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休漁令

南海休漁令

為保護南海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中國漁業部門按往年慣例宣布2015年5月16日至8月1日在南海部分區域實施休漁。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國在南海的伏季休漁政策從1999年就開始實施,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漁船都在限制範圍內。據中國官方訊息,海南伏季休漁漁船達9000艘。
2015年5月,中國發布77天南海休漁令,從5月16日12時起,南海進入為期兩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北緯12度以北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除單層刺網、釣業外,禁止其他所有作業類型生產。
由於南海休漁期間,中國的漁政執法船艇將加大海上巡邏監管力度。

實施背景

休漁令是著眼於保護海上漁業資源,提高漁民的生態與環保意識。
多年來,南海海域捕撈強度超過了資源再生能力,漁業資源持續嚴重衰退,主要經濟魚類大量減少,海洋漁業出現效益下滑、漁船停產、漁民收入下降等嚴重問題,已影響漁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廣大漁民、有關人士紛紛呼籲採取有力措施,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南海漁業資源。農業部經過慎重考慮,作出在南海實行伏季休漁的決定。休漁期間,除持有南沙專項捕撈許可證前往北緯12度以南的南沙海域生產的漁船外,所有拖網、圍網及摻繒作業漁船一律停港、封網。有關單位不得向其供油、供冰,或收購、運銷、代凍、儲藏魚貨。

懲罰措施

休漁期間,如果外國漁船進入中國領海,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從嚴處理,情節嚴重的,將沒收漁船和魚獲。

各方反應

越南《青年報》2015年5月17日報導稱,越南方面已經就中國對南海(越南稱“東海”)施行的本年度休漁令表示抗議,並稱不會理會。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海平在5月16日晚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禁令“侵犯”了越南對帕拉塞爾群島(即中國西沙群島—本網注)的“主權”,以及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越南對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所享有的“主權”和“管轄權”。

主要意義

休漁令給中國維護主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中國這種強硬的方式給越南施加了很大的壓力,狠狠的擠壓了越南在南海的生存空間。顯然,這次雙方是借休漁展開了一場博弈。以往南海主權被侵犯,中國政府總是口頭上表達抗議。現中國已經用行動來維護主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