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衛鄉

南衛鄉位於芮城縣東郊有9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1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3.7萬人,全鄉從業人員18988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南衛鄉地處縣城東北方向2.5公里處,位於北緯34°39’00〞~4

8ˊ10〞,東經110°42ˊ20〞~47ˊ30〞,北依中條山與永濟市接壤,東鄰西陌、東壚鄉,西鄰古魏鎮(原城關鎮)南鄰黃河與河南靈寶縣相望。中條山分界線至黃河主航道南北寬19公里,東西平均長4.87公里,全鄉總面積92.54平方公里, 南衛鄉地勢北高南低,依山傍水。北部為丘陵(基岩山和洪積扇),中部為平川(黃土高台平原),南部為黃河階地,其中山地面積占9.39%,水域面積占2.76%,主要土壤為碳酸鹽褐土。宜林面積1.5萬餘畝,退耕還林面積4500畝,該鄉氣候溫和,水源充足,年降水量約500毫米,降水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全年無霜期為200天左右。境內海拔高程321~1342米,南部為大禹渡灌區,為擴大黃灌面積,黃灌渠又向北延伸,目前除山底村外,每個村都可利用黃河水澆灌良田。道路交通由風平線二級公路、大禹渡旅遊循環路、沿山公路三條幹線公路橫貫全鄉東西,境內省道5公里、縣道10.5公里、鄉道43.5公里、村道38公里,現已實現村村通油路,有60%的巷道水泥硬化。

行政區劃

南衛鄉下轄山底村、南衛新村、石門聯村、馮村、高金聯村、東張聯村、新南張村、大禹渡村、老莊聯村9個村委會,49個自然村,156個居民小組,農業戶數9028戶,農業人口34613人,非農業人口1655人,勞動力 23450 人,集鎮面積0.6平方公里,集鎮人口2150人。

歷史人文

解放初期,南衛鄉屬芮城二區,1958年公社化時屬黃河公社,1960年始立南衛公社,因駐地在南衛村,故名南衛公社。1976年駐地遷至書院村。1984年改社為南衛鄉。2001年撤併鄉鎮過程中,將原大禹渡鄉的老莊、黃斜、大禹渡、成村、周青、半斜六個村整體併入南衛鄉。2003年4月合村過程中,南衛鄉由原來的23個村委會並為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書院村。南衛鄉旅遊資源豐富,距鄉政府東南10公里處的大禹渡黃河風景遊覽區占地面積450公頃,依崖傍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芮城縣縣城東南黃河之濱,素有“黃河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這裡流傳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是一處融合黃河根祖文化、佛教觀音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現代水利文化為一體的黃河風景遊覽區。景區生態環境優越、百萬林木四季蔥鬱、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有“森林氧吧”美譽。富含鍶、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礦泉水,長流不息,清冽甘甜,無污染,有“神泉水”美稱,是休閒度假、療養修身的好去處。眾多的人文景觀與黃河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文物古蹟與故事傳說遍布,這裡有黃河流域最大的石雕大禹像、定河神母雕塑和巨石天書以及各式閣亭等景觀。有當年大禹親手栽植、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老神柏;有清道光四年立石遺存的《神柏峪重建禹王廟的碑記》;有敬拜大禹治水功德的禹王廟;有國內目前最大的靈動觀音鑄銅雕塑;有香火綿延、祈福護佑的觀音寺等古寺廟。這裡是認知黃河文化、觀賞黃河風光的理想佳地,有“水上飛機”之稱的豪華氣墊船,水陸兩棲,在黃河中上游地區獨領風騷。有創造我國現代水利建設史上多項第一、被樹為樣板工程的宏大的水利建築。有獨具地方特色的旅居環境和飲食文化,住臨河窯洞賓館,嘗黃河鯉魚百宴,觀賞黃河美景,感受黃河文化、水利文化、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實乃人生的一大幸事。

經濟狀況

概述

南衛鄉農業以小麥、玉米、蘋果為主,為大禹渡灌區高效農業示範區,全鄉總耕地面積58409畝,水澆地面積42150畝,各類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9857畝,兼種棉花、豆類、紅薯、油料、藥材、蔬菜等作物。201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87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

全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有各類汽車95輛,拖拉機606輛,手扶三輪車743輛,腳踏車2210輛,機車1830輛,電視機8154台,電冰櫃545台,洗衣機1985台,空調574台,2010年末全鄉居民人均存款2267元。成立了各類專業合作社57個,全力發展南衛經濟,使全鄉農村經濟形成了糧食產業、蘋果產業、大棚蔬菜產業和畜牧養殖業四大特色產業並舉發展的新格局。

