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技園

南海科技園

南海科技園位於南海獅山,地處廣州、佛山交匯處,,60多萬平方米的建築,入園企業單位數十家,園區總人口達3.5萬人。園區以軟體外包、數字媒體、信息教育等三大產業為主,南海軟體科技園被評定為廣東省四大軟體園之一及五大大學園區之一。

南海軟體科技園介紹

南海軟體科技園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目前園內已建成60多萬平方米的建築,入園企業單位數十家,園區總人口達3.5萬人。憑藉著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生態景觀優勢、人才儲備優勢及產業套用優勢,南海軟體科技園被評定為廣東省四大軟體園之一及五大大學園區之一。
園區位於南海獅山,地處廣州、佛山交匯處,鄰近三山國際貨運碼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等,交通十分便利。園區整個規劃以社會經濟、中西文化為依託,充分考慮人文、科技、環境、人居、交通等因素,力求達到自然生態與景觀規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統一,為蒞園工作的科技人員創造一個靈感流動的生態環境。
目前,園區完成了首期工程的道路、供水、供電、排污、郵政、通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園內已建成生活配套區、行政服務辦公大樓、商業金融服務網點、公共運輸設施、體育設施、特色商業街、醫療服務設施等,為區內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園區以軟體外包、數字媒體、信息教育等三大產業為主,目前已經引入南海國凱數字媒體產業園、東軟集團華南軟體與服務外包基地、朗肽生物製藥、南海(國際)工業設計基地、百合醫療科技、天富電子、日商電子、TCL小家電、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並引入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等幾所高校,園區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政 府 支 持

我國軟體產業發展前景:
2006年,隨著我國進入“十一五”規劃的新時期,國家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軟體產業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將不斷得到改善,外資、業外資本對軟體業的投資將加快加大,軟體企業併購、融合趨勢日益顯現,整個產業將表現出更加彭勃的生機。
展望2006年,軟體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是,軟體外包增長迅速,將成為軟體業的重要經濟成長點之一;二是,外資企業開始進軍中國軟體市場,國內軟體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三是,企業信息化、網路遊戲、移動軟體將繼續是軟體市場的熱點,基於網際網路的軟體服務業也將迅速成長。
廣東省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2005年,廣東省全口徑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11575.97億元,占全國總量的33.27%,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廣東第一個產值過萬億元的產業。
目前,廣東省聚集了23家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和14家全國軟體百強企業;形成了通信設備製造業、家用視聽設備製造業、計算機製造業和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四大優勢行業;建成了1個國家級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3個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園、2個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和1個軟體出口基地。廣東電子信息產業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廣東又啟動了信息產業的兩大重點專項,即液晶平板顯示器項目和數字家庭行動計畫。其中,液晶平板顯示器項目已列入廣東省“十一五“重點項目規劃,數字家庭行動計畫也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南海信息化發展歷程:
1995年,南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信息化推動現代化的發展戰略,1998年作出創建"信息市"決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層面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部署後,南海信息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現在,信息化已經滲透到南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成為南海區別於珠江三角洲其它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標誌。信息化建設是南海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2000年,南海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2001年,南海市成為中國電子政務套用示範工程、國家信息安全套用示範工程試點城市和廣東省現代化科技示範城市。南海市信息化建設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獅 山 鎮

1、獅山鎮概況:

 獅山鎮成立於2005年1月11日,位於南海西部,是由原獅山街道、松崗鎮、官窯鎮、小塘鎮整合而成,面積256.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4萬人,外來人口14.5萬人,轄8個社區居委會和49個村委會,是全區地域面積最大的鎮(街道)。2004年獅山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49億元,GDP102億元,工業總產值284.4億元,稅收9.4億元,用電總量21.98億千瓦時,引入項目167個,引資總額57.85億元,其中引入世界500強企業5家,綜合經濟實力排在全區各鎮(街道)的第二位,僅次於大瀝鎮。

2、獅山鎮區位:

