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台北市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中文名: 台北市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外文名: KaiNan High School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KAI-NA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簡稱: 開南商工

校訓: 至誠(至誠者無私,至誠者不欺,至誠者有愛)

創辦時間: 1917年

類別: 私立高中

現任校長: 郭石吉,許書璟

知名校友: 廖欽福,林清波

所屬地區: 中國台灣

基本信息

校徽

..

開南商工校徽

校徽,象徵著一個學校的立校精神

校徽,對開南八萬多位畢業校友而言

是別具意義的一個精神圖騰

兩小龍頭和三角形構成的「台」字,是開南前身「台灣商工」的象徵

纏繞的兩蛇象徵商業人的執著不捨、能屈能伸意

大齒輪代表工業人具有勇往直前、剛健不息的特質

堅毅厚實的雙翼,以振翅高飛之姿展現開南青年意氣昂揚的精神

新世紀新開南校徽的修正完成於西元2000年。新校徽可以用主色系及輔助線條,清楚的規範商工或學院的區別。這個修正案經提報開南商工及開南管理學院董事聯席會議,於89年7月24日決議通過。

校歌

當前校歌

意氣凌駕南北天,至誠卓越志彌堅

繼往開來鵬程壯,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蓋三千

以誠相待廣心田,自由豪邁辟道緣

血汗何辭使命在,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芳萬年

原始校歌

光復後的開南校歌是陳友諒校長作詞,蔡金髮老師譜曲。民國九十一年,因開南管理學院位處桃園,以至歌詞有小作修改之必要,經董事長郭石吉先生修改,董事會開會決議通過。茲錄原校歌歌詞如下:

意氣凌駕大屯天,工商報國志彌堅

繼往開來鵬程壯,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蓋三千

藝美工精廣心田,憑藉雙手辟道緣

血汗何辭使命在,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芳萬年

校史

地理位置圖

創校於民國六年的開南商工,位於台北市最繁榮的核心地帶-中正特區;立法院在我們學校斜對面,台大法學院在我們的右後方,三分鐘路程到教育部;五分鐘路程到捷運站,中正紀念堂;十分鐘路程看得見總統府。十五分鐘路程可以到達台北火車站,登臨新光三越摩天大樓開南健兒有幸在這人文鼎盛的首都特區就學,自能涵養出不同凡響“大氣”正如校歌中所揭的“意氣凌駕大屯天,工商報國志彌堅”;。建校以來,歷經八十七春秋,我開南培養無數台灣工商業界的槃槃大才,我們的畢業校友已有八萬多名,遍布各行業界,對台灣經濟的起飛成長多有貢獻。

日本大正五年(民國5年,西元1916年),正是日人治台的第22年,這一年東洋協會的“會頭”小松原英太郎氏前來台灣視察支部的會務。當時擔任“東洋協會“台灣支部長的下村宏氏(台灣總督府民政局長),副支部長高田元治郎氏(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長),總幹事野呂寧氏(台灣總督府地理課長),三人一起向“會頭”小松原報告業務其間他們還一致提出以下的看法,他們說:“東洋協會在東京創辦有『拓殖大學』,在韓國漢城設立有『專門學校』,在中國的東北地方也創設了『旅順語學校』和『大連商業學校』,為什麼台灣卻沒有?”因此希望會頭同意能在台灣成立一所『內台』[1]共學的私立實業學校。這個建議獲得東洋協會會頭小松原氏的支持,隨即開始向台灣總督府申請創辦“台灣商工”實業學校的手續。191年(大正六年)三月十三日,“台灣商工”獲準成立,並定名為“東洋協會台灣支部附屬私立台灣商工學校”。這是台灣第一所私立職業學校,也就是我們開南商工的前身。

