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性侵門

卡恩性侵門

現年62歲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而被紐約警方帶走。警方宣布正式拘留這名法國總統選舉熱門人選並提出刑事指控。有觀點認為,卡恩的被捕疑點重重,不排除有人故意製造了這場陰謀。現年62歲的卡恩曾為法國前財政部長,2007年出任 IMF總裁。作為法國社會黨領袖,卡恩或將參加2012年法國總統競選。

簡介

卡恩出席紐約曼哈頓刑事法院舉行的聽證會卡恩出席紐約曼哈頓刑事法院舉行的聽證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因涉嫌在酒店性侵犯女服務員被拘。不過,在檢方發起訴訟的同時,卻有大量聲音為卡恩正名,認為他是被政敵誣陷的,“他腳下被人放了香蕉皮”。他的妻子安妮·辛克萊也公開稱相信丈夫清白。一時間,國外網民和媒體紛紛對此事提出質疑,並列出了此案的三大謎團和兩大“主謀嫌犯”。不過,有分析稱,無論如何,淪為性侵嫌犯的卡恩已經“完蛋了”。目前,卡恩仍否認所有指控,並請來曾為麥可·傑克遜猥褻男童案辯護的知名律師布拉夫曼為他辯護。

被控罪名

2項一級刑事性行為
1項一級強姦未遂
1項一級性虐待
1項二級非法監禁
1項三級性虐待
1項強行接觸

三大謎團

三大謎團待解
謎團1:為何敢明目張胆侵犯女服務員?
有不少網友指出,雖然卡恩此前曾經傳出性醜聞,但畢竟那是婚外情。而在酒店裡強行侵犯女服務員,這樣的行為性質已經完全不同,很難想像身居高位、見慣大世面的卡恩會如此色膽包天。甚至有網友質疑,卡恩是否被灌迷藥致使失去理智。不過,美國坦普爾大學心理學家弗蘭克·法利則持相反意見。他表示,研究人員發現,許多高層政客已習慣在承擔極大風險的情況下行事。“承擔風險是公眾領袖和政客成功的必要因素,”法利說,“史特勞斯-卡恩符合這一條件。”而按照路透社的說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同樣具備這一特點。
謎團2:為何卡恩被拘訊息會被提前泄漏?
據悉,早在警方證實史特勞斯-卡恩被捕前數小時,已有不少美國媒體通過各自渠道獲知此事,並予以報導。法新社當天更報導稱,法國執政黨旗下“人民運動聯盟”的青年活動家皮奈在美媒披露該條新聞之前,已在推特上率先爆料。對於這種反常的“迅速反應”,法國網站lepost.fr的一名網民就表示,能從美國好友那裡如此快地得知這條訊息,足以證明“人民運動聯盟”精心地策劃了這起性醜聞。
謎團3:為何服務員會“以為”房中沒人?
案發酒店酒店位於時報廣場旁,卡恩13日入住2806號房間。被侵犯的服務員負責清理客房,她告訴警方,自己當天下午1時左右進入房間,以為裡面沒有人。當這名服務員在前廳時,卡恩從浴室出來,赤身裸體,企圖性侵犯她。在英國《每日郵報》網站上,就有網友提出:服務員為何會巧合地在卡恩淋浴時候進房?是否有別有用心的人讓服務員以為房中沒人?不過,美國警方暫時沒有公布這方面的細節。

誰是主謀

誰是“主謀”?
“嫌犯1”:薩科齊
卡恩在金融海嘯後扮演救火隊長,最近又積極拯救歐洲國債危機,表現備受好評,更是明年4月法國總統選舉的大熱門人選。近期民調顯示,他是唯一有勝算擊敗現任總統薩科齊的人選。民調顯示,卡恩民望高於薩科齊,是社會黨內最受歡迎的總統人選。而現在,按照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馬琳·勒龐的說法,史特勞斯-卡恩“聲名掃地,肯定無法參選這一國家最高公職”。因此,不少媒體和網民把懷疑的矛頭指向了最大的獲利者——薩科齊。有評論稱,早在上周起,網路就開始熱傳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卡恩正在價值400萬歐元的巴黎寓所外,準備登上一輛價值逾百萬美元、屬於其發言人的保時捷跑車。這一照片隨即引發親薩科齊傳媒大做文章,抨擊卡恩身為左翼人士卻崇尚奢華。
法國社會黨政治家勒肯、卡恩的親密盟友在歐洲第一電台表示,薩科奇總統陣營正在對卡恩發動一場抹黑運動。勒肯指出,“這完全是一場由薩科奇與其盟友策劃的有組織的行動,攻擊目標是卡恩的人格。”卡恩的另一個律師則表示將以誹謗罪名對法國一家報紙進行起訴。對此,薩科齊政府發言人弗朗索瓦·巴魯安15日表示,就這起事件發表個人意見或分析、評論、預計其後續效應時“必須極其謹慎”。“法國政府尊重兩項原則,一是司法程式正根據美國法律由美國法務部門進行,二是尊重無罪推定。”
“嫌犯2”:IMF內鬼
一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分別由歐洲人和美國人擔任,但“一把手”的傳統終於被破。卡恩“出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由第一副總裁、美國人約翰·利普斯基暫時代理總裁一職,國際上首次出現兩大國際金融組織同時由美國人掌門的局面。不少經濟分析師認為,利普斯基缺乏卡恩在歐洲政壇的影響力和人脈。
據悉,卡恩的5年任期原定2012年9月結束。外界先前普遍預計他不會尋求連任,而將參選法國總統,且最遲在6月下旬宣布參選並辭去總裁一職。近幾個月,外界不斷猜測,基金組織可能會打破慣例,從新興經濟體代表中挑選新總裁。而實際上,歐洲國家不大可能拱手讓出基金組織總裁一職。因此,有人猜測,此次事件有可能是基金組織內部人所為,為的是渾水摸魚,在新總裁人選上作文章。對此,曾經擔任法國住房部長的布丹就表示,嫌犯有可能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有可能是法國右派,也有可能是法國左派。

