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周易訂詁

卷末附以《答客問》一篇,借詁經以言時事也。 而七卷後則仍列《十翼》原文,以還田何之舊。 其仍以“古周易”標目,蓋以是也。

古籍簡介

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明何楷撰。楷字元子,晉江人。天啟乙丑進士。官至吏科給事中。唐王聿鍵起兵於閩,以為禮部尚書。旋為鄭芝龍所軋,憤恚而卒。事跡具《明史》本傳。是書成於崇禎癸酉,蓋其筦榷江南時所作。卷末附以《答客問》一篇,借詁經以言時事也。觀其《自序》,論分《經》合《傳》之非古,然復引魏淳於俊對高貴鄉公語,則又未始不以分附為便。故其前分《上、下經》為六卷,而《彖》、《象》、《繫辭》諸《傳》之文仍隨卦分列,猶祖費直之意。而七卷後則仍列《十翼》原文,以還田何之舊。蓋分《經》分《傳》以存古本,而《經》下所列《十翼》之文則引以互證,故皆低一格書之,以別於後之正文。其仍以“古周易”標目,蓋以是也。惟於《上、下經》內又別立初、中、終諸名,則自我作古耳。楷之學,雖博而不精。然取材宏富,漢晉以來之舊說,雜采並陳,不株守一家之言。又辭必有據,亦不為懸空臆斷、穿鑿附會之說,每可以見先儒之餘緒。明人經解,空疏者多,棄短取長,不得已而思其次,楷書猶足備採擇者,正不可以駁雜廢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