民國廿四年(一九三五),日本占領台灣四十年的紀念會上,拓務省大臣兒玉秀雄說:“台灣島系日本帝國的南方要衝,和南支那[2],南洋保有密切關係,所以應增進彼此間的貿易交往“藉由這段談話,我們清楚的知道-。台灣是日本“南進”的重要根據地所以在教育上,台灣也成為日本“南進”人才的訓練所。“台灣商工學校”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長久以來醞釀“升格”為甲級實業學校的時機,於是水到渠成。經佐多萬之進校長以及諸位位居總督府要津的理監事先生們的奔走,終於在廿八年(一九三九)的六月廿一日,又創設了“開南工業學校”,“開南商業學校”兩所“甲種”實業學校。為什麼校名要稱為“開南”?所謂“開南”,“開”拓“南”洋也。

至誠—不欺人、不欺己。佐多萬之進校長經常掛在嘴上,耳提面命的勉勵開南的學生。民國廿八年本校升格為甲種學校以後,大禮堂高掛著一張書寫十個實踐德目的校訓。校友們說,佐多校長在每周的集會上,會用這些德目來訓示同學。十條實踐德目分別是:

1、至誠奉公

2、敬神崇祖

3、質實剛健

4、明朗闊達

5、勤儉節約

6、創意工夫

7、戮力協心

8、不屈不撓

9、勇往邁進

10、實踐躬行

從中我們可以深切了解開南人的「精神」究竟從何而來!「開南氣」這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喻的形容詞,要細說從頭,基石就在開南的校訓,以及由校訓延伸出來的十個實踐德目。

正因開南人身上流淌著的只有開南才有的「元氣」,以致面對兵荒倥傯的二次世界戰役,他們都能以匍匐之姿,在最艱難的時刻挺了過去。民國三十二年(昭和十八年)九月,戰況險惡,美國哈魯世航空母艦隊為主的機動部隊全力向台灣南部大空襲。日本軍開始節節敗退,十月一日日本第一次徵召約十萬名的「學徒兵」出陣參戰,開南的學生也在這個時期,陸續奉召參與「學徒兵」的工作。

「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今年一定回大陸!」這是民國四十年代一首兒童的順口溜。歌詞中所指的神木就是台灣珍貴的「紅檜」樹種,英文學名為TaiwanRedcypress。

紅檜又名「松蘿」、「薄皮」,屬於常綠大喬木,對氣候適應性什強,樹枝呈系統狀緊密排列,樹型壯觀,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它是生長在台灣高山地區的國寶級植物,屹立千年,能散發豐富的的芬多精,也是高級家具的最好木材。

回顧我開南自創校至今,傑出校友輩出,自日據時代,以至光復後的初期到後蔣經國時代,不論金融界、政界、建設業、實業界,開南校友充分展現一股非凡意志,他們勇往前進,好像校歌中所揭示的「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蓋三千」、「前進、前進,一展身手芳萬年」。他們有如台灣紅檜一般的珍貴、難得。

開南從「台灣商工」一路走來,歷經八十七個年頭。飲水思源,得感謝有日據時代的「東洋協會台灣支部」、台灣總督府的「殖產局長」,以及民國初年為栽培台灣子弟而「金援」台灣商工創校的所有地方富紳。

其次,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的初期,以校友周延壽先生、王民寧先生為主的諸位前輩,由於他們熱心奔走,守護開南殘存的一脈爝火,才有如今的開南商工和開南管理學院。

光復後,台灣社會百廢待舉,在日本軍民遣送回國,而中國派來接收的國民政府軍對台灣又缺乏認識時,畢業於日據時代的我台灣商工學生,責無旁貸、順理成章的肩挑起振衰起弊,重振台灣經濟的重責大任,事實也證明光復後的台灣工商經濟,多仰仗我開南商工健兒。

開南商工曾經是人才輩出的一個「工商學府」,在文憑掛帥的六十年代之後,開南依舊有承襲自日據時期的傳統精神──以「至誠」之心,「質實剛健」的教育內涵,鍛鍊每一位年輕學子,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出屬於自己的寬坦大道。「開南美少年」和「美麗的福爾摩沙」相映成輝,他們是如此息息相關!

