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搞活大中型企業的若干措施

根據國發(1991)25號和蘇發(1991)8號兩個通知所提出的搞活大中型企業的政策措施,針對當前我市大中型企業的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我市貫徹落實兩個《通知》精神的具體措施

堅持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

堅持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可以實行廠長(經理)、書記一人擔任,並設專職副書記。在行政領導班子的組成上,副廠長(副經理)、三總師由廠長(經理)提名或黨委推薦,經黨政領導集體討論報主管部門批准任免。企業中層黨政幹部的聘用、任免,由企業自主決定。
落實企業用工自主權,除復退轉軍人、大中專和技工學校畢業生及國家政策規定必須安排的外,企業有權根據生產發展需要和政策規定,自行決定用工數量,形式、時間、對象、條件,通過勞務市場,實行公開招收,擇優錄用。在本市市區範圍內企業間的職工調動,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按政策由企業雙方自行辦理。允許企業實行擇優上崗、企業內待業和企業內退休制度。廠長(經理)有權按國家規定辭退職工和拒收企業不需要的人員。
維護企業產品銷售定價權。除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以外,企業有權自主銷售本企業的產品。對承擔指令性計畫的企業,有權自行銷售計畫內分成的產品和超產的產品。指令性計畫產品應嚴格按契約執行。企業可按有關規定,對產品實行季節差價或靈活作價。對放開的商品價格,企業有權自主定價銷售,實行優質優價,在國家規定範圍內的加價幅度由企業自定。
企業內部機構設定和人員配置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自行決定,在保證完成上級各項任務的前提下,任何部門不得干涉,不得要求對口,也不得以此作為各種評比的條件。
企業有搞活內部分配的自主權。除企業工資總額、職工檔案工資和廠長收入由企業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管理外,其餘的均由企業按照“按勞分配”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自定。允許企業實行內部工資制,原有的工資作為檔案工資。企業職工實發工資、獎金的高低要與本人的勞動成果掛鈎。
適當下放大中型企業投資管理許可權。對年創利稅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集團下放投資管理權。

進一步完善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

除現行的“兩包一掛”辦法外,可推行多種形式的單項承包。可視企業實際狀態,分別實行科研、生產、銷售、效益一體化包乾;技改項目的工期、投資、達產、效益、還款的投入產出包乾;計畫內虧損企業的超虧不補、減虧全留的虧損總額包乾;銷售費用、銷售收入與資金回籠掛鈎獎懲責任制等。

增加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增強企業發展實力

增強大中型企業技術改造能力,提高部分行業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對電子、汽車、化工、輕紡和有特色的行業經營狀況好、改造任務重、有承受能力的企業,折舊率在原基礎上適當提高。對老企業的固定資產價值重估工作,市里將選擇若干企業進行試點。
對列為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大中型企業,在“八五”期間繼續實行稅前還貸政策。
對市確定的重點企業和產品的技術改造,各銀行集中資金,統籌安排。全年新增技改貸款不少於2.5億元,收回再貸款不少於1億元。
用足小額技改貸款,支持適銷對路、投資在50萬元以下、當年見效、當年還貸的“短、平、快”技改項目,全年增加小額技改貸款3000萬元,力爭5000萬元,
鼓勵各級財政、銀行和部門從外地引進資金,用於地方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市政府根據融資情況給予適當獎勵。
鼓勵採取多種方式利用外資進行技術改造。
建立技改周轉金。為扶持地方工業發展,市和各區縣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安排1000萬元(其中市500萬元,各區縣合計500萬元)用於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
對引進技術和設備的外匯貸款,允許用調劑外匯還貸。

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

企業提取技術開發費。承包企業可按銷售收入1%提取技術開發費;列入省、市重點企業可適當提高,並實行專款專用;對不按規定提足技術開發費的企業,不得計提新增效益工資。
為鼓勵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凡經市經委、科委、稅務局認定的新產品,實行減免稅;免稅起始時間根據新產品認定的時間,可跨年度享受完整的免稅期;所免稅費,專項用於新產品開發。