南衛鄉民營企業穩步發展。全鄉已形成五大類優秀企業。一是風陵曲軸有限公司,現有職工80餘人,是生產球墨鑄鐵曲軸的專業化生產企業,年可產3大系列100多個品種15萬餘支曲軸,所產“風陵”牌各種曲軸經國家、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達優等出口水平,2001年“風陵”牌曲軸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與南京、濟南、餘姚、江西、無錫、重慶、安慶、中國人民解放軍4812廠等組成配套聯營集團,近來又開發出了石油、天然氣、化肥和船舶等機用曲軸,出口17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1200萬元。二是天禹輕化有限公司,是生產各類水處理劑及各類油田化學品的化工企業,現有職工40餘人,主要產品有絮凝劑、清洗劑、消泡劑、阻垢劑、脫色劑、鍋爐水處理劑及各類油田化學品,廣泛用於化肥、石油化工、冶金、紡織、印染、採油、煉油、發電、製冷、中央空調等各個領域,新開發出禹柏系列居室清潔消毒淨化劑,公司通過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銷往太原、陝西、河南、寧夏、內蒙、甘肅等省區。屬芮城縣中小企業中的骨幹企業。年產值達3000萬元,三是以生產食醋為重點的食品加工業,全鄉目前的食醋加工企業有兩家,一個是馮村的惠民柿子醋專業合作社,生產“芮泰”牌柿子醋,通過國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QS)認證,產品銷往北京、西安、太原、洛陽等大中城市,獲得運城市“典型示範合作社”、運城市“百強農民專業合作社”榮譽獎牌,是全省唯一一家“柿子醋”QS認證企業。另一個是位於南衛村的兵祥食品釀造有限公司,年產食醋300噸,現有米醋、陳醋、山楂降脂米醋、柿子醋四大系列,產品遠銷西安、寧夏、廣州、太原等地。四是以獸藥為重點的化工企業,全鄉有同仁獸藥、金牛製藥、金華合成為重點的各類化工生產企業8家,同仁獸藥有限公司現有職工50餘人,主要生產原料藥(易縣甲喹、喹乙醇、喹烯酮)、注射劑、分散劑等150多個產品,主打產品為國家一類新獸藥原料喹烯酮,年產1000噸供應市場,極大推動了獸藥產業發展,年產值達1500萬元左右。五是澗東紡器廠,現有職工20人,生產各種規格的紙管,為各類紡紗廠、織布廠、塑膠廠、養雞客戶等行業提供各種規格的中、高檔寶塔紙管、平行紙管和蛋盤,年產值達到400萬元。

農業

南衛鄉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棉花、豆類、蘋果、藥材、畜產品、油料作物。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調節,已形成富有本鄉自然優勢的特色,建設成二萬畝果品基地和千畝苗木基地,優質的經富士蘋果個大、色艷、口感好,得到很高的讚譽。沿河一帶有肥沃的灘涂資源,黃河鯉魚,蓮藕較為馳名。

企業發展

南衛鄉鎮企業發展速度較快,現有曲軸廠、汽車配件廠和橡膠廠等10家鄉鎮企業,本鄉風陵曲軸有限公司多次被省、市、縣授予“明星企業”,經濟效益顯著。近年來,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以鑄造、建材、造紙、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

服務設施

有國中學校(華育中學)一所,國小5所,幼稚園1所,教職員工150人,專職教師138人,在校學生達1600人,華育中學為全縣重點中學。 有衛生院一所,現有職工20人,其中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8人,中醫類別的專業技術人員3人,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中醫科、康復科等臨床科室。有病床40張,設定了標準病房。各村設有28個衛生室,全鄉醫療人員共55人,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醫療預防保健網路。

其他

集鎮街道建設結合風平線改造工程,硬化人行道2500平方米,鋪設花磚3000平方米,修建花帶3000平方米,更新栽植花草樹木9萬株,修下水道800米,投資500萬元的六層供銷社大樓已開工建設,使南衛街道成為芮城縣東郊一道靚麗的風景。

南衛鄉有山西省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1個,重點推進村8個,2009年全鄉9個村委會全部邁入新農村建設村的行列,成為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鄉。在新農村建設中,以“四化四改”、“五個一”工程為突破口,全鄉共硬化巷道155條,總長70餘公里,修排水溝53公里,建成休閒文化廣場12個,新建、改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9個,巷道綠化110公里,安裝路燈720盞,特別是大禹渡周青村的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南衛鄉於2008年元月被評為“山西省環境優美鄉鎮”,鄉黨委於2008年4月獲得市級“五個好”鄉鎮黨委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被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集體三等功”。

在“四化四改”、“五個一”工程全面到位,農民素質明顯提升的基礎上,不斷引深新農村建設水平。9個村委會村村都有秧歌隊,以老年人為主,包括年輕人,在重大節日進行表演,極大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截止2010年底,大禹渡村、馮村、石門聯村3個村建立了文化書屋,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生活,2007年舉辦了首屆“喜迎十七大、頌歌獻給黨”大型文藝演出,2007年與2009年先後在周青文化廣場舉行了兩次全鄉農民趣味運動會,馮村舉辦了兩屆村級農民趣味運動會。尤其是在元霄節社火表演中組建了300餘人的大禹鑼鼓表演方隊,向全縣人民展示了新農村、新農民的新變化,打出了“大禹魂”這個品牌,連續三年進縣演出,展示了南衛的新形象,受到一致好評。

全鄉地勢

全鄉地勢呈北高南低一面坡,北臨條山,南瀕黃河,有耕地面積62913畝,果園面積32381畝,水澆地面積5.4萬畝,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條件便利。南衛地處芮平公路幹線上,人群集中,交通發達,水、電及通信設施俱全,西臨芮城縣城,南有大禹渡揚水工程,是發展二、三產業的理想投資地。南衛鄉黨委、鄉政府熱忱歡迎各界人士投資南衛,開發南衛,建設南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