歷屆英才

拳擊

校友邱虛谷的拳擊身手

「亞洲之虎」的子弟兵—開南拳擊隊

開南拳擊隊成立於民國四十一年,指導教練是李基鴻老師。李基鴻老師東北人,韓國長大,自幼即與拳擊運動結緣,在嚴格訓練下,鍛鍊出無懈可擊的拳擊技術及經驗,當年不但橫掃日、韓,難覓敵手,更在黃埔灘頭大顯神威,風靡上海拳壇,上海人稱他為「亞洲之虎」、「台灣拳擊之父」,真乃實至名歸。

李基鴻先生於民國三十六年前來台灣發展,他對拳擊的狂熱,以及用血淚交織寫成的一段拳擊奮鬥史,足堪做為後輩拳擊手的最佳楷模。當時為了提倡拳擊,可說顧不得家中三餐,經常為了籌措選手出國比賽到處舉債,甚至典當衣物應急。

中立者為開南「拳擊之父」—李基鴻教練

民國41年李基鴻老師應聘進入開南商工當體育老師,由於他的嚴格訓練,使得開南拳擊隊名聞全省,曾連續獲得十三年的全省總冠軍,所向披靡,造就無數拳壇名將。

從台灣區運會的冠軍、國家隊的「國手」到名教練、國際裁判、行政領導人…多至無法計數。開南拳擊OB隊的成員都各有成就,茲簡述如下:

國際裁判:徐鴻進、陳維仁、邱虛谷、黃榮隆拳壇名將:北部的林楊周、吳國男、王熱賜、洪昭仁、李健次、翁建成、邱金原、陳培森;高雄的林大水、林台鵬、詹廣宗;屏東的劉主添、陳明標……等。

柔道

上坐者程國峰教練,他是柔道傑出校友

台灣的柔道在開南

柔道隊,成立民國四十三年,當時訓導主任洪清秋先生鑒於年輕學子體力充沛,因此特別敦請卓萬欉先生駐校擔任指導教練。五十年來已培養難以計數的國家級柔道高手。

開南柔道OB隊前輩常說,柔道隊有今天的成就,一切得感謝五十年前的啟蒙指導老師──卓萬欉先生。那時年過不惑之年的卓老師,每天騎著小機車到學校來指導,一個個的「柔道種籽」播下,到如今的「台灣柔道在開南」,這是每一位柔道隊員不能忘記的恩惠。柔道隊有很優良的傳統,他們秉持「開南精神」及追求「永遠第一」的最高榮譽,多年來締寫無數輝煌的成績。

男生部:

冠軍杯的慶功宴上,這一幕影像令人終身難忘

台灣區錦標賽:團體組冠軍22次、亞軍3次、殿軍5次。

全國中正杯:團體組冠軍5次。

女生部(民國65年成立):

台灣區錦標賽:團體組冠軍5次、亞軍2次。

全國中正杯:團體組冠軍3次。

棒球

打棒球的孩子不會變壞

在屬於台灣商工的日據時代,開南「打野球」的風氣十分流行。光復後,小男孩們最快樂的時光也莫過於拿起木棒打野球拼輸贏。那時開南一直是個和尚學校,因此棒球風特別盛行。民國39年前後,由林章洲老師策劃,體育老師陳尊信先生負責帶隊,開南棒球隊成軍了。

由於當時學校預算有限,所以棒球隊每年只能領到六支球棒和一打棒球作為練習之用,其餘的必須自備;由於訓練器材不足,隊員練習揮棒時都格外小心,深怕力道過猛,一不小心把球棒折斷了。家境比較不好的就把合庫隊淘汰的舊球縫補一下湊和著用,每一位隊員的手套和球鞋幾乎都是「補釘」到不堪使用的地步。

儘管訓練器材極度缺乏,但是大家都很投入,而且自動自發的練習,在集訓之餘隊員都自行拿著球棒擊打輪胎,或者長跑、做重量訓練,以增強自己的體能,團隊士氣十分高昂。

當時球隊隊員自願報名參加的很多,平日訓練嚴格,遇有比賽會邀請前輩校友回校指導,吸收經驗,隊員們為了保持「第一名」的傳統,莫不全力以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因有前輩學長位居銀行界要津,所以畢業後的棒球隊球員都會被各行庫簽約聘用。