增加信貸投入,努力搞活資金

擴大補充流動資金渠道,提高企業資金自給力。對自有流動資金不足30%的企業除繼續按省有關規定比例補充自有流動資金外,在完成承包任務的前提下,每月按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補充自有流動資金。企業因產品提價使庫存商品和物資增值的部分,應按國家規定相應增補流動資金。對按規定提足的,銀行通過貸款補足流動資金不足部分。對不按規定補充流動資金的,銀行應從嚴掌握貸款。
實行信貸資金和規模的重點傾斜。銀行新增流動資金貸款和規模,在優先支持“雙保”企業的基礎上,重點支持市確定的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強化對“電、汽、化、特”協作鏈的信貸支持,採取以龍頭廠為主的上貸下用、下貸上用的靈活方式,實施一條龍系列貸款的有效傾斜。對其當年工業流動資金貸款增量不低於新增貸款規模的60%。
實行挖、貸掛鈎和誰挖誰用的原則。對企業壓縮“三項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而搞活的資金,允許留給企業和行業用於正常生產周轉,銀行不減少貸款,並對生產適銷產品酌情增加貸款;對原材料、產品雖有積壓,但積極清倉組織推銷的企業,其逾期貸款暫不加息;對挖潛不力,邊生產邊積壓的企業,從嚴貸款。
增強固定資產貸款調整力度。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產品前景較好,年內可竣工的基建和技改項目,其掃尾和配套工程資金,原貸款銀行優先保證。對列入市年度奮鬥目標的重點項目,各銀行根據市計委籌資目標,及時足額組織資金到位,支持早投入、早竣工、早收益。
運用利率槓桿,調整資金結構。對大中型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實行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不向上浮動。
積極引導企業面向社會籌集建設資金。對市重點企業和項目發行中長期債券,實行審批、發行和上市轉讓三優先,全市發行中長期債券2億元;對效益較好的重點企業的季節性、臨時性、短期周轉的流動資金不足,批准發行短融資債券,人行上半年安排5500萬元,彌補專業銀行貸款規模不足。
運用委託貸款和租賃代款,加速企業基礎設施改造。入行全年安排專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委託和租賃貸款規模1億元,其中,委託貸款5000萬元,租賃貸款5000萬元。
合理掌握企業周轉性、鋪底性貸款周期。銀行從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生產和流動的周期核定貸款期限,把工作重點放在主動服務,簡化手續,盤活存量,提高效益上,切實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環境。
大力推進商業票據承兌貼現和再貼現。促進工商聯銷,提高資金效益,搞活生產流通。入行爭取全年增加1億元切塊規模和短貸用於再貼現;各行應安排新增貸款規模10-20%,用於企業商業承兌匯票的貼現。同時,在產品有銷路的前提下,對周圍專資金暫有困難的企業,可辦理抵押貸款。
支持科技進步。銀行積極爭取和籌集科技開發資金,增強對浦口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企業新品開發的投入。確保全市科技開發貸款增加3000萬元,力爭5000萬元。
強化清欠挖潛的工作組織領導,實行企業清欠挖潛目標管理,原市清欠領導小組和“雙搞活”辦公室合併組成清欠挖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市經委派員、副主任由人行派員擔任,具體負責清欠挖潛的日常工作,對本市互欠款項實行重點清欠。由經委、銀行、企業主管部門,將挖潛清欠指標分解下達至企業,實行銀行、主管部門雙重目標考核。確保壓縮“三項資金”占用4億9750萬元,清理企業拖欠6億元。

