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長頸步甲

印度長頸步甲,丁學名Ophionea indica (Thunberg) ,屬於昆蟲綱,鞘翅目,步甲科,體長6.5-8.0毫米。稻田內常見的捕食性天敵之一。捕食稻飛虱、稻葉蟬的若蟲及成蟲,三化螟卵及初孵幼蟲,二化螟卵及初孵幼蟲,稻縱卷葉螟卵及初孵幼蟲等。分布於江西、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印度長頸步甲
拉丁學名:Ophionea indica (Thunberg)
綱:昆蟲綱
目:鞘翅目
科:步甲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稻飛虱、稻葉蟬、三化螟、二化螟、稻縱卷葉螟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

體長6.5-8.0毫米。頭部後方收窄,黑色並帶藍色的金屬光澤;口器紅褐至黃褐色,上唇寬過於長;複眼褐色;觸角基部第一節短於其後三節之和;觸角紅褐色,第四節端部及以後各節色澤較深。前胸背板紅褐色,細長,筒狀,前端收窄。鞘翅紅褐色,表面有粗大刻點組成的縱列;各鞘翅的基部在肩胛上有一黑斑,黑斑常擴至前緣及鞘縫之前,鞘翅中部之後有一寬闊的黑色橫帶,橫貫鞘翅,連及腹面相對應的部分亦為黑色;在鞘翅的中線上黑色橫帶的前後方各有一銀白色的小斑點;鞘翅上的黑色部分亦帶藍色的金屬反光。前足基節窩後方封閉。足黃褐色,各足端部黑色,脛節細長,前足脛節內側在端部之前有一深陷,深陷的基部有一距。第四跗節縱裂成雙葉狀,第五跗節不長於第一至第四跗節長度之和。

生物學特性

稻田內常見的捕食性天敵之一。捕食稻飛虱、稻葉蟬的若蟲及成蟲,三化螟卵及初孵幼蟲,二化螟卵及初孵幼蟲,稻縱卷葉螟卵及初孵幼蟲等。

地理分布

江西、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