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六路國小

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老校。學校位於青島市市北區中段,總占地面積21.5畝。據1924年出版的《膠澳商埠教育彙刊》記載,學校始建於清朝光緒28年,即1902年。據有關史料記載,從建校至1927年間,學校共有12名教師,其中有一名23歲的教師叫鄧恩銘,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黨的創始人之一。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學校正式命名為青島台東六路國小。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騰飛和社會的發展,這所百年老校日益勃發出新的生機。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2002年8月,經青島市北區委區政府和區教體局研究決定,原台東五路國小正式併入台東六路國小。至今,台東六路國小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00餘人,是青島市區辦學規模最大的國小。

基本信息

發展方向

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校園環境布局合理。建有室內游泳館、圖書館,綜合樓內各專用處室齊全,設備先進,校園網建設完善。學校不斷完善育人機制和評價機制,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拓展學生視野與體驗,提升學生人格境界。形成了“精神與行動”並舉的管理文化,“個性與創造”共生的課程文化,“陽光與互助”同行的團隊文化,“功能與審美”和諧的空間文化。全方位啟動了“博雅、和諧”的學校品牌建設工程。學校倡導一種新的教育精神,即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有用的人,更要立足於把學生塑造成全面的、自由發展的人,使其對人生的意義、生命的道德、生存的價值和社會責任感有深刻的認識,能夠以專業所長貢獻於社會而達成自我價值的實現,又能達成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培養優異的和卓越的心靈。

教學成果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藝術示範學校、山東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電教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青島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青島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青島市教育管理先進單位,此外還獲得了諸多區級榮譽稱號。辦學質量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管理模式

為了進一步拓展台六優勢教育資源,2011年初,市北區委區政府、區教體局提出組建台六教育集團,加強對台六集團化辦學模式、管理模式、發展模式的實踐研究,積極探索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的新途徑。2011年9月,台東六路國小(集團)海逸學校正式啟用。秉承台東六路國小的辦學理念,移植台東六路國小的管理模式,共享台東六路國小的優秀師資,“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將使海逸學校成為一所現代化的、高素質的“西部台六”的示範性知名學校,為推動市北區西部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史沿革

1902始建時的校舍正門 1902始建時的校舍正門

1902年學校始建。廢除科舉制,實行新學制的第一年。

1905年校名為台東鎮國小堂,是德駐青最高行政機關——總督府所建。

1908年台東鎮撥款用於學堂建設,學制改為五年,課程有修身、經學、國文、算數、歷史、地理、格改七門。

1914年日德宣戰,學校停辦。

1915年學校復學。校名是“台東鎮公學堂”。

1922年鄧恩銘以國小教員身份棲身,曾是十二名教職員中的一員,秘密從事黨的組織建設和地下革命活動。

1924年校名改為公立台東鎮兩極國小校。校長:張春峰。

1929年校名改為“市立台東鎮國小”,學校規模擴大。

1930年學校制定校訓為“忠誠敬恕”四個字。

1931年王振甲校長任職。21個教學班,其中幼稚園一個,是青島市有關幼稚園的最早記載。

1933年投資19820元大洋,建成工字形二層教學樓一座,樓前操場上建一木質大型兒童滑梯。

1936年青島市國小運動會的七個錦標,學校拿了五個。獲青島市第三屆學校展覽會國小成績總分第一名。

1945年日本投降,9月國民黨接收了青島,校名改為“青島市立台東區台東六路中心國民學校”,藍、白、紅三色校旗,校長馬中騏。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軍官會文教部國小隊接收了學校的全部房地產。9月,張樂孝任校長,校名為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1953年學校成為山東省青島師範附屬國小。

1955年學校恢復原名,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1956年《國防畫報》用五、六幅照片報導了學校航模小組的活動情況。

1960年7月,學校被確立為市教改試點學校,一年級中試行五年一貫制。

1963年學校招收新生20個班,是歷史上新生入學最多的一年。

1964年發展四名積極分子入黨,成立了台東區第一個學校獨立黨支部。

1966年徐振翼任校長,教職工54人。文革開始,學校停課。

1970年實行戴帽辦學。

1975年女子籃球獲市小學生比賽冠軍。

1977年學校被列為青島市重點國小。

1978年恢復校長負責制。

1982年學校投資近五萬元,重建小花園,增修了石頭門,噴水池、溫室。學校被定為對外開放單位,不斷接待外國友人。

1984年10月1日,“工”字型木質二層教學樓拆除。

1987年中日友好“九州青年之船”第八班、十七班的團員到學校參觀。

1990年6月16日,青島日報刊登了學校被市局評選為“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的信息。

1994年4月28日,學校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

1995年1月22日,學校被命名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市北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1996年1月22日,學校被評為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月,張少華同志任校長。

1997年10月23日,掘元也先生帶領日本神戶經貿委員會訪青代表團來學校參觀。12月,學校在全區舉行教育科研開題現場會,“新時期國小教師校本培訓問題的研究”被確定為市級“九五”規劃重點課題。

