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

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

重溫——那些被誤傳的古訓 以德報怨——這不是孔子的觀點 ——這不是孔子的觀點

基本信息

作者:李忠

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

出版社: 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平裝: 246頁
ISBN: 9787548407416

內容簡介

《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內容簡介:古訓不僅是幾千年來古人對語言深度理解的演化,更是對當時人物、事件,以及由此所帶來的經驗教訓、做事原則、處世方式等的積累與傳承,因此,它是知識的精華,智慧的結晶,至今依然受到人們的推崇與習慣性地使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推移,一些古訓在流傳的過程中已經失去了其本來面目,被後人曲解或者誤用。
《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詳細探索古訓來源,還原古訓真相,並和現代人的觀點結起來,深度解讀那些在時間中消逝、在歷史中變化、在流傳中被人們曲解或者誤用的古訓,反思古訓在今天的實用之處,給古訓又一次全新的“生命”。

編輯推薦

《古訓新解: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常識》:正解——那些被誤傳的古訓
一些古訓在流傳的過程中失去了本來面目,被斷章取義,有些貶義的變成了褒義的,褒義的反而變成了貶義的。還原這些誤傳古訓的真實面目,才能更好地認識和利用這些古訓。
矯枉——被曲解的至理名言
在我們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名言深信不疑的時候,殊不知有些名言已經被時間無情地曲解,蒙蔽了名言的素顏。了解那些被曲解的名言背後的真實故事,將有助於理解古訓的真正內涵。
重溫——那些被誤傳的古訓
經典名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璣,在當下非常實用。本章將給這些經典著言一個更加全面的介紹,更加深度的詮釋。重溫這些經典名言,給我們的身心一次虔誠的洗禮。
汲取——祖先為人處世的經驗
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經驗,不論是讀書、修身養性,還是立身處世、治家教子等方方面面,都蘊涵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經驗。
重溫經典古訓,品味素彩人生!還原古訓的真實面目,深渡剖析古訓精髓,詮釋古訓精華,引領讀者從全新的角度認識這些古訓,讓讀者能夠珍視古訓,正視古訓,了解文化,感悟生活。全面解讀經典古訓,深度闡釋古訓真諦。

目錄

第一章 正解——那些被誤傳的古訓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孔子為何與女人過不去?
相濡以沫——並非愛情的伊甸園
兩肋插刀——非要兩肋插刀才夠朋友嗎?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沒人會傻到用孩子去套狼
無毒不丈夫——大丈夫並不“毒”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一個女人會嫁給雞或狗
生有涯,而知無涯——你不必憂慮知無涯
刑不上大夫——不是貴族和士大夫的特權
如日中天——並不等同於蒸蒸日上
以德報怨——這不是孔子的觀點
好馬不吃回頭草——吃回頭草的馬也會是好馬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有多少人被愛迪生誤導
中國是一隻睡著的獅子——“睡獅論”不是恭維之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不是在罵人
王八蛋——誤傳後的形象罵語
不見棺材不落淚——見了誰的棺材都會落淚嗎?
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更不可能心死
狗屁不通——這只是一個生活中的小常識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個臭皮匠也頂不了一個諸葛亮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不為己,天不會誅地也不會滅
君子固窮——君子難道就應該與貧窮相伴嗎?
人盡可夫——這本是一個很孝順的女子
擊缶而歌——莊子不是絕情的人
三思而行——三思之後機會盡失
... ... ...
第二章 矯枉——被曲解的至理名言
第三章 反思——古時名言的今日思考
第四章 重溫——經典名言的深度體味
第五章汲取——祖先為人處世的經驗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文摘

這個成語字面意思是,像太陽在正午。從古至今,就一直有很多人用這個成語來比喻某個事物生機勃勃,正處於頂峰,就像太陽正午在頭頂上一樣。
中國近現代偉大的教育家李宗吾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做過中學校長,大學教授,四川省議員,當過暢銷書作家,沒過多久又當上了教育廳的副廳長,算得上是平步青雲。這時,很多人來到李宗吾家裡,道賀的道賀,送禮的送禮,一派繁榮的景象。但是李宗吾個性比較“怪異”,大禮從來都不收,只收些薄禮。被謝絕的那些送大禮的人就說:“宗吾兄現在可是大人物了,官做得如日中天,我們的禮都嫌少了。”李宗吾爽朗地笑道:“我沒這個意思,官再大終究還是要卸任的,收了禮回去我還得記賬,就像借了你的錢一樣。”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日中天”這個成語有一個典故,意思與我們平常理解的意思有著巨大的差異。
唐朝的佛教非常盛行,有個居士(在廟裡剃度修行叫出家人,在家裡帶髮修行叫居士)叫龐蘊,湖南衡陽人。他的修行非常高,在當時和後代的影響也很大,很多經書都有他講經弘法的記載。龐蘊平時常常帶著女兒一起修行,父女倆就這樣生活了很多年。有一天,龐蘊即將入滅,就叫女兒靈照出去看看太陽在什麼位置,如果到了正午就回來告訴自己。靈照出去看了看,然後回來告訴父親,太陽已經在正午了,但是出現了日食。龐蘊一聽,自己馬上就要入滅了,怎么會有日食呢?這的確有點蹊蹺,也很少見。於是就起身出去看個究竟。這時,靈照迅速盤腿坐在父親入滅的位置,雙手合十,替父親入滅了。
這位龐居士出去並沒有看到什麼日食,正覺奇怪,回到屋子裡一看,自己的女兒竟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入滅了,於是他笑著自言自語:“我女兒也開悟了。”然後開懷一笑,枕在女兒的膝蓋上入滅了。
可見,“如日中天”的原意不是拿來誇讚別人的事業正值頂峰的,它真正的意思是說女兒善解父親的心意,也是孝順的表現。和現在一句流行語“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詮釋了為什麼女兒是父親最貼心的人,因為現在說的“情人”和古時的“知己”類似,“知己”就是知心人,但是直接說女兒是父親的情人在倫理上說不過去,就只能說是前世的情人。前世今生的關係,也算是莫大的緣分。
在這個典故故事里,“如日中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兩個人同時遇到一個重大問題需要抉擇的時候,當雙方都很難作出抉擇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就像故事中的靈照姑娘那樣,替對方作出這個決定,甘願作出退步或犧牲。
以德報怨
——這不是孔子的觀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