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吟佳節:節令詩三百首

這本《古人吟佳節——節令詩三百首》是從漢代到清朝的大量詩歌中選取的有關歌詠傳統節日的詩篇編成,收詩凡三百首,按元旦、立春、清明等十一個節令分類歸屬。

內容介紹

中華民族的節日是和我國特有的農曆時令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節令,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為八節,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到現在的二十四節,我國是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

24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掌握農事季節的經驗總結,是對農業生產的貢獻,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淮南王劉安所撰的《淮南子》中,縱觀我國的節令,可以從側面了解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增加我們對這個民族的認識,進一步說,節令的形成、發展與民族文化有著極密切的關係,是我們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寶庫中的組成部分,這就涉及到了節令詩,詩歌和節日文化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令詩中的主流還是那些直接敘寫歲時習俗的詩篇,這些詩為我們塗抹了一幅色彩紛呈的節日畫卷,節令詩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決非一個短短的序言所能概括得清楚,本書收詩按節令先後排列、計三百首,對詩的作者作了簡明介紹,每首詩有必要的注釋和言簡意賅的賞析。

文章目錄

1. 前言
2. 元旦
3. 立春
4. 元宵
5. 寒食
6. 清明
7. 端午
8. 七夕
9. 中秋
10. 重陽
11. 臘日
12. 除夕
13. 後記
14. 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