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吳偉業詩作]

《古意》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詩作。

吳偉業詩作

百科名片

吳偉業(1609~1672),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世居江蘇崑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原文六首

1。爭傳娶女嫁天孫,才過銀河拭淚痕。但得大家千萬歲,此生哪得恨長門?
2。豆蔻梢頭二月紅,十三初入萬年宮。可憐目望西陵哭,不在分香賣履中。
3。從獵陳倉怯馬蹄,玉鞍扶上卻西東。一經輦道生秋草,說著長楊路總迷。
4。玉顏憔悴幾經秋,薄命無言只淚流。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見尚低頭。
5。銀海居然妒女津,南山仍錮慎夫人。君王自有他生約,此去唯應禮玉真。
6。珍珠十斛買琵琶,金谷堂深護絳紗。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

鑑賞

名句鑑賞

“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一句較為常見,意為美的珊瑚玉樹,縱懷在心間護在掌上,終於也無法真正變成私人所有。終會在更高的宮室里,養做向陽的花朵。

全文鑑賞

吳偉業在《古意》一詩中寫道:“玉顏憔悴幾經秋,薄命無言只淚流。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見尚低頭。”詩人顯然認為息夫人無可奈何地“薄命無言只流淚”,卻還從了楚文王,“手把定情金合子”與息君“九原相見尚低頭”。這裡詩人把明室官員無可奈何地入新建的清廷卻又無顏見明代遺民的窘態反映得淋漓盡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