辯護律師

紐約著名的刑事辯護律師班傑明·布拉法曼宣布與另一名律師威廉·泰勒一同成為卡恩的律師。布拉法曼曾經為吹牛老爹碧昂斯老公Jay-Z和麥可·傑克遜打過官司。布拉法曼於2011年5月15日晨通過電郵告知媒體,將為卡恩作“無罪辯護”。卡恩原計畫於5月16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歐元區財長們開會,會議主題是如何解決希臘不斷惡化的債務問題。

相關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陷入“性侵門”,恐斷送這名法國總統選舉大熱門的政治生涯,更直接牽動IMF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援助,以及法國總統選戰形勢和愛麗舍宮風向。IMF已緊急任命“二把手”約翰·利普斯基負責運營事務。
法國方面一些人認為,史特勞斯-卡恩可能遭陷害。總理府負責議會關係的部長級代表亨利·德蘭古說:“我們不能排除一種說法,即這是陷阱。就我個人而言,我拒絕說"對,這是陷阱"或者"不,這不是陷阱"。我不清楚。”“我不排除任何可能。”德蘭古說,“如果這真是陷阱,我想說,對設陷阱的人而言,這不光彩。”
史特勞斯-卡恩的盟友、大巴黎地區資深議員米歇爾·薩班更為直接。“我堅信這是國際陰謀。與其說他們想幹掉社會黨強勢總統候選人,不如說他們想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群龍無首。”薩班將這一事件比做“新式政治暗殺”。
按照慣例,IMF的總裁為歐洲人,卡恩如果因為此事無法履職,將由順位的第一副總裁、美國人約翰·利普斯基代為行使職能,而歐美在國際金融事務上一直基於不同的利益訴求,在爭奪發言權。利普斯基先前已宣布,打算8月任期結束後離職。

全球影響

首先,此次事件將為IMF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5月16日說,卡恩深陷的麻煩可能會加快IMF改革步伐。除非他很快洗脫罪名,否則IMF將迅速推出新的領導人。鑒於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都將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十大“股東”之列。因此,這些國家近來不斷呼籲新興市場國家應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其次,IMF正在參與解決歐債危機的努力,卡恩事件可能會削弱該項工作的成效。《金融時報》的文章說,就在卡恩出庭之際,歐盟各國財政部長正在布魯塞爾開會,尋求批准歐盟與IMF聯手為葡萄牙提供780億歐元的援助計畫,並討論進一步援助希臘的措施。這都是卡恩原來要參加的討論,其職位決定了他在幫助解決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財政危機的過程中成為關鍵人物。如果卡恩離職,必會影響歐元區的決策,歐元區經濟的復甦也會放緩。
再次,此次事件可能引發法國政壇“地震”。左翼的社會黨人卡恩被認為是下一屆法國總統選舉的有力競爭者。距大選僅一年之際,此事必將對競選格局造成深遠影響。法國《論壇報》16日社論認為,社會黨的初選和明年的總統選舉都應該重新洗牌。卡恩性醜聞對社會黨構成沉重打擊,社會黨在推出總統候選人問題上有進一步分裂的危險,除非卡恩事件令社會黨深思而促成他們團結在一個具有優勢的候選人周圍。

人物資料

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35年前學而優則仕,除2006年爭取法國總統大位失敗,仕途可說一帆風順。曾任經濟學教授的卡恩1976年加入法國社會黨,1986年當選國會議員。他之後當選薩塞勒市長薩塞勒是工人階級移民的巴黎郊區城市。
卡恩第一次入閣是擔任前總統佛朗哥·密特朗的工業部長。他1997至1999年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期間展現出色能力,獲國際好評。卡恩2006年爭取代表社會黨競選總統,卻敗給塞格琳·羅雅爾(這位則在第二輪投票敗給薩科齊),之後獲任命為IMF總裁,並得到薩科齊的支持,許多評論家都說,這是薩科齊讓他遠離社會黨高層的方法。
法國將於2012年4月舉行總統大選,外界一直揣測任期直到2012年9月才屆滿的卡恩會提早離職,投入總統選戰中。有民調顯示他聲望領先於薩科齊,這意味著如果卡恩參選,擊敗薩科齊的可能性非常高。不過,至目前為止,卡恩還沒有就是否競選發表任何言論。巴黎此前有傳言稱,卡恩有可能在2011年的6月28日正式宣布他的參選意圖,當天正是社會黨內選擇總統候選人的日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