支持企業發展外貿出口

對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爭取外貿自營進出口權。對在國際市場上有銷路,有競爭力,經濟效益好,能夠自負盈虧,達到市重點出口創匯企業標準的(標準另定),給予必要扶持。積極推行外貿進出口代理制;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建立國外貿易服務點和非貿易企業。
積極利用外匯存差優勢,支持企業引進技術設備。特別是工行、農行、建行應利用有利條件,重點支持可形成出口創匯能力的短、平、快技改項目用匯。
支持出口產品的生產和收購。各銀行採取幫扶措施,促進企業提高產品檔次,支持創匯產品的生產和收購的資金需求。中行支持外貿收購出口產品,採取貿工結合、需貸供用“一條鞭”服務辦法,進行扶貿促工。

進一步發揮經濟調節作用

充分發揮價格槓桿調節作用。對優質產品和市管價格產品,企業可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在物價部門規定的幅度內實行優質價或浮動價;凡經國家、省、市確認的新產品,在規定期限內按企業試銷價銷售,報市物價部門備案。
鼓勵企業最佳化資產存量結構。企業處理閒置固定資產,5萬元以下的由企業自主決定,5萬元以上的報財、稅部門審批。
建立市屬企業調節基金。

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組織程度

鼓勵企業積極發展橫向經濟聯合。以“電、汽、化、特產品為龍頭,組織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支持以優勢產品為龍頭組建企業集團,通過改組、聯合、兼併等多種形式發展規模經濟;積極促進大中型企業與本市區街、鄉鎮企業發展橫向經濟聯想合。在經濟利益上,對龍頭企業予以一定的照顧。
提高小企業為大中型企業的產品配套率。為市重點產品配套的產品,生產企業上交增值稅、產品稅有困難的,經稅務部門批准,可適當減免。
支持關係國計民生的小商品生產。不論全民、集體或鄉鎮、區街企業,銀行嚴格按市計、經委排出的產品、企業目錄,予以貸款支持。對市確定必保的人民基本生活日用工業品、重點產品和小商品,在生產和銷售中出現微利和虧損的,以及對開發適銷新產品的技改項目,投產初期出現虧損的,均給予減免稅照顧。
促進企業扭虧減虧。對部分特困企業中的計畫內虧損,能夠減虧或扭虧的,經財政部門審核,可提前預撥虧損退庫資金。對經營性虧損,扭虧措施明確可行的特困企業,由市體改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與企業簽訂扭虧承包契約,財政可借給一定數額扭虧周轉金。
利用好銀行呆帳準備金。對邊破產、邊兼併的企業,在清理債權債務的基礎上,銀行按核銷許可權和程式,報經上級銀行批准,用好按規定可以提留的呆帳準備金,以促進企業兼併和產品結構調整。
支持和促進工商企業之間的產銷銜接,銀行全年安排貸款1億5000萬元用於地產品產銷一條龍。

努力減輕企業負擔

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各級治理“三亂”辦公室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重新核准收費標準和使用範圍,各種不合理的收費一律取消。今後凡要向企業收取和各種費用,由市財政局會同市有關部門統一審查扎口。
對評比、檢查實行統一紮口管理。凡全市性的評比、檢查工作,由市委、市政府按評比、檢查性質委託有關單位統一紮口。未經批准的評比檢查,企業有權拒絕,企業主管部門有責任制止。各級學會、協會、研究會和其他各類學術團體無權檢查企業工作;同時不搞重複檢查。要理順單項升級與企業升級的關係,所有單項升級,由扎口部門統一安排,不與企業升級掛鈎,不作為企業升級的否決條件和必經程式。檢查評比和收費扎口審查部門每半年要將執行情況,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次匯報。
各級政府、各部門要把搞活企業特別是搞活大中型企業列入經濟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圍繞貫徹落實上述九個方面的措施,制定具體實施和操作方案,並切實檢查執行中的情況,定期向市委、市政府作出匯報。各有關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必須眼睛向內,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工人的積極性,依靠職工民眾辦好企業;必須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大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努力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高企業經濟素質和經濟效益;利用大中型企業的優勢,積極組建企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實現生產要素合理組合和資源合理配置;強化市場觀念,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使企業逐步走向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以前發出的有關規定,凡與本文精神不符的,一律按本文執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