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各莊村

村子之所以叫“南鄭各莊”,首先是因為村裡有一多半的住戶姓“鄭”,在以“某某哥莊”命名的遙遠年代,村子取名“鄭哥莊”再自然不過,後來漸改叫“鄭各莊”。 對於自己的耕地,每個村子基本都有一些別稱,好記易懂,如“北沿兒地”、“南沿兒地”,配上非常有韻味的當地方言,聽起來很是有趣。 這一來,狐仙真的生氣了,有人來求救,再也不加理會,最後乾脆搬離了“大土疙瘩”,離開了村子,人們有急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鄭各莊村簡介
一、自然情況
南鄭各莊村,隸屬河北省淶水縣義安鎮管轄,向北距縣城6華里,地處淶水、義安、胡家莊3個鄉鎮交界處,擁有人口200多戶1200多人,集體土地2000多畝,物產以小麥、玉米、花生、草莓以及蔬菜等北方旱地作物為主,曾有蘋果園、葡萄園等成規模的水果種植。村內有四橫三縱7條主要街道,經過不斷發展,村落由東西狹長形漸呈四方形狀。村莊四周有鄉村公路與外界相通,向西3華里到南郭下村即可轉上淶定公路去往淶水、定興縣城,村南2008年建成通車的廊涿高速公路繞村而過。居民所住院落占地面積普遍較大,多為兩進式庭院,外院主要用於畜養畜禽、晾曬糧食、停放車輛、堆放雜物等,一般布置有牲、畜、禽圈舍、車庫、棚、茅廁等,內院主要用於生活起居,一般為南北正房3-5間、東(西)配房(各)2間,既能實現人畜分開,又使生活區與操作區隔離,保證生活環境整潔衛生。隨著大力發展蔬菜、花生、西瓜、草莓等經濟作物種植和綿羊、肉豬等養殖副業以及外出務工,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共擁有轎車、貨車等汽車近40輛,且大多家庭都已翻蓋新房,加之街道路面經過水泥硬化,村容村貌日趨整潔。但由於缺乏整體規劃,大多村民選擇在通透性好的村莊外圍修建新房,整個村落逐漸呈空心趨勢,一定程度上造成耕地浪費,而且農村缺乏必要的垃圾收集、清理場所和設施,導致周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二、人文歷史
村子之所以叫“南鄭各莊”,首先是因為村裡有一多半的住戶姓“鄭”,在以“某某哥莊”命名的遙遠年代,村子取名“鄭哥莊”再自然不過,後來漸改叫“鄭各莊”。既然有“南”,當然會有“北”。在離村子東北2華里遠的地方,還有一個更小一些的村子,就叫“北鄭各莊”。實行生產隊、大鍋飯的時期,兩個村子曾短暫合併,後來因為村民習氣不合、家族抱團等等原因,又拆開來各自發展。
對於自己的耕地,每個村子基本都有一些別稱,好記易懂,如“北沿兒地”、“南沿兒地”,配上非常有韻味的當地方言,聽起來很是有趣。這個村子也不例外,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地名,如“棋盤地”、“小台灣”、“馬道西”、“道風西”、“南大扇”(音)等等。如同城市裡的街道,在起用這些名字時,人們本意可能是既讓自家的耕地有一個大概的方位區分,又能表明自家地所處位置的地形地勢特點,在通訊並不發達的當時,讓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一下就能知道去了哪塊地幹活、要去哪個方向找家人,一方面體現了勞動人民樂觀的生活態度,另一方面也體現其樸素的智慧。
三、美麗傳說:
