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街道

古林街道

古林街道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南部。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

基本信息

概況

濱海新區轄街道。位於區境南部。毗鄰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距天津港碼頭20千米、天津濱海國際機場38千米。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12個社區、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上古林村津岐路。

沿革

1953年建上古林鄉,1956年劃歸南郊區,建上古林公社,1979年劃歸大港區,1983年改鄉。1980年設立官港街道,1982年設立千米橋街道。1996年,官港街道面積2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辦事處駐官港,轄建工里一、建工里二、建工里三、衛華里一、衛華里二、衛華里三、衛華里四7個居委會;千米橋街道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辦事處駐千米橋,轄港電西里一、港電西里二、港電西里三、港電東里4個居委會;上古林鄉面積66.2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上古林、工農、建國、馬一、馬二6個行政村。2000年3月,上古林鄉、官港街道、千米橋街道合併設立古林街道。2008年,轄官港第一、官港第二、官港第三、建北里、欣欣里、港電、世紀花園、凱潤、古林9個居委會和上古林、工農、建國、馬棚口一村、馬棚口二村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上古林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16053:~001 111官港一社區 ~002 111官港二社區 ~003 111港電社區 ~004 111建北里社區 ~005 111欣欣里社區 ~006 111世紀花園社區 ~007 111潤澤園社區 ~008 111凱旋苑社區 ~009 111福澤園社區 ~010 111福港園社區 ~011 111福滿園社區 ~012 111福繡園社區 ~201 111上古林村 ~202 112工農村 ~203 112建國村 ~204 220馬棚口一村 ~205 220馬棚口二村 ~400 111大港開發區

【郵編】300270【2008年代碼】120109003:~001官港一居委會 ~002官港二居委會 ~003港電居委會 ~004官港三居委會 ~005建北里居委會 ~006欣欣里居委會 ~007世紀花園居委會 ~008凱潤社區 ~009古林社區 ~201上古林村 ~202工農村 ~203建國村 ~204馬棚口一村 ~205馬棚口二村 ~401開發區 ~402板橋農場

行政區劃

2016年轄17個社區居委會,5個行政村 。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20116053001111官港社區第一居委會
120116053002111官港社區第二居委會
120116053003111港電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4111建北里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5111欣欣里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6111世紀花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7111潤澤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8111凱旋苑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09111福匯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0111福港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1111福滿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2111福繡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3111福錦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4111福芳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5111海川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016111海韻園社區居委會
120116053201111上古林村委會
120116053202112工農村委會
120116053203112建國村委會
120116053204220馬棚口一村委會
120116053205220馬棚口二村委會
120116053400111大港開發區社區

經濟概況

企業 企業

突出抓好工業經濟發展,形成經濟發展互動格局。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力度。按照“工業強街”工作目標,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理順工業園區管理體制,籌建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嚴格執行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統籌園區開發建設和項目用地安排,嚴把入園區項目關。積極建設標準化廠房和發展倉儲物流業,發揮土地最大效益。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推進上古林工業小區建設。做好城區東擴拆遷企業安置工作。要藉助大港城區東擴有利時機,使企業在不影響生產經營的前提下,積極做好遷移企業搬遷工作,最大程度將東擴企業向工業園區聚集。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堅持以投入促產出,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全面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同時採取多條渠道加大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力度。依靠科技進步引領企業發展。力爭申報市級研發中心1家,達標區級研發中心3家,企業規範化動作達標3家,企業財務管理達標5家。五是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繼續按照一村一策發展模式發展農村經濟,形成經濟發展互動格局。落實街道制定三年不變促進經濟發展獎勵政策,進一步調動各村發展經濟積極性,形成上下聯動,增強各村經濟實力。

基礎設施

廣場 廣場

大力開發區位資源,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協調濱海供電公司建設港南電站與園區供電線路,爭取園區11萬伏變電站項目開工建設,徹底解決制約園區發展電力問題。進一步完善園區主幹道路,投資30萬元建設園區天然氣供氣站。重點解決社區污水排放與池塘納水矛盾,確保全街29000畝養殖水面投產達產。完善漁業設施,提升養殖檔次,建成馬一村和馬二村2個海珍品養殖示範園區,建設上古林村、馬二村2個設施漁業示範項目。發展休閒觀光漁業,建成上古林村2個和馬二村1個垂釣園。發揮資源優勢,推進馬一村漁業鹽業綜合示範建設,爭取年產鹽15000噸。抓好農業發展。建設2個冬棗種植無公害基地,建成工農、建國村冬棗專業合作社和立達水產專業合作社。建設馬一村和馬二村“一村一品”特色專業村。建成馬二村海口農業科技示範園。三是抓好林業畜牧業發展。建成工農、建國冬棗休閒觀光園1個,推進馬二村旅遊特色村建設。抓好工農村小棗調整為80畝尖棗、蘋果棗建設。抓好馬二村投資20萬元進行果園種植結構調整。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確保轄區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四是抓好水利發展。爭取水庫周邊地區扶持項目建設資金,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防汛防潮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徹底解決上古林村東部排水問題,確保汛期安全渡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