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陰石蕨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中文名:台灣陰石蕨
拉丁名:Humata macrostegia Tagawa
中國植物志系統位置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2卷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3毫米,分枝,密復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長5-8毫米,寬1-1.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鈍,上部邊緣有疏睫毛,下部全緣,棕色,伏貼。葉遠生,二型;不育葉的柄長2-3厘米,疏被鱗片,鱗片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全緣,伏貼。葉片三角形,長5-7厘米,寬4-5厘米,漸尖頭,基部心臟形,長2.5-3厘米,寬1-1.5厘米,急尖或鈍頭,一回羽狀;小羽片長圓形,鈍頭,羽狀深裂,基部下側的最大,向上漸短。第二對以上的羽片漸縮短,披針形,羽狀淺裂;小羽片長圓形,寬1-2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少數鈍齒牙。能育葉片的柄長4-5厘米;葉片強度收縮,長6-9厘米,寬4-5厘米,三角狀廣卵形。葉革質,上面光滑;下面有貼伏的鱗片。孢子囊群生於截形的裂片先端;囊群蓋半圓形,寬稍過於高,約1-1.5毫米,全緣。

產地分布

產台灣南部(高雄)。

相關類群

長葉陰石蕨 H. assamica
杯蓋陰石蕨 H. griffithiana
雲南陰石蕨 H. henryana
馬來陰石蕨 H. pectinata
半圓蓋陰石蕨 H. platylepi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