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卷)

故以他的立場來說,人生的修養必須要學《易經》,才能智慧周乎萬物,不致發生錯誤,也和無違的道理一樣。 人多半是悲觀的,本來生命是很可憐的,以另一個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觀,但以《易經》的角度看生命,是樂天知命,很樂觀的,沒有憂愁。 所以人慾達到真正的樂觀,只有從觀念中懂了《易經》的法則。

內容介紹

樂天知命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下來這一個小段說,《易經》這個法則與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陽、月亮的運行,有一個固定的法則,不能變。春、夏、秋、冬、白晝、夜晚、南極、北極,一切變化的法則都是固定的。而《易經》學問的原則也相似,真理的準確同宇宙的法則一樣的固定,所以人類提出來的任何學問,都不能違反《易經》所提出來的法則,超不出《易經》的範圍,不管人類任何學問,人類如何偉大。比如人類今日到達了月球,也只到達了月球,並沒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陽,都在宇宙的範圍之內,而《易經》的學問,就有宇宙這樣偉大,所以,沒有辦法違背。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這裡說了,為什麼我們要懂得《易經》這個學問?因為懂了以後,才能“知周萬物”。知即智――智慧充滿了,對萬事萬物的大原理無有不懂,然後“道濟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隨便做哪一行職業,都可以達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會有錯誤了。在《論語》上看到孔子的感嘆,他在四十九、五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讀《易經》,而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假如上天多給我活長久一點去學《易經》,可能達到沒有錯誤。故以他的立場來說,人生的修養必須要學《易經》,才能智慧周乎萬物,不致發生錯誤,也和無違的道理一樣。如果欲濟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學問,大學問的原則,就在《易經》,懂了《易經》才能濟世救人,因為任何學問,沒有超過《易經》的。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旁行是什麼?研究易數時說過,就是旁通,也是錯綜複雜的“錯卦”,如乾卦的三交動了,就會成天澤履卦,等於大家坐在這裡,只要其中任何一個人動了,都會影響每一個人互相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萬事萬物,不能永恆不變的,有縱的關係,還有橫的關係,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規律的,不會散開,能旁行不流,對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樂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遠是樂觀的人生。我曾告訴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觀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講悲的,只有中國儒家講樂。像《論語》上幾乎沒有悲字,都是樂。有一本明朝的筆記,曾經統計過《論語》上都是樂字,而不談悲,這也是中國文化不同的地方。談生命只談生的這一頭,不談死的那一頭。人多半是悲觀的,本來生命是很可憐的,以另一個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觀,但以《易經》的角度看生命,是樂天知命,很樂觀的,沒有憂愁。所以人慾達到真正的樂觀,只有從觀念中懂了《易經》的法則。

作品目錄

?易經雜說?
出版說明
前言
敲門磚
潔靜精微
三易
《易經》的三原則
理房數
玩索而有得
卦與八卦
先天八卦
後天八卦
監本《易經》
六十四卦的來源
錯綜複雜
惜卦與綜卦是什麼意思?
複雜的道理
交直卦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方圖
因圖
……
?易經系傳別講?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