熱愛運動的郭石吉董事長,為了重振開南棒球雄風,於90年7月年再組開南青少棒隊。目前這支新成立的球隊由台北市「陽信銀行」贊助,每年提供兩百萬元訓練經費,並特別敦請曾是我國棒球界風雲人物的謝明勇校友負責訓練管理,希望不久將來,能打出當年的輝煌成績。

書道

書道在開南

左二是本書封面書法題字者—丁錦泉校友

「書道」是日本書法的綜合藝術,追求意境、情操和藝術視覺效果的完美統一。書道大約在七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古人以習字練心,日本人充分了解這種教育功能,因此台灣商工創校伊始,「習字」即為學生必修課目之一。

開南與台灣書法名流緣結殊深,從「曠代草聖」的於右老,到大弟子李普同,以及李的入門弟子丁錦泉,他們都善於書道,又和開南有密不可分的一段因緣。

根據監察院資料顯示,民國41年1月8日至47年7月17日,前後六年半時間,監察院商借開南的紅磚大禮堂召開院會。身為院長的于右任先生辦公桌就在禮堂一隅,和學校師生多有接觸;開南因著這一層關係,獲得於右老不少的「墨寶」。校友亦是書法名家的李普同先生早年即因師事於右老,而藝境大進。

李普同校友,1918年生於桃園。自幼雅好書藝,七歲即能作斗方大字,鄰里均稱譽為「神童」。他是台灣商工商科17期畢業的本土傑出書法家。民國四十四年因緣結識于右任先生,是於先生來台所收的第一位入門弟子。於先生曾以「多讀書、涵養身心,字才會有書卷氣」相傳授。

李普同校友認為寫字有三要領──「讀帖」、「看帖」、「多練」。這一點後來的丁錦泉校友領略到了。

丁錦泉校友是李普同先生門下,深刻體認「書法就是自己的人生,書法就是自己的生命」,於是跟隨先生專研六朝書風,以及「標準草書」。如今也自辟蹊徑,蔚為一家。

校園環境

學校占地有二公頃多,是一塊完整的正方形園地,位在中央首府地區有如此完整校園之私立學校,實甚為難得。學校因處中央首府區域中,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司法院、總統府,皆近在咫尺,治安上特別寧靜,是極佳的學習環境。開南幽雅的校園環境、便利的交通及周遭良好的環境設施,讓學生在學習上充滿活力與希望。

學校特色

硬體設施完善

八個職種的合格丙級技能來定術科測驗場地

學生得獎作品展示室、藝文展示室

電腦教學大樓

教學與專業實習設備

觀光科實習套房、調酒教室、禮儀教室

各班教室均有最新電腦教學投影設備

校史館

文化創意產業交流館(國內校園首創)

強化技職教學

實習教學設備充實,強調各級技術士檢定及「專業製作」課程,並多次榮獲全國中國小科學展、全國學生美展首獎。

98年本校榮獲「台灣2009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大會獎物理與太空科學科」佳作。97年本校榮獲「台北市97年度高職人文閱讀活動」團體績優獎第六名。97年本校資處三忠黃逸翔參加台北市高職字彙擂台比賽榮獲優勝。96年台北市科學展榮獲三項特優、二項創意、二項團體合作及優良指導教師獎。96年中華民國第47屆中國小科學展覽會,本校勇奪全國科展團體組雙料冠軍。95年「世界青少年創意發明展」榮獲特優,獲選代表我國參加2006年印度孟買世界青少年創意發明展。中華民國第45屆中國小學展(94.07.29)本校榮獲高職組電子電機及資訊科第一名;學校團體高職第二名,為本校、本市爭光,並蒙陳總統召見。開南廣設科連續三年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平面設計類第一名榮獲第五十六屆全省美展(社會組)視覺設類『第一名』榮獲91學年度台灣區全國技藝競賽團體第一名及抽籤選手第一名榮獲90學年度台灣區全國技藝競賽『電腦繪圖組』第三名畢業生丙級檢定98.5%以上合格,另有乙級檢定合格者不在少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