獅山鎮交通條件發達,廣三(肇)高速公路、321國道、珠二環、佛山一環、南海東西線、廣湛(茂)鐵路、北江河道等區域性交通動脈均貫穿獅山,使獅山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區域性交通樞紐。獅山也是全區唯一有大型鐵路貨物和江河水道經過的鎮(街道)。 2004年初,區委、區政府為加快西部板塊建設,推動獅山的經濟發展,擬投入16億元以獅山為核心建設興業路、桃園路、三環西路、虹嶺路。目前道路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正進入路面鋪設階段,已累計投入資金7億元,預計2005年6月份各主要路段將陸續建成通車。上述道路的建設,對獅山來講無疑是如虎添翼,將進一步確立並提升獅山的區位、交通優勢。

3、獅山鎮規劃:

2003年南海以獅山為核心規劃建設面積達236.5平方公里的南海科技工業園,正式啟動東西兩大板塊建設戰略,集全區之力以獅山為基地,力爭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南海。2004年3月,佛山市出台的《城市發展概念規劃》確立了“2+5”為主體的城市組團建設戰略,明確提出把獅山建設成為一個30~50萬人口規模的中心城鎮,南海新的城市副中心。南海軟體科技園成為獅山城市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南海科技工業園的核心園區。

4、獅山鎮資源:

獅山是南海土地資源最豐富的鎮(街道),轄區範圍內超過65%的區域屬山崗丘陵地帶,其中大部分仍保持自然生態,易於今後規劃開發。獅山基礎能源充足,內有多座50萬伏、11萬伏輸變電站、南海第二水廠、南海天然氣有限公司獅山分公司等基礎能源設施。

產 業 布 局

南海軟體科技園以軟體外包、數字媒體、IT教育與培訓三大產業為支柱產業。

軟體外包產業:

東軟集團華南軟體與服務外包基地總體規劃近10萬平方米,由中國軟體外包5強之首的東軟集團投資興辦。以東軟集團華南軟體與服務外包基地為發展平台,吸引大批國內外優秀的軟體外包企業入駐,憑藉東軟集團的帶動和輻射,力爭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軟體外包基地。

數字媒體產業:

引進南海國凱數字媒體產業園項目,規劃占地1500畝,是國內首個數字媒體產業園。以國家廣電總局關聯企業清華永新同方有限公司為核心的企業群體,其發展方向是數位電視播放前端、中間設備及終端設備的研製開發和相關軟體的開發,形成以園區為基地的南中國最大的數字媒體產業鏈。

IT教育與培訓:

園區內已有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校等四所高校入駐,這些高校均開設有特色的IT專業以及適合本地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成為佛山地區主要的人才儲備基地。此外,廣東省勞動技能鑑定中心、獅山鎮21世紀企業人才培訓基地等項目也相繼落戶我園,為本地企業發展源源不斷地源送人才。

發 展 現 狀

南海軟體科技園自1998年開始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環境、科學的規劃布局、完善的生活配套以及良好的服務體系,吸引了大批優質項目的入駐,被評為廣東省四大軟體園之一和廣東省五大大學園區之一。2005年初,園區建立起ISO9001、ISO14001、OHSA18001三大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園區的管理,並於同年11月順利通過了三體系認證;同時被授予“佛山市綠化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目前,園區共有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校等四所高校入駐,在校師生近3萬人;共有企業、研發機構數十個,包括軟體外包、數字媒體、動漫、醫療器械、生物製藥、工業設計等行業領域,其中具代表性的有:東軟集團華南軟體與服務外包基地、南海國凱數字媒體產業園、南海(國際)工業設計基地、南海朗肽生物製藥、百合醫療科技、天富電子、日商電子(日資企業)、蒙田動畫、TCL小家電、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等。

配 套 保 障

目前已接入高速寬頻光纖及城市通訊網路,供水系統、電力系統、排水、排污系統都十分完善。另外,園區內已建成行政服務辦公大樓;商業金融服務網點;公共運輸設施;體育娛樂設施;醫療服務設施等。
園區在一期工程中興建了占地236畝的生活配套區,包括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工程師公寓、餐廳、酒店等。主要是為生活和工作在這裡的IT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
此外,園區還建立了相關的服務體系,為入園企業提供高效、優質、完備的服務,主要包括:
1、為企業提供代辦工商註冊登記、稅務登記等“一條龍”服務;
2、設立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提供資金籌措服務;
3、為企業進行人才引進和培訓;
4、組織企業參加有關交流與合作活動;
5、為企業提供辦公、研發、生產經營用房等相關物業管理及安全保衛、綠化、環境衛生等後勤保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