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

南北和

《南北和》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由王天林導演的電影,是根據1958年濟貧運動中電懋歌舞劇《萬花迎春》中宋淇編寫的諧劇“南北和”擴張而來,於1961年上映。電懋公司在1958年回響濟貧運動,演出歌舞劇《萬花迎春》,其中一段由宋淇編寫的諧劇《南北和》大受歡迎,電懋遂將之搬上銀幕。後來又有姐妹片《南北一家親》、《南北喜相逢》等問世。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廣東人張三波(梁醒波)和外省人李四寶(劉恩甲)經營洋服店,同租一個公寓。兩人搶生意,且因南北方人生活習慣不同,常有爭執。梁醒波反對女兒麗珍(白露明)與外省人王文安(雷震)談朋友,李四寶反對女兒翠華(丁皓)與廣東人麥永輝(張清)交往。後來張三波,李四寶因資金問題使經營受挫,分別及時得到兩個年輕人的幫助,張三波和李四寶放棄偏見,同意孩子的婚事。最後兩家洋服店合併,一起發財。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張三波 梁醒波 ----
李四寶 劉恩甲 ----
麥永輝 張清 ----
李翠華 丁皓 ----
張麗珍 白露明 ----
王文安 雷震 ----
房東太太 黎雯 ----
帶街 吳家驤 ----
股東何某 鄭君綿 ----
冰櫃公司職員 馬力 ----
李嘉華 鄧小宇 ----
張麗玲 小佩佩 ----

職員表

監製 鍾啟文
導演 王天林
副導演(助理) 陳烈品
編劇 宋淇
攝影 何鹿影
配樂 劉宏遠
剪輯 王朝曦
道具 鳳岐
美術設計 費伯夷
錄音 殷爕平
劇務 屠梅卿 、 劉恩溥
場記 鍾良
布景師 包天鳴

拍攝背景

電懋公司在1958年回響濟貧運動,演出歌舞劇《萬花迎春》,其中一段由宋淇編寫的諧劇《南北和》大受歡迎,電懋遂將之搬上銀幕。後來又有姐妹片《南北一家親》、《南北喜相逢》等問世。

影片評價

該片開創了20世紀60年代初香港的一系列“南北電影”,講述在香港生活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上的矛盾,由此構成喜劇影片,當時都曾風靡了港台地區。焦雄屏在《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中指出,“電懋公司帶有強烈的中原性格,大部分的影人均來自上海,家世背景又不脫中產及知識分子的範疇,作品具有強烈的‘逃避主義’傾向。南北系列喜劇,表現南來生活的不適應,負面的是某種境遇淪落的感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