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楚鎮

西牟村的香椿,號稱"風味一絕";以中國大櫻桃發祥地蘇家坡為代表產地生產的只楚鎮大櫻桃,俗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 只楚村、珠璣村、芝水村和宮家島村號稱只楚鎮"龍虎工程四金龍村"。 只楚鎮"外向型"經濟方興未艾,現已興辦三資企業13家,引進外資500多萬美元,出口交貨值1520多萬元,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香港、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楚鎮 該鎮位於煙臺市芝罘區、福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交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34770人口,有菜田493公頃,果園587公頃,糧田131公頃,森林覆蓋率42.5%,鎮村企業343個,從業總人數16564人,是一個以工業為主,菜果林糧綜合經營的"近郊型"鄉鎮。1993年,全鎮完成社會總產值10.68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64億元,工業總產值6.54億元,財政收入21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6元。 近幾年來,先後有5名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只楚鎮視察。該鎮先後得到省、市、區20多次表彰,獲區"文明鎮"、"文明鎮政府"、市"十佳鄉鎮"、"科技帶頭鄉鎮"和省"明星鄉鎮"、"雙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
1.環境、資源和發展優勢 該鎮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交通便利。特別是珠璣村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建成國內第二條農民鐵路和鐵路儲運公司,已發展成為聞名遐邇的中國北方物資交易中心。 通訊設施與煙臺電訊樞紐大樓結為一體,實現了全鎮通訊"程控化"。電力和水資源亦可滿足供應。 鎮政府駐地以北,是只楚鎮工業龍頭區,其西北有初具規模的化工區;鎮政府駐地以南,除星羅棋布的鎮村企業外,是蔬菜、水果和土特產生產基地。西牟村的香椿,號稱"風味一絕";以中國大櫻桃發祥地蘇家坡為代表產地生產的只楚鎮大櫻桃,俗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該鎮蔬菜年產量3200多噸,水果年產量120多噸,生豬、奶牛、雞、兔等飼養量逐年上升,海珍品(扇貝)也後來居上,為農特產品的精加工、細加工和保鮮加工提供了優越條件。
2.企業、產品與產業結構 該鎮企業發展迅速,固定資產總值已達2・6億元,集體經濟實力雄厚。全鎮有18個實業總公司,轄158個廠家,其中鎮辦33家。擁有過億元產值的企業1個,過1000萬元企業15個,過500萬元傘業6個,過200萬元企業32個。現已形成工業、農業、運輸、建築、建材、商業、服務業7大重頭行業,工業為重中之重,占產值的78.8%。重工業擁有電線電纜、機械製造、汽車內飾、鑄造、建材等12大門類;輕工業擁有醫藥、紡織、服裝、鞋帽、食品、釀造、工藝美術、鐘錶等14大門類;化學工業擁有阻燃劑、聚氨脂、塗料、染料、活性碳、塑膠等8大門類。國內功率最大、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個輻照交聯電纜生產線在該鎮建成投產。 高新技術領航是全鎮工業發展的特徵。全鎮與30多家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國營大企業結成高層次緊密型橫向經濟聯合,先後有610多名各類工程技術人員自願應聘來鎮工作,共研製開發出高、精、尖新產品50多種。其中1種填補國際空白,2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2種填補國內空白,19種填補省內空白;創部、省優產品13種;獲全國優秀產品大獎賽5枚金牌,在國際性博覽會上獲1枚銀牌。有3個項目被國家列為"星火"和"火炬"計畫,1993年又有8個項目被山東省列為"星火"和"火炬"計畫。只楚村、珠璣村、芝水村和宮家島村號稱只楚鎮"龍虎工程四金龍村"。煙臺市電纜廠、煙臺市第二電纜廠、煙臺市內飾材料廠、煙臺市珠璣針廠、煙臺市第二啤酒廠、煙臺第二製藥廠、煙臺市氣體壓縮機廠、哈爾濱量具刃具廠煙臺分廠、艾麗根電腦針織有限公司、煙臺市拔絲五金製品廠、煙臺市壓力容器二分廠、煙臺市工具機功能部件廠、煙臺市魯東化工廠、煙臺市礦車廠等是只楚鎮"龍虎工程二十五企業"的佼佼者。機場 燈光電纜、光線光纜、潛油泵電纜、彩電高壓引線、阻燃劑、煙港啤酒、TM聲數漢語卡、量具刃具、織針、拔絲五金製品、硫酸慶大黴素、礦車、電子原器件、鞋帽等為只楚鎮的優勢產品。 只楚鎮"外向型"經濟方興未艾,現已興辦三資企業13家,引進外資500多萬美元,出口交貨值1520多萬元,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香港、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