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排河鎮

南排河鎮

南排河鎮位於河北省黃驊市東部,由原歧口鎮、南排河鎮、趙家堡鄉三個漁業鄉鎮合而為一。轄21個漁業村1個居委會。鎮域南北狹長,全鎮總面105.7平方千米。海岸線長50公里,是河北省著名漁區。南排河鎮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黃驊大港,海防公路貫穿全境,海陸交通發達,是環渤海區域的海洋資源大鎮。獨具魅力的淤泥質海灘孕育了三疣梭子蟹、中國對蝦等美味海珍品。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南排河鎮(Nanpaihe Zhen)位於黃驊市東部, 東臨渤海灣,北靠天津。面積97.6平方千米,人口4.89萬人(2002年)。轄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李家堡村。307國道過境。有50千米長的海岸線。以海洋捕撈業為主。自古以“魚鹽之利雄天下”著稱的南排河,憑藉獨特的區位,豐富的海洋資源,發展起海洋捕撈、海水養殖、鹽業等支柱產業,海洋運輸、漁家風情游、貂狐養殖、海洋工業等新興產業。隨著濱海新區的成立、渤海新區的批准和黃驊大港的建成運營,南排河已成為世人矚目的創業熱土。發展潮生催人急。得天時之機、地利之先得南排河鎮正以強烈得發展意識,“以工業立鎮,以海強鎮”,加快建設沿海特色經濟長廊,環渤海經濟強鎮。1996年由原岐口鎮、南排河鎮和趙家堡鄉合併而成。1997年,面積105.7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岐口、東高頭、西高頭、張巨河、前唐堡、後唐堡、沈家堡、李家堡、排河、趙家堡、賈家堡、劉家堡、前范、後范、季家堡、關家堡、大辛堡、小辛堡、前徐、後徐、辛立灶21個行政村和1個南排河居委會。

歷史沿革

南排河鎮一九九六年合鄉並鎮,由三個漁業鄉鎮合而為一。南排河鎮總人口5.5萬人,全鎮以海洋捕撈業為主,養殖加工配套,漁、副、牧多業並舉。1999年全鎮社會經濟總收入達15.2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經濟結構合理,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小康,已初步形成了以鎮區為中心,沿海防公路帶狀(百里經濟長廊)分布的水、電、路、訊配套齊全,社區服務功能比較完善的沿海城鎮雛形。河北水產推黃驊,黃驊漁業看排河。 黃驊農業近六成產值為漁業所出。南排河鎮面海而居,綿延百里,漁業生產得天獨厚。隨著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和國家發展戰略的推進,做為省級小城鎮的南排河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從國際看,中國"入世"將對本鎮海洋產業躋身國際市場提供有利條件,水產品和水產品加工業轉化增值有了較大可能;從國內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使黃驊沿海地區龍頭地位更加突出,發展腹地更加寬厚,海洋產業作為臨港產業的主體,依託黃驊港便捷的出海通道,必將有一個大的發展。從排河發展自身看,海防公路--漁區生命線已經把黃驊大港和天津港連為一體。

地理特色

南排河鎮於1996年並鄉擴鎮,由原歧口、趙家堡、南排河三個漁業鄉鎮合併而成,是一個純漁業鎮。轄21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4.78萬,漁業人口 4.4萬。

養殖業 養殖業

全鎮地域南北狹長,海岸線全長55公里,全鎮海岸線占河北省的七分之一。陸地平均寬度不足2公里,面積105.7平方公里。域內灘涂淺海廣闊,灘涂面積21.8萬畝,淺海面積100萬畝;近岸海域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水溫適中,海底地形緩變,宜於魚蝦蟹貝索餌、繁衍。盛產的中國東方對蝦、三疣梭子蟹、鯧魚、同羅、梭魚、海蜇、魁蚶都是享譽海內外的美味海產珍品。

南排河鎮依託臨海靠港的優勢,逐步形成了以海洋捕撈業為支柱,水產養殖及精深加工銜接,鹽業、海洋運輸和貂狐特色畜牧養殖配套,特色鮮明的海洋經濟。今年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2248萬元(其中國稅1440萬元,同比增長65.3%;地稅791萬元,同比增長46%;財政組織收入 17萬元,同比增長46%),占任務數的78.4%,同比增長57.8%。完成固定資產投入7776萬元,同比增長180%。

經濟發展

南排河鎮 南排河鎮

該鎮按照傾力打造能源排河的全新發展思路,在推進傳統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集中精力引進火電、風電、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逐漸形成了以能源項目為龍頭,海洋捕撈業、水產養殖、精深加工、鹽業、海洋運輸、貂狐養殖和出國勞務配套,特色鮮明的海洋經濟體系。

重點產業

能源產業

貂狐養殖 貂狐養殖

海洋能源產業及重點能源項目(1)魯能集團火力發電項目。總投資150億元,規劃建設6台66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2004年魯能黃驊電源項目籌建處10人的工作組進駐黃驊開始前期工作,並已完成了項目的初步可和性研究報告。

(2)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一期投資4.7億元,規劃裝機49.5兆瓦。風電場擬沿目前防波堤東側向北延伸方向分兩排布置,機型選擇國際先進的變槳變速的2.3MW風力發電機,已和北京國華能源投資公司簽署建廠協定。

(3)中油大港油田莊海4X1井場項目。該項目由大港油田灘海勘探開發公司承建,總投資1.5億元,建設海上石油人工島,今年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井場基礎工程已完成。

海水養殖

海洋捕撈

全鎮擁有各類漁船930隻,總動力11萬千瓦,其中鐵殼船186隻,120馬力以上具備外海作業能力的漁船300隻。主要作業區在渤海近海以及石島、韓國專屬經濟區。

海水養殖

海水養殖 海水養殖

全鎮擁有蝦池3.4萬畝,主要養殖品種是梭子蟹(2.7萬畝)、南美白對蝦、斑節蝦等。建設有海水精養及加工龍頭項目,投資8000萬元的鑫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畜牧養殖

主要養殖品種是水貂,別有一定數量的蘭狐、貉子。目前,產品主要銷往肅寧尚村。形成了存欄3-6萬隻的專業村5個(後徐、大辛堡、小辛堡、李家堡、趙家堡)專業戶897戶,從業人員1900人左右。2005年全鎮貂狐貉饅頭總量達到28萬隻,實現產值4700萬元。

育苗孵化及工廠化養殖

海洋運輸 海洋運輸

全鎮擁有孵化室78座,總水體10萬立方米。主要育苗品種有河蟹、梭子蟹、南美白對蝦、東方蝦、斑節蝦、河蟹全部外銷,其他品種主要供應本地及周邊地區養殖需求。從業人員約3000人(屬季節性生產),05年實現產值4400萬元。

海洋運輸

新興海洋產業,依託於黃驊港,海運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從業及入股人員達600多人。全鎮擁有100噸以下駁船88艘(累計投資5000萬元),主要從事護航和內河航運。

水產品加工業

有冷凍加工廠52座,日加工能力2000噸,冷貯能力2.2萬噸。產品仍停留在粗包裝大凍塊的初級加工水平。有年加工能力30萬噸的魚粉廠4座。顆粒飼料廠1座。魚網廠5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