1999年3月,學校代表青島市順利通過省教委對教師學科基本功的驗收。8月,學校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行了“評聘分開,競爭上崗”。

2000年5月20日,學校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辦首屆“少年之聲”音樂會。11月1日,百年校舍破土拆除,全校師生隆重集會,舉行“舊校舍拆除,新校舍奠基”儀式。

2001年6月29日,學校承擔的青島市“九五”規劃重點課題“新時期國小教師校本培訓問題的研究”,順利通過青島市教育科學學術委員會的鑑定。

2002年5月16日,學校通過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的驗收。8月,原台東五路國小正式併入台東六路國小,學校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

2003年12月27日,舉行第二屆“少年之聲”音樂會。

2004年3月,學校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

2005年11月15日青島日報刊登台東六路國小百年教育史,11月,學校被評為山東省首批中國小校本培訓示範學校。

2006年5月,舉行第三屆“和諧之美”音樂會。

2006年8月,矯波同志任校長。

2007年3月,學校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2008年8月,高青松同志任校長。10月,學校圖書館開館。12月,學校榮獲“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稱號。

師資力量

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把師資隊伍內涵發展作為提升辦學水平、打造優質教育品牌的重要戰略。擁有一支師德高尚、內涵凸顯、業務精良、行動領先的教師隊伍。在職教師142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市、區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特級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優秀專業人才、教學能手60餘人。80餘人在全國、省、市、區課堂教學比賽中獲獎,百餘人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其中百餘篇論文在各類刊物上發表。

校園環境

硬體環境

主教學樓 主教學樓

學校位於青島市市北區中段,總占地面積21.5畝。設有主教學樓、南教學樓、圖書館、操場、體育樓、游泳館、多媒體演播室、藝術長廊、管樂大廳等多項設施,供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風環境

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勤奮,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也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在學習過程中,“勤學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勤能補拙,天道酬勤,日積月累,聚沙成塔。付出總有回報。人,應該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思想 。

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陶行知先生,倡導“教育即生活。”在我校要做到知博行雅。就是在書面知識的學習上要博學厚積,知識淵博;在行為規範和行動實踐上要雅正,即教師要儒雅,學生要文雅,知行統一於“博雅”。

形成良好的學風,也需要教育載體,不會憑空生成。一是校園氛圍。學校的自然景觀、人文環境、精神文化、學術氛圍等都對師生產生耳濡目染的作用,能激勵師生奮發向上,有所作為。二是管理體系。有健全科學的管理隊伍和制度文化。三是教育活動。文化、藝術、體育、社團、社會實踐等活動,都對形成良好學風有促進作用。四是形象表現。學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體現在細微之處。如學生的行為規範、讀書習慣、課堂表現都是學風的表現和反映。學風建設,重在養成。

著名教師

鄧恩銘,又名恩明,字仲堯,貴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運動爆發後,鄧恩銘積極回響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組織學生參加罷課運動。1920年11月,他與王盡美等組織勵新學會,介紹俄國十月革命,抨擊社會現狀。1921年春,鄧恩銘參與發起建立濟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7月,鄧恩銘與王盡美代表山東共產黨早期組織,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回濟南建立中共山東區支部,任支部委員。1928年12月,鄧恩銘在濟南被捕,反動派殘酷地將他殺害。

傑出校友

葛存壯,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為觀眾奉獻了眾多經典的反面角色,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

早年參加過電影《中華兒女》、《鋼鐵戰士》、《白毛女》、《趙一曼》等影片的拍攝表演。後在電影《六號門》、《猛河黎明》、《紅河激浪》、及話劇《糧食》、《日出》中扮演角色。善於扮演反面角色如叛徒、日本軍官、地主、地痞流氓等。且尤以《紅旗譜》中的地主惡霸馮蘭池,《礦燈》中的日本經理“島田”、《小二黑結婚》中的“金旺”、《小兵張嘎》中的日軍龜田隊長、《南征北戰》中的蔣軍參謀長、《柳暗花明》中的造反派頭子、《大清炮隊》中的清軍守備葉守信等最為成功和著名。同時執導過電視劇《落榜之後》和《鈞魚》。

表演之餘,還撰寫過一些理論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點滴體會》、《從馮蘭池到聞一多》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理事。

現任校長

校長郭聖濤 校長郭聖濤

姓名:郭聖濤

性別:男

學歷:大學本科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職稱:中學高級教師

在教學一線從事數學教學15年,曾在山東省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連續兩次在四方區教師達標比武中榮獲“四項全能”一等獎,曾先後評為市北區教學能手、青島市教學能手、青島市學科帶頭人和山東省教學能手。

2000年至2003年,在青島鐵路分局教委任副主任;2003年至2005年8月,在原四方區實驗國小任副校長;2005年8月至2008年,在雙山國小任校長和黨支部書記,2008年8月至2013年今為青島鞍山二路國小校長和黨支部書記,2013年8月至今任青島台東六路國小校長。

先後被評為市北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北區骨幹型校長、市北區創新型校長、濟南鐵路局勞模,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