀況明顯改善。全鎮共有各類運輸專業戶102戶,大型運輸車輛256輛。
郵電通訊
台頭鎮10個村委有9個通了電話,固定電話數量達到了1480戶,寬頻用戶達到250戶。台頭、西圪塔、李子坪、沙坪、峰嶺、神角等移動聯通基站相繼建成,實現了移動信號覆蓋無盲區。
廣播電視
台頭鎮實施了村村通閉路電視工程,10個村委與鄉寧電視台對接的光纜主線路全部到村,有7個村委1600戶民眾可收到了4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建成了台頭有線電視台,工作人員7人,可自辦新聞和電視節目。
文教體育
台頭鎮投資400萬元,建成了台頭文化活動中心,內設文藝活動室、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民俗文化室、少工委、書畫室、多功能會議室、資源共享室;投資120萬元,建成了台頭村文化活動中心、後台頭文化活動中心、裴家河文化活動中心,文化設施建設實現新的跨越。全鎮10個村委全部組建了百人威風鑼鼓隊,傳統的竹馬、旱船、秧歌、腰鼓成為節日民眾的一道傳統文化大餐。原台頭文化中心裝修一新,改建為影劇院。組團參加了全縣首屆農民運動會和文藝匯演,均獲佳獎。相繼建成了桃花山、西圪塔、高家河、李子坪、峰嶺、神角等寄宿制學校,校校安裝了遠程教育網,9所學校全部完成了電腦教室裝備,神角寄宿制學校實現了多媒體大螢幕教學。修建了中學後勤公寓樓,改擴建了門房、廁所,中學操場已完成推墊。
衛生計畫生育
台頭鎮籌資120萬元新建了台頭鎮衛生院三層住院大樓,投入資金90餘萬元,購置了X光機、血流便檢測儀、血球儀、肺功能檢測儀等設備11台件,醫療裝備走在了全縣鄉鎮衛生院的前列。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2007年入合率達到了91。7%,2007年達到了97。3%,民眾看病不再難。計生工作成績喜人,籌資90萬元,建成了台頭鎮計生服務中心,B超、手術床等器械全部配備齊全。2007年出生率控制在12‰,計畫內生育率98%,多孩出生率控制在2%。
財貿金融集市
台頭鎮有中國農業銀行台頭營業所、台頭郵政儲蓄、台頭農村信用社等三家金融機構,辦理存貸、轉帳等業務比較便捷。籌資600餘萬元,建成了台頭集貿市場,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各類門店60餘個,三、八逢集日成交額在30左右。
小城鎮建設
先後鋪裝了府前街1100米、中心街道800米水泥路面,修建了南山過境路,投資2200萬元,修建辦公商住綜合樓14幢,建築面積2100平方,還遷住戶160餘戶;文化廣場完成工程量的80%,街道綠化1800平方米,栽植國槐2000餘株,兩街一路一場的小城鎮框架基本形成。按照二十字方針要求,確立了新農村建設666總體思路,科學規劃,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一石激起千層浪,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的健康開展。峰嶺村確立了以旅遊產業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籌資5600餘萬元,完成了凱鏇嶺風景區假山、人工湖、廟殿修建;建成了峰嶺村文化活動中心,山門、大殿、東西偏殿、鐘鼓樓、門樓的修建正在加緊施工,已完成打石壩圍牆6000立方,硬化園林小路2800米,修建800立方蓄水池1個,景區景點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孔家新農村已完成規劃,新建了8戶農家住宅。石板溝新村和沙坪新村已完成前期地基推墊。高家河新農村完成了攔河打壩工程。

文物名勝

台頭鎮人文底蘊深厚,自然景觀獨特。有充滿神秘色彩的紅石洞、有戰爭遺址高家溝石橋、有重新修繕的文峰塔、有孕育生殖文化的高祖石和高母也石,有千年白皮松,王蟒寨、金剛嶺、油房嶺等傳奇故事娓娓動聽,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加上松濤林海般的森林資源,為發展旅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