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TNM分期

口腔癌一般均經歷原發腫瘤的生長(T)、頸部區域淋巴結的擴散(N)與遠處轉移(M)的過程。

初治病人治療前應作出TNM狀態的估價。手術中發現、術後病理髮現或治療後復發TNM的變化可分別標明為 S TNM、 P TNM或 R TNM。過去國內外通用的是美國抗癌協會(AJCC)與國際抗癌聯盟(UICC)建議的TNM臨床分期,兩個分期法現已統一為一種分期法,於1987年1月1日開始實行。

1、原發癌(T)分期
T is 原位癌。
T 1 腫瘤最大直徑2cn或以下。
T 2 腫瘤最大直徑大於2cm,但不超過4cm。
T 3 腫瘤最大直徑大於4cm。
T 4 腫瘤侵犯鄰近結構,如侵入骨皮質、舌的深部(舌外)肌肉、上頜竇、皮膚。

2、淋巴結轉移(N)分期
N 0 局部淋巴結無明顯轉移。
N 1 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小於或等於3cm。
N 2 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大於3cm ,但小於或等於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但最大直徑無一大於6cm者;或兩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但最大直徑無一大於6cm者。
N 2a 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大於3cm,但小於或等於6cm。
N 2b 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但最大直徑無一大於6cm者。
N 2c 兩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但最大直徑無一大於6cm者。
N 3 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超過6cm。

3、遠處轉移(M)分期
M x 有無遠處轉移無法判斷。
M 0 無明顯遠處轉移。
M 1 有遠處轉移。

4、TNM臨床分期
0期 Tis N0 M0
Ⅰ期T 1 N 0 M 0
Ⅱ期T 2 N 0 M 0
Ⅲ期T 3 N O M O ;T 1~3 N 1 M 0
Ⅳ期T 4 N 0~1 M 0 ;T 1~4 N 2~3 M 0 ;T 1~4 N 0~3 M 1

5、TNM分期 在國際上經數十年臨床實踐和4次修訂而成,故值得採用,它有利於國內外交流。但尚有缺點,如T期仍主要根據原發腫瘤的大小來劃分,未能反映原發灶的厚度對頸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在實際套用時可再分為T 1a 、T 1b ……,T2a 、t2b ……,以a、b……代表厚度。過去T 4 的含義是不論腫瘤大小凡侵入犯骨、深部肌肉、上頜竇、皮膚者皆歸屬此類,現則指明侵入骨皮質、舌外肌等才算T 4 。從而避免了將侵犯骨膜、牙齦、牙槽骨、舌內肌的癌腫劃為T 4 。腫瘤侵入翼內肌、嚼肌、翼頜間隙亦應屬T 4 ,但此分期中未具體指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