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師公

師公所表演的各種跳神舞蹈,民眾稱之為“師公舞”。 的師公們一起舞蹈,名為踩罡。 流傳於南寧市武鳴縣的“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詞語解釋

(1).廚子。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賣下酒食品,廚子謂之量酒博士、師公。”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司宮之訛》:“ 吳自牧 《夢粱錄》:‘ 杭 人呼廚者曰師公。’至今 杭 人猶然。” (2).稱老師的師父或父親。《西遊記》第十六回:“有兩個徒孫,是他心愛之人,上前問道:‘師公,你哭怎的?’” (3).民間用以稱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 (4).民間一種以現實生活為基礎,以唱和念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劇目。

簡介

廣西壯族人民聚居的地區,除了信奉道、佛兩教之外,還普遍盛行一種稱作“梅山教”(或稱“三元教”、“師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護正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當地巫教、道教與古代儺禮混合而形成的一種教派。壯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疫或料理喪事,需請“梅山教”師公(壯語稱“公篩”,即巫師)主持盛大的祭祀儀式。這種儀式的稱謂各地不一,有“打醮”、“做齋”、“古篩”(壯語譯音,意為做師)、“調芒廟”(壯語譯音,意為跳廟神)、“調篩”(跳師的諧音)、“唱師”等稱呼。師公在祭祀儀式中,除進行念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並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師公所表演的各種跳神舞蹈,民眾稱之為“師公舞”。
流傳於中國南方壯、毛南、仫佬、侗、瑤等少數民族中的祭祀舞蹈。與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儀式有淵源關係,直至近現代,雖已轉變為半娛樂性的文娛活動,但形式上依然保持著原始宗教中巫術的某些基本特徵,其中以壯族的師公舞最具有代表性。它有南北之分,南派舞蹈性強,除有念唱外,穿插大量單 、雙人和集體舞 ,如羅傘舞 、明燈舞 、篩米舞、法器舞等 。結束時由伴奏 、伴唱和舞 蹈 的師公們一起舞蹈,名為踩罡。北派師公舞以演說諸神故事為主,有較規範完整的套路、程式,表演時戴面具,扮演不同神祇。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每位神都即興跳一段舞表示降臨,然後演唱該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直至所有神都進行一遍。這些神有的是傳說中的英雄,有的則是自然神,如日、月、星、雲、雨等 由於壯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各地“師公舞”的表演形式、風格特點和演唱內容也各不相同。流傳於南寧市武鳴縣的“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武鳴縣的“師公舞”依附於古老的祭祀儀式,接受外來影響較少,形式古樸原始,表演者邊唱邊跳,曲調活潑,節奏鮮明,舞蹈動作樸實粗獷。儀式開始,主持祭祀的巫師身穿大紅袍,頭戴八卦帽,扎腰帶,著戲靴,執法器(牙笏和鎮壇木),在念咒誦經的過程中,即興歌舞,表示祛邪解穢,開壇請神。儀式中間,有兩個童子分別戴紅、黑兩種面具,持二環杖(即趕鬼棍)穿插表演雙人棍舞,雙人綢帶舞,以表示對其始祖的紀念。接著童子與其他巫師共同表演四人篩米舞和五人綢帶舞,以祈禱五穀豐登。最後,全體巫師與童子各持樂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師帶頭按“福”、“祿”、“壽”字走隊形,節奏從緩慢到急速,情緒由輕快轉歡騰,舞步從穩步行進發展到轉身跳躍,氣氛熱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表演中還演唱一些民間的故事等。舞蹈結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環杖到各家各戶趕鬼,最後將一紙船點燃了丟下河去,以示驅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師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鑼、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導作用,蜂鼓因形似黃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燒成,內空,一頭大,一頭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頭用棍擊打,鼓聲清脆悅耳,另一端以手拍擊,鼓聲渾厚深沉,雙手交替擊打,變化多端。

類型

1.觀音送子 2喪葬. 3. 婚禮 4. 收成 5.祈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