“大土疙瘩”的傳說。村東南原有一殘留高大土石台基,老人們稱之為“大土疙瘩”,據推測應為舊時代村與村之間通風報信用的小型烽火台遺址。相傳內有狐仙居住,每逢村民有婚喪嫁娶之事,家中又無糧油米秣、桌椅板凳招待親朋好友,就會帶幾盤供果、幾柱高香,到“大土疙瘩”前焚香祭拜,請求狐仙幫忙應急,借用急需物品,並許諾用後儘快歸還。祝禱完畢,人們起身離去。第二天早上再來時,“大土疙瘩”外已經整整齊齊擺好糧油、蔬菜、桌椅等物品,人們便高高興興地把東西搬回家去招待客人,等事情辦完,再按照約定如數歸還。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村里人與狐仙相安無事。時間一長,人們為圖方便,不管家裡是不是急需,一有事都去向狐仙借東西,歸還時偶爾有些小損壞,有時還會丟失遺落。開始時人們還很不安,害怕狐仙怪罪。慢慢地,人們發現狐仙沒有見怪的意思,膽子便大起來,先是故意昧下一些不還,最後是借完以後就沒了音信,根本還都不還。這一來,狐仙真的生氣了,有人來求救,再也不加理會,最後乾脆搬離了“大土疙瘩”,離開了村子,人們有急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了。現在的“大土疙瘩”,早已經被村民們挖石取土開採乾淨,用以修道鋪路、墊基建房。
“老爺廟”的傳說。村東頭一個十字路口的邊上有個坑,過去又深又大,每當下雨,雨水就會從家家戶戶流出來,匯集到坑裡,深不見底。坑邊上原來有個小廟,據說裡面供的是關老爺像,所以村里人都管它叫“老爺廟”。老爺像的來頭也頗有幾分神秘,傳說有一年流經鄰村的拒馬河發大水,從上游衝下來一個刻在大石板上的關公像,正巧被村里人路過看見,就把石像抬上驢車拉回了村里,經過跟村里長輩商議,招集村里人在大壕坑邊上蓋了三間房,建成一座小廟,將石像供奉在廟裡。廟雖然不大,卻是有模有樣,整體為典型的北方老式民宅樣式,青磚牆,人字梁,青瓦頂,上門是三級寬大的青條石台階,進門正殿是長條香案,正對門就是關老爺石像。因為周圍大樹遮蔭,廟前又開闊乾淨,建成後,老爺廟就成為附近村民納涼聊天的好地方。聽人說,時間長了以後,老爺廟的屋頂上就有一條鎬把粗細、綠花花紋的白皮長蟲,總是在房檐下、椽子間盤繞出沒,悠閒地吐著信子,小孩們都不敢靠近。生產隊時,有一個壯年在廟檐下乘涼,又看到長蟲目中無人地出來放風,頓時惱怒異常,抄起鐵鍬就將長蟲鏟了下來斬成三截。結果,第二天壯漢臥床不起,身上長出一圈一圈的隆起,仿佛兩條蛇纏繞在身上到處遊走,過了沒多久,身上的隆起閉合成一條,壯漢也一命嗚呼了。後來聽說,是因為他生前害死過兩條蛇,第一條的法力還不足以取壯漢的性命,誰知他又把享世人供奉、得天地靈氣的老爺廟裡的蛇給害了,兩條蛇合起來索了他的命去。當然這只是神話般的訛傳,現在人們自然都知道那不是什麼“雙蛇索命”,而是一種俗稱“蛇盤瘡”、“纏腰火龍”的帶狀皰疹病。再後來,“文革”中“破四舊”運動開始,作為當然的破除封建迷信對象,在一幫紅衛兵大、小將們的群起攻擊下,“老爺廟”終於轟然倒塌,人們再也不能在廟前的樹蔭下、條石上乘涼聊天了。二、三十年後,人們總是能看到一個人,每天早上和傍晚,風雨不誤,從村東頭穿過村子,去村西頭的一個翻水洞前,恭恭敬敬地行三叩九拜大禮,不管周圍有沒有人看。這個人自稱“二閻王”,說閻羅王是老大,他排行老二,所以這么叫自己。有調皮的小孩子問他拜啥,他就神神秘秘地說,關老爺在這裡邊埋著呢,等他有錢了,就重修“老爺廟”,把關老爺請回去。嚇得不孩子們嗷嗷叫著全都跑掉。如今,“二閻王”早已貧病交加作了古,村西頭的翻水洞已不需要再翻水,村東頭的壕坑也已經幾乎被人填平了,只是不知道關老爺還能不能再被請出來,老爺廟還能不能再有機會恢復往昔的魅力,為村民們遮陰避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