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

古佛

1.古時的佛。2.古佛​(古佛指釋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現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與釋迦牟尼佛。據景德傳燈錄卷一載,此過去七佛各舉之得法偈,稱七佛說偈。術語)古時之佛。過去世之佛。3. 古佛節。開化縣蘇莊鎮唐頭村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田山麓腳下,清澈的漳溪源自古田山脈的青尖,流經唐頭莊前河道,沿河兩岸高樓林立,村前有座古大橋,橋頭建有飛檐翅角的一所八角亭。唐頭水口橋均是縣級文保單位,村設有青年俱樂部、留守兒童俱樂部和老年協會,建有水泥球場和圖書閱覽、桌球、棋牌各活動室,農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基本信息

古佛節

古佛節歷史沿革

據清宣統庚戌年修的《方氏族譜》記載:南宗理宗嘉定元年(1208)農曆二月十三日當地降生一名神童,名方元越,自幼聰明好學,氣度非凡,少年時樂於助人,為村民做好事,心地善良,是個人見人夸的好孩兒。有一次在郊外牧牛,自塑一尊泥像,置入瓦窯中燒制,烈火之中形成古佛金身。金身製成,元越"升天"得道成佛。當地老百姓非常想念他,崇拜他,認定他是善良的化身,是傳說中的"燃燈古佛"轉世來造福一方,信奉他靈驗,有求必應。明朝嘉靖皇帝敕封其為"萬代慈尊古佛"。因而,村民歲歲舉行祭祀活動,每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以後便演變成民間傳統廟會。沿續至今已有800年歷史。

古佛節所在村地理位置

開化縣蘇莊鎮唐頭村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田山麓腳下,清澈的漳溪源自古田山脈的青尖,流經唐頭莊前河道,沿河兩岸高樓林立,村前有座古大橋,橋頭建有飛檐翅角的一所八角亭。四周群山疊翠,村前村後古木參天,風景秀麗。

村內居住322戶農家,1180人,村容整潔,建有環村公路,交通方便。唐頭村歷史悠久,據當地史書記載,五代時期的後梁開平年間(908)形成村莊,古名稱上林村。

當地有二座大宗祠。唐頭水口橋均是縣級文保單位,村設有青年俱樂部、留守兒童俱樂部和老年協會,建有水泥球場和圖書閱覽、桌球、棋牌各活動室,農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古佛節表演形式

唐頭村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二至十五,四天為古佛節。在這四天里村民們要舉行多項儀式,歡度古佛節。儀式由四個步驟組成:1、迎古佛出殿:由100餘人組成的儀仗隊去喬木庵恭迎古佛;2、古佛巡遊:由旌旗甲冑、儀仗火銃、先鋒喇叭、民樂隊伴奏乘三佛轎繞村莊巡遊;3、古佛祭典:宣讀祭文、村民祭祀、唱道士戲、請劇團演三天三夜大戲;4、送佛回殿:在這四天裡全村人要素食。還要開展物資交流活動。

古佛節基本內容

農曆二月十二至十五為期四天的古佛節活動主要內容:

1、古佛出殿:由100餘人組成的儀仗隊去喬木庵恭迎古佛;

2、古佛巡遊:由旌旗甲冑、儀仗火銃、先鋒喇叭、民樂隊伴奏,三乘佛轎繞村莊巡遊;

3、古佛祭典:宣讀祭文、村民祭祀、唱道士戲、請劇團演三天三夜大戲;

4、送佛回殿:全村素食四天,由100餘人儀仗恭送古佛回殿。

基本特徵:

1. 古佛節是民間的傳統廟會,是弘揚傳統美德的渠道,也是農村的大型廣場文化節,活動豐富多彩,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2. 陣容龐大,參加活動人員眾多,旌旗飄揚,鼓樂喧天,觀眾眾多.還請外地兩個劇團同時演出,熱鬧非凡。

3. 古佛巡遊精彩,儀仗隊人員整齊,環繞村莊巡遊,各戶鳴炮迎接

4. 全村人素食四天,整個活動時間長、內容多,有古佛出殿、古佛巡遊、祭祀儀式、宣讀祭文、唱佛戲、跳四象兩儀八卦等古代舞蹈,最後恭送古佛回殿。

整個活動內容豐富,具有地方特色,是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

主要價值

一、豐富農村農民文化生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美德,使更多的人得到精神升華。

二、是民眾文化娛樂的盛會,民眾能觀賞文體娛樂活動,陶冶心情,也是農民走向市場的需要,為農副產品交流提供場所。

三、是人們社交活動的良機,訪親會友,觀看古佛表演、欣賞戲劇、電影,加強了農民之間的團結,促進社會和諧。

四、是研究、探討古文化項目。傳承優良的民間文化。

相關道具、製品

⑴標誌大旗1面 ⑵開路大鑼2面 ⑶火銃2把⑷先鋒號角2支 ⑸嗩吶2支 ⑹大鼓1隻 ⑺民樂隊2支 ⑻大型宮燈2隻

⑼大型佛轎(8人抬)1乘 ⑽中型佛轎(6人抬)2乘

⑾龍虎旌旗12面 ⑿鑾駕隊13件 ⒀服裝140套

傳承人系譜:

1938年 方天慶(出生於1860年) 1978年 何榮華(出生於1929年

1948年 方和貴(出生於1881年) 1988年 方善富(出生於1947年

1958年 吳順香(女,出生於1907年) 1998年 方淦成(出生於1946年)

1968年 方日華(出生於1921年) 2008年 方細陽(出生於1967年)

古佛古佛
古佛古佛
古佛古佛
古佛古佛
古佛古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