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9卷·戰時德國對華政策

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9卷·戰時德國對華政策

一、德國與中國重工業 一、德國軍事顧問團與中國抗戰 一、德國開始疏遠中國

基本信息

書名: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9卷·戰時德國對華政策

作 者: 馬振犢胡德坤
叢 書 名: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成果
出 版 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7074088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44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政治理論 印刷時間:
定 價:¥56.00

內容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中外關係中,德國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是重要而秘密的一章。為了迅速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的屈辱地位,德國共和政府以及後來的納粹政權,出於戰略原料的貿易需求,對中國採取了比較友好的外交政策,而中國國民黨及其領導人出自對德國人和德國精神的崇拜,一向持著“聯德”方針,希望得到德方對其統一和建軍的幫助。於是,圍繞德國軍事顧問來華、原料和軍備的易貨貿易及經濟建設等多方面,中德開展了實質性的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德國人參與了中國的內戰及後來的全面抗戰,其中許多內幕鮮為人知。德國的對華外交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納粹德國因全球戰略的需要,逐漸棄華聯日,而中國則最終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德中被迫決裂。一段外交隱密歸入歷史。

本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德國對華政策與德中關係
第一節 德中關係的歷史回顧
一、德中兩國的歷史關係淵源
二、中國國民黨及其政府與德國的歷史關係
第二節 “單純而完美”——九一八事變前的德中關係
一、《中德關稅條約》的簽署與中德蘇三國同盟的構想
二、全德工業聯合會訪華
第三節 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德國軍事顧問團
一、德國軍事顧問團的緣起
二、鮑爾在華組建顧問團引起德中交涉
三、內外交困——克里拜爾顧問團引起的外交波折
第二章 德國與偽滿洲國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與德國的態度
一、九一八事變與德國的態度
二、德國不承認偽滿洲國
第二節 希特勒上台後與德國對華政策
一、希特勒對中日兩國的看法
二、海耶事件與德國對偽滿洲國政策
第三節 德國與偽滿洲國關係的升溫
一、德國遠東經濟考察團訪問偽滿洲國
二、《德“滿”貿易協定》的簽訂
第四節 德國與偽滿洲國關係的加強
一、德日結盟與德“滿”關係的發展
二、德國承認偽滿洲國
三、建交後的德國與偽滿洲國
第三章 九一八事變後的德國對華關係
第一節 德國政局的變化及其對華政策的調整
一、納粹黨上台
二、法西斯主義對中國政壇的影響
第二節 德國與德國赴華軍事顧問團
一、佛采爾赴華
二、德國顧問團的擴大與改組
三、德國顧問團對中國軍事的滲透
四、德國政府與德國顧問團
五、德國顧問團的困擾
第三節 德國與中國國防
一、德國“國防軍之父”的來華使命
二、塞克特設計的中國軍事整頓方案
三、法肯豪森與對日作戰方案設計
第四節 抗戰爆發前的德中日關係
一、九一八事變後的德中日三角關係
二、德國重整軍備及其對華政策
三、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與中德交涉
第四章 德國與中國對日抗戰準備
第一節 合步樓計畫
一、德國與兩廣當局的軍工合作
二、圍繞兩廣方案而引發的中德交涉
三、克蘭的廣東計畫
第二節 中德易貨通道的建立
一、克蘭與孔祥熙簽署《中德易貨契約》
二、廣州風波的平息
三、克蘭與翁文灝的會談
四、顧振代表團訪德與《德華信用借款》的簽署
第三節 德國抗戰爆發前的中國國防
一、德國與中國重工業
二、德國與中國兵工製造業
第四節 抗戰爆發前的德國軍火輸華
一、《德華信用借款契約》簽署前的德國軍火輸華
二、德國國家資本與德國軍火輸華
第五章 抗戰爆發後的德國對華政策
第一節 德國對中日戰爭的態度
一、德國面對中日戰爭左右為難
二、陶德曼調停
第二節 德國與中國全面抗戰
一、德國軍事顧問團與中國抗戰
二、孔祥熙訪德及其成果
三、德國軍事顧問團引發的德中日交涉
四、德國軍火物資繼續輸華
第六章 德中斷交及德國與汪偽政權的關係
第一節 德中斷交及中國對德宣戰
一、德國開始疏遠中國
二、德國承認汪偽政權
三、德中斷交及中國對德宣戰
四、斷交宣戰後的中國對德事務
五、遺留的特別通道——韋爾納在重慶
第二節 德國與汪偽政權的交往
一、汪偽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及追隨德國對英美宣戰
二、德國與汪偽“收回租界和撤銷治外法權”
三、德汪關係的終結
本卷綜述
參考書目
出版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